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成為達芬奇》:他的靈魂着了火,路過的人隻見冒煙

作者:有故事的書單君

列奧納多·達·芬奇是誰?

畫家?天才?阿斯伯格綜合征患者?

和許多傳奇人物一樣,達芬奇身後也隐藏着諸多的謎團,這些謎團讓他離我們更遠,但也更友善我們虛構出一個天才的傳奇故事。

如果說作為畫家,達芬奇是因為《蒙娜麗莎》、《最後的晚餐》這些畫作而名垂青史;那他被稱為天才,無疑是因為他在建築學、天文學、地質學、光學、解剖學等多個領域的傑出成就。

盡管關于達芬奇真實人生的許多細節都已無法考證,但在我們現代人眼中,達芬奇無疑是個天才。

如果不是天才,他怎麼可能會取得那麼多成就呢?

《成為達芬奇》:他的靈魂着了火,路過的人隻見冒煙

然而《成為達芬奇》一書卻試圖撕掉後人給達芬奇貼的标簽,還原達芬奇真實的一面。本書作者邁克·蘭克福德在書的最後說,“将列奧納多的形象描繪得無比高大,就像是把他具化成了雜志裡的插頁,會使他淪為某種文化色情。”

是的,過度地拔高達芬奇,反而會讓我們越發看不清達芬奇,所看到的隻不過是各取所需的意淫。

真實的達芬奇到底是什麼樣子的,我們已無緣得窺。但毫無疑問的是,在天才之前,他首先是達芬奇。

01.

達芬奇的編年史

在本書的開頭,作者蘭克福德就說了,“關于達·芬奇,大多數的事情我們已無從知曉。”是以和許多傳記一樣,本書中也不可避免地需要用後人的揣測來填補達芬奇無可考證的人生。

這本書按照編年體的形式回顧了達芬奇的一生。

1452年,列奧納多·達·芬奇出生了。他的祖父稱他為列奧納多。

列奧納多的傳奇人生似乎從生命的開端就有了預示,他和别的孩子不一樣,他是一個私生子。芬奇這個名字是列奧納多出生的小鎮的名字。

列奧納多的幼年是和祖父母以及母親度過的,他的叔父弗朗西斯科也給他帶來了極大的影響,而他的父親皮耶羅則缺席了這個過程,一如他缺席了列奧納多日後的人生一樣。

列奧納多在鄉下待了大約15年,随後因為祖父以及年輕繼母的去世而被父親帶去了佛羅倫薩,學着自力更生。

這似乎是皮耶羅為兒子做的全部了,去往佛羅倫薩之後,皮耶羅多次再婚,并且有了正式的子女,列奧納多則被排斥在他的生活之外。

在佛羅倫薩,列奧納多迎來了他人生中的一個重要開端,他拜藝術家韋羅基奧為師,并由此開啟了他的藝術之路。

列奧納多的繪畫生涯并非是這個時候才開啟的,在鄉下的時候列奧納多就已經發現了自己神奇的左手,那個時候繪畫就已經成為他了解世界,抵禦世界的一種方式。

要特别指出的是,在鄉下的達芬奇并沒有受過教育,這一點似乎更能佐證他是個天才。但别急着貼标簽,達芬奇的人生才剛剛開始。

去往佛羅倫薩的列奧納多并沒那麼快成名,一直到30歲,他還沒有任何了不起的作品。

根據《成為達芬奇》裡的說法,在文藝複興時期,人的平均壽命是40歲。這也就意味着,30歲的列奧納多,人生已經過去了大半,已經開始步入暮年了,可他身上并沒有表現出任何天才的特質。

接着他去往了米蘭,斯夫爾紮城堡。在米蘭,列奧納多留下了一些畫作,并被委托建造一座銅馬雕像,這無疑是讓他一舉成名的大好機會。

遺憾的是,即便列奧納多用了十多年的時間來完成這座雕像,但最終雕像并未完成,沒人知道列奧納多為什麼拖延着不動手,此後列奧納多還将多次上演這種拖延的戲碼。

在50歲的時候,列奧納多非但沒能成名,反而要再次奔波,人生重頭開始。

原因是米蘭發生的戰亂,列奧納多的金主盧多元科失去了米蘭,達芬奇也被迫逃亡。

但很快列奧納多就找到了下一任金主,凱撒·博爾吉亞,後者将列奧納多視為是總工程師,這無疑是列奧納多一生中的高光時刻。

但這份榮譽卻讓列奧納多卷入了戰争的血腥當中,戰争讓列奧納多的心理發生了變化。

《成為達芬奇》中寫道,“也許就是從這個時候起,列奧納多開始把自己與人類區分開了。人類自相殘殺的殘忍,從方方面面讓他感到排斥。”

