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指數在年線上下反複掙紮,搓衣闆行情确實折騰人,信心快磨沒了,其實沒有想象的那麼糟糕,不信你品:
1、從曆史看,上幾次牛轉熊,特點一是,跌速快,創下新高或次新高後,短短10個交易日指數急跌20%,快速套牢上方籌碼。這3個月來,滬指多次試探年線支撐,但7月和8月的兩次跌穿都很快收回;特點二是,替罪羊,08年是平安大鳄千億融資,15年是清查場外配資;特點三是,盼救市,各路闆塊資金争先逃跑,情緒上急盼國家隊救場,然後趁出利好,高開或沖高套牢一批繼續殺跌。上述三個特點,目前尚未出現,急跌方面隻有7月底的那波下挫有這個架勢,替罪羊方面,量化也漸漸歸于平靜,期盼救市還未見到,反而北交所即将開市。如果說下周大盤步入深淵徹底轉熊,則需要一個重要推手,之前打擊大宗商品組合拳已逐漸消化,如果沒有新的重大利空,或許不足以扭轉市場乾坤。
2、從闆塊看,輪動還在持續,從上半年的锂電池、醫美和晶片等賽道,到下半年的煤炭、鋼鐵、化工、有色、電力等順周期資源,再到目前的新能源、農林牧漁、食品飲料等,汽車闆塊還在不斷創新高,這些現象并不像熊來臨的征兆。其實市場熱點一直在切換,隻是節奏比較快而已。
3、宏觀方面,盡管老美縮表箭在弦上,還預計明年會加息,但國内貨币政策仍以穩健為主,即使美聯儲啟動“收水”,也不會帶動國内貨币政策随之收緊,何況各國央行投鼠忌器很謹慎,能否如期加息尚未可知;另外,房地産稅改革試點推進,對于證券市場影響深遠。
綜上,近期市場下跌可以了解為消化大宗商品調控、美聯儲預期縮表、北交所開市等利空影響,存量資金博弈下高低位闆塊切換,進而,形成一個以3500為中樞,上下200範圍波動的震蕩市。假以時日,時間換空間,為下一輪全面牛市夯實基礎。回到細節,近期隻要沒摻和順周期高位闆塊中去,其它個股即使短暫下跌,也有解套甚至盈利機會,如醋茅、紙茅股,這類票也很多,這是個好現象。如果延續上周五午後的無厘頭下挫,下周一大機率再探3477低點,如果情緒宣洩完畢探底回升,将就此企穩,否則急速下跌見新低,就隻能3300見了。
————————————————————————————————
以上個人看法,不構成操作建議,後果自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