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代天子唐代宗李豫:古之賢君未能及此

作者:小瑤周遊世界

安史之亂将沉浸在太平繁華美夢中的大唐猛然拉下神壇,老朽沒落的唐玄宗在無奈失落中死去,悲憤的唐肅宗苦苦支撐了六年也一命嗚呼,這爺倆将一個超級大亂攤子扔給了唐代宗李豫。

寶應元年(762年),專權的宦官李輔國殺死了張皇後,唐肅宗也受驚吓而死,李俶于唐肅宗靈柩前依其遺诏即位,改名豫,時年36歲,是為唐代宗。唐代宗是唐朝曆史上第一個以長子身份即位的皇帝,唐代宗雖有撫平戰亂創傷的意願,但動蕩和磨難不僅抵消了他建設國家的熱情,也使他開拓進取的銳氣嚴重受挫。大唐帝國往日的盛景已是時過境遷,成為人們心中無法再現的記憶了。

一代天子唐代宗李豫:古之賢君未能及此

圖檔來源于網絡

唐代宗的成長注定是不平凡的,他雖然在治國上留下很多缺憾,但是在治家上卻很有方法,值得贊賞。唐代宗在曆史上是出了名的多情天子,其情感生活不僅豐富多彩,而且還頗具幾分浪漫色彩,他的多情不僅局限在男女情事上,而是多層次、全方位的。他為人特别寬厚、仁義,孝敬長輩、愛護兄弟、關愛老婆、優待親屬,甚至連對待乳母都是念念不忘的。他對祖父玄宗,父親唐肅宗都做到了生前盡孝,死後懷念,是一位仁孝至極、親情笃厚的大好人。據史載上元末年,宦官李輔國與張皇後合謀遷移太上皇玄宗于西内,太上皇大為氣惱,不久病重。

當時,唐肅宗雖泫然泣下,對父皇深表同情,卻無可奈何,自己亦因怏怏不樂而身染重病,此時身為太子的李豫,冒着太子之位可能不保的風險,不顧張皇後,李輔國的淫威,不分黑夜、白天往來奔跑于祖父和父親的兩宮,侍奉于祖父和父親的病榻旁,躬身藥膳,衣不解帶者久之。唐代宗即位後,對張皇後與李輔國耿耿于懷,因為李輔國和程元振手握禁軍,唐代宗表面尊禮,而内心實欲除之,以報祖父和父親被害之仇。寶應元年十月,唐代宗利用李輔國和程元振兩大宦官争權的沖突,夜間派一名有忠義之勇的武士,竊殺李輔國之首級和一臂而去。唐代宗将李輔國的另一臂送至泰陵,祭奠祖父,以慰亡靈。

唐代宗雖自幼喪母,但登基之後懷念生母恩重,故對外祖父家封賜甚厚。他追贈外祖父吳令桂為太尉,任命吳令桂母弟,宣城令吳令瑤為開府儀同三司,太子家令,封濮陽郡公,吳令桂另一母弟,中郎将吳令瑜為開府儀同三司,太子谕德,濟陽郡公,封元舅,盛王府錄事參軍吳溆為開府儀同三司,太子詹事,濮陽郡公,後遷鴻胪少卿,金吾将軍。唐代宗另一舅父吳溱與吳溆同日開府,授太子詹事,俱封濮陽郡公。

唐代宗對教育過他的老師也十分尊重,國子博士張涉為東宮侍讀,他登基當晚便請老師進宮,事無大小皆咨詢請教,後來又拜老師為右散騎常侍兼任翰林院學士。

一代天子唐代宗李豫:古之賢君未能及此

唐代宗對兄弟的手足之情也極為重視,他的三弟李倓頗具才能,但是因為張皇後和李輔國陷害,被唐肅宗賜死,事後他每與四弟李佖談到李倓時,總是流涕不已,他一繼位就立即下诏,追贈李談為齊王,後來到了大曆三年五月,這哥倆又談論到了李倓死得冤屈的事,李泌建議仿照玄宗追贈岐王李範為惠文太子的前例也追贈李倓為太子,唐代宗卻哭泣說:“吾弟首建靈武之議,成中興之業,歧豈有此功,竭誠忠孝,為奸人所害,向使沿存,朕必以為太弟,今當崇以帝号,成吾夙志,遂追谥李談為承天皇帝,歸葬順陵,并專下了一道诏令,稱頌李談生前的功德和才能,寄托哀思懷念之情。

唐代宗對後妃和子女也非常關愛,他的第一位皇後沈氏因逃避安史之亂去向不明,唐代宗繼位後,即遺使天下,到處尋訪沈氏,但一直沒有找到。後來唐代宗又封了獨孤氏為貴妃,獨孤氏生韓王李迥和華陽公主,華陽公主聰明過人,說話做事因其父皇的喜憎而變,是以唐代宗對她特别鐘愛。後來華陽公主和獨孤貴妃不幸分别于大曆九年和大曆十年雙雙離世,唐代宗悲痛不已,幾乎承受不了這連續的打擊。唐代宗因悼念不已,故把獨孤氏的遺體一直殡于内殿,以便天天探視。直到大曆十三年十月,才安葬于莊陵。

唐代宗甚至對兒時乳母的養育之恩也永遠銘記,他為此專門下答了《贈奶婆元氏穎川郡太夫人敕》的敕令:古者緣情立禮,着慈母之制,蓋聖人示德,無不報之以禮,故奶婆元氏,朕在襁褓,受其撫育,推幹就濕,慈愛特深,可謂仁人厚惠茂德者矣,可憎穎川郡太夫人。

一代天子唐代宗李豫:古之賢君未能及此

唐代宗的寬厚還展現在被千古傳誦的”打金枝“事件上,唐代宗的女兒升平公主嫁給了大将郭子儀的兒子郭暧,可結婚之後公主在公公婆婆面前總是擺出”君“的身份,對公婆不夠尊敬,郭暧卻不以為然,常要求公主按民間禮法侍奉公婆,公主自然不幹。夫妻二人為此常常争吵,終于有一天,郭暧喝了酒後和公主又争論起此事,互不相讓,郭暧一怒之下打了公主一個耳光,并說:”你仗着你爹是皇帝,就耀武揚威嗎?我告訴你,我爹他是根本不想幹皇帝這個差事,否則的話,還輪得到你家?“

公主自然不肯吃虧,跑到唐代宗面前訴委屈,沒想到唐代宗卻說:”驸馬說的可全是實話呀,假如當年你公爹有心要做皇帝的話,誰也擋不住他,這天下,早就不姓李而要姓郭了“。郭子儀事後得知兒子打了公主還說了大不敬的醉話,吓得不行,趕忙捆起兒子到唐代宗面前請罪,沒想到唐代宗不但親手給女婿松綁,還說了一句千古傳頌的治家名言:”不癡不聾,不作家翁“。郭子儀很感慨唐代宗的寬厚,回到家裡給兒子狠狠地施行了家法,把兒子胖揍一頓,公主卻心疼起丈夫,為丈夫求了情。後來郭暧和公主也比較恩愛,這個”打金枝“的故事後來就成了千古美談。

如此有情有義的唐代宗,命運卻并沒有讓他在治國之路上一帆風順。因為攤上了安史之亂,使他履步維艱,但最終他還是平亂守成,引領着大唐王朝走出了最黑暗的低谷。而唐代宗的為人處世與和諧治家的理念,不論在什麼時代,都值得我們學習與稱道。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