列奧納多在自己的筆記本中稱之為“野獸般的愚蠢”。

戰争不僅改變了列奧納多的心理,也對他的行為造成了深刻的影響。他不再剪頭發,也不再吃肉。

此後列奧納多的生活基本在米蘭和佛羅倫薩兩點之間奔波,他經曆了多次的重頭開始。

根據書中的叙述,從15歲初入佛羅倫薩開始算起,到64歲,列奧納多已經第8次開始新的生活了。

好在這是最後一次了,因為在三年之後,列奧納多就将走到生命的盡頭。

列奧納多死于1519年,那年他67歲。

列奧納多将他的大部分遺産留給了弟子梅爾齊,包括他所有的畫作、筆記本和實驗裝置。

然而遺憾的是,無論是在列奧納多活着的時候,或者是他死後,财産歸于梅爾齊,他都沒有出版過任何作品。

達芬奇沒有整理自己的筆記,梅爾齊也沒有,一直到梅爾齊死後,梅爾齊的孩子們開始出售這些東西,凡是想買的人都可以随便翻看,最後都賣出去了,達芬奇的筆記散落到整個歐洲。

等到300年後,隻有一半的東西得以重見天日。

這幾乎就是我們對達芬奇的全部了解。

02.我不是天才

站在世俗的角度,列奧納多無疑要比梵高幸運得多。最起碼,列奧納多在活着的時候,就已經得到了許多人的認可,他那副《最後的晚餐》引發人們争相觀看。

列奧納多在生前,不僅作為畫家是成功的,而且他在其他領域的成就也得到了認可,是以他才會被凱撒·博爾吉亞委以重任。

可盡管如此,在列奧納多生前,他離天才兩個字還差得很遠。

《成為達芬奇》:他的靈魂着了火,路過的人隻見冒煙

正如本書最後所說,列奧納多是個發展極不均衡的人,缺點和強項一起定義了他這個人。如果非要說,他的缺點甚至更為明顯。

列奧納多活了67歲,但在生命的前半部分,他幾乎沒有任何成就。試想一下,在我們當下的社會,如果一個人到了六十歲還沒有任何成就,還有人會期待他的未來嗎?還有人會相信他是天才嗎?

更何況,列奧納多常常無法得到别人的信任,其中的原因我們已經無法準确知曉,或許是因為他怪異的外形,也或許是因為他拖延的毛病。

細數一下列奧納多放棄的項目:

1482年的《三博士朝聖》;那座拖延十多年的銅馬雕像;還有那副未完成的《安吉亞裡之戰》。

這些被列奧納多放棄的項目,幾乎讓他成為了笑柄,也讓他離天才的标簽越來越遠。

但列昂納多身上似乎确有天才的品行。

《成為達芬奇》中有這樣一句話;列奧納多之是以能稱為一位創新者,部分原因在于他明白:體面這東西,太限制人。要按照規矩生活,付出的代價就是循規蹈矩的懦弱。

列奧納多從來不是一個循規蹈矩的人,是以即便到了四十歲也無所成就,他依舊沒有改弦易轍。

沒人能知道,40歲依舊沒成功的列奧納多在想些什麼,他會不會覺得自己已經失敗了?他害怕嗎?或者,在他内心深處,他是否真的在意成功?

無從得知,沒有回答。

但從結果來看,列奧納多無疑和許多天才一樣,背叛了社會對他的期待,他沒有取得世俗意義上的成功,但卻始終堅持用自己的方式來認識世界,抵禦世界。

正如書中所說,“他是個不切實際的人,一直在為自己的價值而辯護。”

03.

靈魂着了火

梵高說,“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團火,路過的人卻隻見冒煙。”

這句話用在列奧納多身上似乎也毫不違和。

《成為達芬奇》:他的靈魂着了火,路過的人隻見冒煙

《成為達芬奇》用編年體的形式回顧了列奧納多的一生,但奇怪的是,書中對列奧納多的私生活卻語焉不詳。

書裡面說,“列奧納多的私生活對我們來說是一個謎。所有的證據都表明他是一個孤獨的人,他有很多熟人,但沒幾個朋友。”

孤獨,這大概可以算作是列奧納多的一個關鍵詞。或許也是他天才的又一例證。畢竟我們都認為,天才往往是孤獨的。

然而本書作者蘭克福德并不這樣認為,他覺得,旁觀者将自己的意圖強加到了列奧納多身上。

正因為列奧納多是個難解的謎,我們對他了解的越少,到最後就可以用想象将他的形象填補得越生動。

蘭克福德說,當我們凝視列奧納多的面孔,我們看見了自己。列奧納多并不在其中。

蘭克福德認為,過分地贊美天才,對我們而言似乎是一種傷害。或許,對列奧納多本身也是一種傷害。

我們沒有将列奧納多視為是一個真實的人,而是将其當做我們投射的模闆,我們将自己的臆測投射到列奧納多身上,因為真實曆史已經無可考證,是以他不會與我們産生沖突。

我們用标簽成就了列奧納多,也謀殺了列奧納多。這是那些被我們稱為天才的人的共同宿命。

是以在本書結尾,蘭克福德并沒有用天才兩個字來對達芬奇蓋棺定論。他認為,列奧納多的本質就是懸而未決,遊走于兩端,是一種模棱兩可的狀态。

而這種模棱兩可,不需要被定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