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趙青:生母葉露茜全力将最大限度的母愛,全部奉獻給了我情深緣淺的父母愛情 戰火中的留守兒童 一雙父母兩個家創作的源泉

漫漫人生路,我們會遇到形形色色的人,會碰上或悲或喜的事。每個人都會經曆不同的人生,在外人看來,或許精彩紛呈,或許平淡無奇,或許喜憂參半,也或許悲慘凄涼,但當大部分人關心你飛的高不高的時候,卻總有那麼一個人默默守候在原地,隻為給筋疲力盡的我們一個溫暖的懷抱,給遍體鱗傷的靈魂一個可以休憩的港灣。

在你心中,母愛又是什麼呢?今天我們主要講述舞蹈藝術家趙青和她母親葉露茜的故事。

趙青:生母葉露茜全力将最大限度的母愛,全部奉獻給了我情深緣淺的父母愛情 戰火中的留守兒童 一雙父母兩個家創作的源泉

舞蹈家趙丹

說起趙青的父親趙丹,想必喜歡看老電影的人非常熟悉。他曾先後參演或執導《十字街頭》《中華兒女》《清明前後》等幾十部經典老電影,曾獲得中國電影世紀獎最佳男演員獎、中國電影百年百位優秀演員獎等,是中國電影史界一位舉足輕重的“大咖”。

可又有誰知道,這位在事業上取得非凡成就的電影名人,一生卻極其坎坷。人生如戲,而戲中的風光卻難以彌補人生中的苦楚,這其中最大的傷痛就是他與葉露茜的那場情深緣淺的愛情......

民國時期的有位名叫金山的演員,他與趙丹既是同行,也是無話不談的好朋友。當時的金山擔任上海商業學校劇團的指導老師,而趙丹已經是紅得發紫的著名電影明星了。

趙青:生母葉露茜全力将最大限度的母愛,全部奉獻給了我情深緣淺的父母愛情 戰火中的留守兒童 一雙父母兩個家創作的源泉

趙丹

一天,金山邀請趙丹去看學校劇團演出,本不想去的趙丹礙于朋友的反複邀約,就欣然前往。

剛到學校門口,就碰到了劇團的一群學生演員,其中就有葉露茜。正值豆蔻年華葉露茜,不僅楚楚動人,而且擁有一雙會說話的眼睛,盡管趙丹作為知名演員已經閱人無數,但在看到葉露茜的那一霎那,卻被一下吸引住了,甚至都忘記了打招呼。

作為過來人的金山,一下就看出了朋友的心思,于是做起了月下老人,為這對青年人牽牽線。一來二去兩人便熟絡了起來,一位是當紅的電影明星,一位是才華橫溢的“校花”。

接受過現代教育、思想前衛的兩人于1936年在杭州的六和塔下舉行了集體婚禮。婚後不久,葉露茜便有了身孕,雖然十分不舍得離開自己夢想的舞台,但為了丈夫和肚子中的孩子,還是辭職在家,成為了一名家庭主婦。不久後,他們的第一個孩子趙青來到了人世間。

生逢亂世,身不由己。女兒趙青剛出生沒多久,盧溝橋的槍聲打破了原本還算平靜的生活。身懷救國之志的趙丹和葉露茜将女兒趙青托付給葉露茜的母親來撫養,兩人踏上了抗日救亡的革命道路。

無意間在報紙上看到一篇介紹新疆軍閥盛世才的文章後,便天真地認為這是一名開明的士紳,就沖破困難和阻礙來到了新疆,準備開辟出革命戲劇事業的一片藍天。

趙青:生母葉露茜全力将最大限度的母愛,全部奉獻給了我情深緣淺的父母愛情 戰火中的留守兒童 一雙父母兩個家創作的源泉

趙丹到了新疆之後才發現自己已經釀成大錯了,“新疆王”盛世才不僅不是開明士紳,而是一個專制的獨裁者,很早就對進步群體表示不滿。随着蘇德戰争中蘇軍的失利,他随便找了個理由便逮捕了趙丹等進步人士。

此時的葉露茜——一個弱女子,面對人生地不熟、無親無故的境地,變賣家産,四處打探與丈夫有關的消息。

後來在盛世才的哄騙與挾持下,葉露茜離開新疆來到了蘭州,後幾經波折,回到了重慶。她盼着丈夫能有一天平安歸來,但盼來的卻是趙丹被槍殺的消息。開始并不相信這是真的,直到重慶方面為趙丹等人開了追悼會。

此時的葉露茜已經流幹了眼淚,站在那裡,仿佛隻剩下一個軀殼,本想一死了之,可想想一雙兒女,葉露茜卻又不得不堅強的活下去。

在炮聲隆隆的戰争年代,正常家庭都為生計發愁,一個帶着孩子的柔弱女人有多艱難可想而知。這時劇作家杜宣(地下黨員)出現在了葉露茜的生活裡,原本杜宣隻是同情葉露茜的遭遇,并給予了很多幫助,葉露茜也隻是感激,并無他意,但同樣的革命理想,讓兩人的交往更加密切。

