天天看點

李豫戰功不多,也沒開創盛世,《舊唐書》的評價是否言過其實?滿目瘡痍的大唐帝國李豫讓唐朝在“廢墟中重建”總結

作者:見史簡談

縱觀唐朝一代,唐太宗李世民在開國期間立下了赫赫戰功,後來更是因虛心納谏、崇尚節約,勸課農桑、而開創了曆史上有名的貞觀之治。

《舊唐書》對他的評價是“千載可稱,一人而已。”

還有就是開創了開元盛世的唐玄宗李隆基,其執政時期正是唐朝的極盛時期。

《舊唐書》給其的評價同樣也不低,“開元握圖,永鑒前車。景氣融朗,昏氛滌除。政才勤倦,妖集廷除。”

李豫戰功不多,也沒開創盛世,《舊唐書》的評價是否言過其實?滿目瘡痍的大唐帝國李豫讓唐朝在“廢墟中重建”總結

但是唐朝還有一位皇帝,也就是明代宗李豫,其在位僅17年,戰功雖有,但卻不多,明顯比不上唐太宗李世民,也并未開創像李隆基那樣的開元盛世。

但是先不說《新唐書》給他的評價是“蓋亦中材之主也”,《舊唐書》甚至還給出了一個“古之賢君,未能及此”的評價。

顧名思義,就是在唐代宗李豫之前的那些皇帝,就沒有能比得上李豫的,而且明顯是把唐太宗李世民和玄宗李隆基都一并包括了進去。

那麼也就帶來了一個問題,《舊唐書》對于唐代宗李豫的高度評價是不是有點言過其實,過于誇張了呢?

