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家庭成為“附屬學校”?高校教授對家庭作業提“倫理審問”

作者:澎湃新聞

澎湃新聞記者 鄒佳雯

11月5日-7日,兩場教育領域的論壇相繼在上海師範大學、華東師範大學舉行。論壇上,來自上海師大的青年學者和來自華東師大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的專家學者們,就長三角領域政策、學生、家長、教師、師範生、國際比較等多個層面,對“雙減”背景下的教育變革現狀分享學術研究成果。

家庭成為“附屬學校”?高校教授對家庭作業提“倫理審問”

上海師範大學首屆青年社科論壇現場 本文圖檔均為 主辦方 供圖

11月5日,首屆上海師大青年社科論壇召開,主論壇題為“長三角區域基礎教育協同創新”。

王健副教授在題為《協同惰性與重疊共識:長三角基礎教育一體化有效機制建設的思考》的報告中指出,由于缺乏“上司力”、成員結構複雜、資源分布不均、發展失衡等原因,目前長三角基礎教育一體化過程中存在協同惰性。需要通過尋找、建構重疊共識以推進一體化。

他提出四項具體舉措:明确共同發展目标,建構教育一體化管理機制;加強交流合作,建構利益協調機制;整合資源基礎,推進優質資源共建共享;堅持“正義共識”,建立教育優質均衡保障體系。

家庭成為“附屬學校”?高校教授對家庭作業提“倫理審問”

首屆上海師大青年社科論壇召開,青年學術聯盟(文科)同步成立。

陳甯教授分享了以615名上海市中國小在職教師為調研對象的、有關學校變革中的教師心理及其機制的研究成果。研究發現:學校實施自主變革,教師更積極;面臨整體變革時,教師更積極;較之啟動階段,變革過程中和結束時教師更積極。一個積極(消極)的解釋會引起對象的積極(消極)情緒,是以促進和維持教師對學校變革的積極情緒,是成功實施變革的必要條件。

蔡丹教授就“雙減”政策背景下學生發展與教育問題進行了政策梳理與解讀,并強調在“雙減”之後,教師和家長更要開展适宜的教育,注重親子關系對孩子智力等方面的影響。蔡丹提出,影響學生學業能力的因素很多,比如學習動力、學習情緒、家庭環境、學校環境等,也包括感覺覺能力、注意力、記憶力等。

家庭成為“附屬學校”?高校教授對家庭作業提“倫理審問”

第19屆上海國際課程論壇現場。

“為什麼我們要減輕中國小生的課業負擔、明确中國小生建議的睡眠時間?研究表明,睡眠的情況會影響兒童未來的注意控制,注意控制又直接影響學業表現與親子關系。”蔡丹說。

家庭成為“附屬學校”?高校教授對家庭作業提“倫理審問”

上海市教育學會會長尹後慶作報告。

在11月6日的第19屆上海國際課程論壇上,華東師範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高德勝教授也以孩子做作業太晚為引子,創造性地從倫理視角審視了家庭作業。

他把家庭、學校、社群(社會)作為三種倫理實體,認為研究家庭作業需要審視其是否符合這三者間的倫理關系。他提出,家庭作業存在四項價值預設,即學校和教師有權布置作業、學生及家庭有寫作業的基本條件、家庭作業有助于提高學習成績、家庭作業有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但家庭作業實踐後會産生一定的倫理後果,如家庭成員角色功能發生改變、對學生"上學"和"放學"兩種生活關系産生影響、學校的倫理邊界無限膨脹等。

“孩子通過家庭作業,把學校背回了家庭,打破了學校和家庭之間的邊界。可以說,每個家庭都是一個‘附屬學校’。”高德聖總結,各方亟需對家庭作業正本清源,重新定位各個空間和角色在教育關系中的位置,并加強相關研究、破解困局。

上海市教育學會會長尹後慶11月6日在報告中指出,校内教育和校外教育的界限正日益模糊,校外教育已不僅僅是學校教育的補充,橫亘于二者之間的壁壘正在消解。尹後慶強調,政府舉辦的校外教育機關應在校外教育領域發揮主導和引領作用:要成為倡導新理念、堅持公益性、運用新技術、創立新模式的先鋒;要成為堅持五育融合、培養核心素養、适應多樣需求、探索育人規律的基地;要成為協調社會力量、堅持同向發展、彙聚教學資源、提供優質服務的樞紐。

責任編輯:張慧

校對:張亮亮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