在金山的撮合下,倆人結成了革命夫妻,後來在杜宣耳濡目染的影響下,葉露茜也加入了中國共産黨。

趙青:生母葉露茜全力将最大限度的母愛,全部奉獻給了我情深緣淺的父母愛情 戰火中的留守兒童 一雙父母兩個家創作的源泉

夫妻倆

沒有劇本可以參照的人生,有時候開起玩笑來,會比戲劇還戲劇。1945年,趙丹等被捕入獄的進步人士竟然活着回到了重慶。

前來迎接的人很多,迫切見到妻兒的趙丹變得既興奮、又焦慮。但很快葉露茜改嫁的消息,猶如一個晴天霹靂,讓剛剛逃脫煉獄的趙丹頓時又回到了更深的“地獄”。

此時的葉露茜已經懷有身孕,趙丹的出現讓她更加自責、内疚、痛苦卻又無奈,但最終她還是選擇了現任丈夫。妻子的離去對趙丹造成了無法彌補的傷害,是他一生無法正視的傷痛。

轟轟烈烈的愛情被戰火紛飛的時代擊打得支離破碎,雖說這樣的婚姻悲劇在戰争年代十分普遍,但更多的婚姻則由于生活的艱辛變得脆弱不堪,無數家庭在硝煙與生活的重壓下被擊垮,原有的幸福美滿的家庭在戰争中被打破、重組。

趙青父母勞燕分飛的愛情故事,是一個徹徹底底的婚姻悲劇,而這悲劇的一切源頭都是戰争。

趙青:生母葉露茜全力将最大限度的母愛,全部奉獻給了我情深緣淺的父母愛情 戰火中的留守兒童 一雙父母兩個家創作的源泉

葉露茜和趙丹

命運的流離變化,給原本珍貴的愛情留下一道不可縫合的傷疤,但無辜的孩子卻也是以承受這不應該承受的一切。

趙丹和葉露茜奔赴革命的時候,趙青隻是一個年僅兩歲的幼兒,此時的葉露茜已經生下了自己的第二個孩子——苗苗,但殘酷的革命道路無法讓她同時照顧兩個年幼的孩子。

經過了非常激烈的内心鬥争,最終決定把稍微大一點的大女兒趙青留給母親照看。作為母親,誰又想離開自己年僅兩歲、活潑可愛、已經嘗試學習唱歌、跳舞的女兒呢,而作為女兒,雖然了解不了大人的決定,但離開母親的港灣,又能到哪裡找尋溫暖呢?

在外婆照顧無微不至的照料下,趙青的童年雖然不夠完美,卻也算是無憂無慮。

趙青:生母葉露茜全力将最大限度的母愛,全部奉獻給了我情深緣淺的父母愛情 戰火中的留守兒童 一雙父母兩個家創作的源泉

趙青和媽媽

生于藝術世家的趙青,對于舞蹈有着别的孩子無可比拟的天賦,12歲的時候她成為了俄羅斯舞蹈家瑪葛蘭姆的學生,後來進入中央戲劇學院舞蹈團學習,後來又進入北京舞蹈學校進修,畢業後正式成為中國歌舞劇劇院的一名舞蹈演員。

有人說過,在曆史的長河中,我們每個個體都變得那麼微不足道;但時代浪潮中的一粒微塵,落到每個人身上,那都将是一座山。

在趙青童年的記憶中,沒有一丁點與父母共同生活的印象,對于父親趙丹和母親葉露茜,也都是聽外婆和周圍的大人們提及,爸爸、媽媽這兩個被經常提及的詞彙,對于童年的趙青來說,是遙遠的、是模糊的,是非常渴望卻又無法擁有的。

這對于一個生活在和平年代的孩童來說,是殘酷無情的,但對于一個出身在戰争年代的趙青來說,卻又是全國很多孩子的一個縮影,甚至對比那些在因為戰亂,生命和基本溫飽都難以保證的孩子,或許還是幸運的。

趙青:生母葉露茜全力将最大限度的母愛,全部奉獻給了我情深緣淺的父母愛情 戰火中的留守兒童 一雙父母兩個家創作的源泉

趙青

1962年,26歲的趙青已經是中國歌劇舞劇院的“台柱子”,但因演出頻繁、過度勞累,導緻右膝蓋受傷,沒法繼續演出。

後經周總理特批,趙青和丈夫一同回到了上海就醫。可落腳之處卻成為了難題,趙青外婆家有姨和舅舅的五個孩子,父親趙丹與後來的妻子也有了三個孩子,而且周璇去世後,她的兩個孩子也都生活在趙丹家,讓原本就十分困難的生活變得更加拮據。