就我個人的觀點而言,我覺得這個評價還算是比較中肯的,雖有點誇張,但唐代宗李豫也還能撐得起這個評價。

李豫戰功不多,也沒開創盛世,《舊唐書》的評價是否言過其實?滿目瘡痍的大唐帝國李豫讓唐朝在“廢墟中重建”總結

因為在李豫還并未登基稱帝之前,曆史上著名的“安史之亂”就已經爆發了,也正是因為這場戰亂,使得整個唐朝遭受到了一次空前的浩劫。

不但面臨着人口大量喪失的困境,更是成了唐朝盛極而衰的轉折點。

時任天下兵馬大元帥的李豫也就此踏上了一個平叛的征程,并相繼從叛軍的手中收複了東、西兩京,也就是洛陽以及長安。

也正是憑借着收複京師的功勞,正式确立了李豫那唐朝皇權繼承人的身份。

但是在李豫于公元762年正式登基稱帝以後,先不說安史之亂期間所造成的社會混亂局勢并未有效緩解,唐朝經濟十分萎靡,藩鎮割據的問題也是愈加凸顯。

光是朝堂上的宦官擅權問題就已經足夠讓李豫頭疼了。

可能會有人覺得封建時期皇權大于天,宦官擅權就下定決心整頓不就完了。

李豫戰功不多,也沒開創盛世,《舊唐書》的評價是否言過其實?滿目瘡痍的大唐帝國李豫讓唐朝在“廢墟中重建”總結

但是李豫登基之初所面臨的情況還不太一樣,這個時期在唐朝朝堂中攬權的是一個叫李輔國的宦官。

其在唐肅宗李亨執政時期,就因為深受唐肅宗喜愛且急需平定安史之亂的原因而獲得了“軍權”。

之後在李豫登基的過程中,更是因為破除了張皇後矯诏另立越王李系的計劃而擁立有功。

綜合疊加之下,無疑就對剛剛登基稱帝,羽翼還尚未豐滿的李豫形成了極大的壓制。

換言之,李豫登基之時,所面臨的其實就是一個自上而下滿目瘡痍的大唐,局勢十分嚴峻。

李豫戰功不多,也沒開創盛世,《舊唐書》的評價是否言過其實?滿目瘡痍的大唐帝國李豫讓唐朝在“廢墟中重建”總結

但說歸說,就算是局勢再嚴峻,也得咬着牙往上上對吧,是以李豫登基之後的第一步,便是要為唐朝朝堂除奸。

隻有先消除了宦官對于唐朝政治體系的幹涉,收回皇權,才能讓接下來的一系列舉措順利的推行下去。否則一切都無從談起了。

那麼該怎麼收回皇權呢?畢竟這個時候的宦權可不光是政治勢力大,最為關鍵是擁有兵權,明着來肯定不行。

李豫戰功不多,也沒開創盛世,《舊唐書》的評價是否言過其實?滿目瘡痍的大唐帝國李豫讓唐朝在“廢墟中重建”總結

是以李豫也就想到了一個聲東擊西的方式,他也不說要消除宦權什麼的,而是在宦官之中又重新扶持了一個名為“程元振”的宦官。

顧名思義,也就是想讓原本是一個整體的宦權出現分化,間接削弱李輔國在朝中的影響力。

并在李輔國忙于應付程元振的時候,趁李輔國不備,派人對其進行了暗殺。

之後的事情就簡單了,直接讓程元振接手李輔國手裡的兵權,冊封其為骠騎大将軍,統帥全部禁軍也就完事了。

之後面對唐朝另外一個權宦魚朝恩之時,唐代宗李豫用的也是這個方法,不過聯合的不再是宦官,而是宰相元載。

如此一來,李豫也就得以一步步的順利收回皇權,重振朝綱,為接下來的民生以及藩鎮割據事務改革做鋪墊。

李豫戰功不多,也沒開創盛世,《舊唐書》的評價是否言過其實?滿目瘡痍的大唐帝國李豫讓唐朝在“廢墟中重建”總結

先說藩鎮割據

由于之前為了平定安史之亂,唐朝統治者将西部原本用于鎮壓吐蕃等藩鎮的軍隊抽調了大部分。

也就導緻一直被唐軍壓制的吐蕃趁虛而入,一舉攻占了陝西鳳翔以西的十多個州,之後又順利攻占了奉天,兵臨長安城。甚至還另外立了一個新帝。

慌忙之下,李豫隻能是暫時離開長安。

李豫戰功不多,也沒開創盛世,《舊唐書》的評價是否言過其實?滿目瘡痍的大唐帝國李豫讓唐朝在“廢墟中重建”總結

如若不是李豫慧眼識人,重用了郭子儀,并大膽使用了疑兵之計,白日擊鼓揚旗幟,夜間點火喊殺,使得吐蕃驚懼之下不戰而走的話。

單憑當時長安城附近所駐紮的那點兵力,想要在十五日内收回長安城無疑是難上加難。

這個時候是公元763年底,距離李豫登基稱帝甚至還不到兩年。

可相信大家也不難發現,隻是這不到兩年的時間,唐朝當時除了經濟尚未恢複、百姓還有很多流離失是以外。

其他的諸如安史之亂餘孽作亂、朝堂宦官擅權、藩鎮割據等諸多不良現象基本都已經逐漸穩定了下來。

李豫戰功不多,也沒開創盛世,《舊唐書》的評價是否言過其實?滿目瘡痍的大唐帝國李豫讓唐朝在“廢墟中重建”總結

那麼再來說說民生

既然是剛剛經曆了安史之亂的浩劫,又經曆了吐蕃作亂,唐朝俨然是一副“宮室焚燒,十不存一,百草荒廢,曾無尺椽。中間畿内,不滿千戶”的模樣。

那麼接下來的當務之急自然便是與民休息,休養生息什麼的,進而通過生産力的恢複來重新激活萎靡的唐朝經濟。

當然,與經濟恢複相配套的平抑物價,讓流離失所的百姓能有米下鍋;疏通漕運,提升運輸效率等一系列利民政策自然也一個都不能少。

李豫戰功不多,也沒開創盛世,《舊唐書》的評價是否言過其實?滿目瘡痍的大唐帝國李豫讓唐朝在“廢墟中重建”總結

唐代宗李豫也确實是這麼做的,通過采納名臣“劉晏”的提議,在全國各地設立“諸巡院”,将唐朝全境各地的實際情況一一彙聚到中央。

然後再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對症下藥,要麼開倉放糧救濟百姓,要麼平抑物價,緩解百姓壓力,盡可能的讓百姓生活的更為舒适。

進而最大化的刺激唐朝大亂之後的經濟恢複速度。

李豫戰功不多,也沒開創盛世,《舊唐書》的評價是否言過其實?滿目瘡痍的大唐帝國李豫讓唐朝在“廢墟中重建”總結

綜上所述,相信大家不難發現,雖然唐代宗單論戰功比不上太宗李世民,所開創的治世也比不上玄宗的開元盛世。

但也主要是因為其所在的起點相對前兩者而言要低了不少,幾乎就等同于在廢墟中重建了一個唐朝,并為唐朝後世那150餘年的發展變遷奠定了一個堅實的政治基礎和經濟基礎。

是以,李豫完全可以稱得上是一個有作為的皇帝,《舊唐書》對唐代宗李豫的評價也并不算言過其實。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