隻有母親葉露茜,雖然也有七個孩子,但房子還算寬敞,葉露茜與杜宣商量後,專門騰出一間屋子,這也成為趙青與母親葉露茜在幼年分别24年之後,第一次生活在了一起。

雖然三年最困難的時期已經過去,但面對剛剛成立10餘年的新中國,物資還是比較匮乏,在計劃經濟下,大家的糧食、肉蛋、布匹都是憑借票據購買。

趙青:生母葉露茜全力将最大限度的母愛,全部奉獻給了我情深緣淺的父母愛情 戰火中的留守兒童 一雙父母兩個家創作的源泉

葉露茜和杜宣兩個人的工資需要養活9個人已經非常困難,再加上趙青與丈夫的到來,給這個家庭帶來的壓力可想而知。

但經過革命浪潮洗禮和人生坎坷的葉露茜不僅沒有因為生活困難而表露出一丁點為難,而且對于女兒的到來變得尤為高興。

葉露茜除了工作和料理一家生活以外,趙青每次去醫院複診都親自陪同,而且每天堅持熬制中藥給女兒治療,并跑到上海市政府去特批有營養的食品,供趙青一個人吃。7個年幼的孩子看到大姐吃雞蛋、吃魚,沒有一人吱聲。

趙青的腿已經逐漸恢複,但此時她的丈夫劉德康卻突發血液病而住院治療,雖然沒有生命危險,但給這個原本背負巨大壓力的家庭又增添了一個沉重的“砝碼”。

不僅要照顧生病的女兒,葉露茜和趙青的外婆還輪流到醫院去照料趙青的丈夫。這所有的一切,趙青都看在眼裡,記在心裡,童年時期對母親的些許不了解,也慢慢變得釋然了。

在葉露茜的精心照料下,趙青的腿慢慢恢複了正常,她的丈夫劉德康也被從死亡線上拉了回來。

趙青:生母葉露茜全力将最大限度的母愛,全部奉獻給了我情深緣淺的父母愛情 戰火中的留守兒童 一雙父母兩個家創作的源泉

趙青年輕時期

把舞蹈視為生命的趙青,在養病期間聽到小提琴協奏曲《梁祝》後,萌生了創作一部舞劇的想法,并将想法第一時間告訴了葉露茜。

葉露茜不僅非常高興,而且幫忙弄來了錄音機和錄音帶,并聯系好了“上海歌劇院”的大練功廳。父親趙丹聽說女兒的計劃後,在工作空閑時間,到現場幫助趙青編排場景和劇情,并提出了很多創造性的想法。

大舅葉純之(著名作曲家)把趙青帶到《梁祝》作曲之一的陳剛家裡,了解創作的構想。

趙青夫妻二人不僅痊愈,而且完成了舞劇《梁祝》的創作,趙青懷着對母親的感恩之情重返舞台。在“全國舞蹈彙演”的公演中,小舞劇《梁祝》大放異彩,後來又拍成電影,成為一代人記憶中的永恒。

趙青:生母葉露茜全力将最大限度的母愛,全部奉獻給了我情深緣淺的父母愛情 戰火中的留守兒童 一雙父母兩個家創作的源泉

趙純之

愛子心無盡,歸家喜及辰;寒衣針線密,家信墨痕新。見面憐清瘦,呼兒問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歎風塵......

作為生母的葉露茜雖沒有一直陪伴在女兒趙青身邊,但卻在母女相處不多的日子裡,用盡全力将母愛奉獻給了女兒。也正是這位偉大的母親,讓趙青感受到人世間最為偉大、最為感人的愛。

趙青後來開始畫畫,其中的不少創作源泉,就來自于她的母親,比如油畫作品《乳汁》,就是在趙青看到兒媳在給孫女喂奶時,聯想到自己的生母葉露茜,并通過這幅作品告訴世人,感恩宇宙、地球和母親對我們的養育之恩。

趙青在紀念生母葉露茜誕辰100周年時,曾經寫下這樣一段話:

趙青:生母葉露茜全力将最大限度的母愛,全部奉獻給了我情深緣淺的父母愛情 戰火中的留守兒童 一雙父母兩個家創作的源泉

年老的趙青

“此生隻要提到生母、母親,我的心就像禁锢住的雙手在琴鍵上重重按下和弦一樣,一錘一錘地砸在我心上,好疼!好疼!又像禁锢住的手指在高音區,一個琴鍵一個琴鍵連續彈下的高音,似淚水般一滴一滴,滴在我的心尖上,好辛酸!好辛酸!這疼,這辛酸,這怨,這恨,全部是日本法西斯侵華戰争造下的罪孽,是以反對戰争,祈求和平,成了我此生的祈望和追求。”

母愛就像是春天的細雨,滋潤着兒女們心靈上幹涸的土地;母愛是就如同迷航的燈塔,為我們漂泊的肉體和靈魂指引着前進的方向;母愛更像是冬日的陽光,溫暖着孩子們看起來無比堅強卻又無比柔軟的内心......

這不僅是我們對母愛的了解和贊頌,也是對給予我們生命,并無私奉獻愛的偉大母親的感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