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刷屏的複旦教授:去人民大會堂領完獎當晚,給大學生備課到11點

領了一個重量級的獎

卻十分低調地裝在帆布袋裡後

繼續回來工作

這兩天

中國科學院院士、

複旦大學教授趙東元

一次次“刷屏”

刷屏的複旦教授:去人民大會堂領完獎當晚,給大學生備課到11點

11月3日上午,他在人民大會堂獲頒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這是時隔18年後,上海科學家再獲殊榮。

11月4日一大早,他出現在了複旦大學校園裡,原來為了給學生上課,拿了大獎後他馬不停蹄地趕回了上海。

“刷屏”的背後,是這位院士18年來堅持為大學生上課,幾乎從未間斷。

他還是全國高校目前唯一的“院士統戰部長”,是一道獨特的風景。

“遲到5分鐘就是教學事故”

“作為一位教授,我們不能遲到,一百多個學生等着上課,遲到5分鐘就是教學事故了。”趙東元說。11月4日早上8點,第三教學樓3208教室,趙東元穿着夾克和運動鞋,站在講台開始講授《普通化學》。前一天夜裡,趙東元堅持備課到晚上11點。

18年來,他一直堅持為大學生上課,一周兩次,幾乎從未間斷,即使前一天還在外地開會,他也一定連夜飛回來。

于是,這才有了11月4日一張刷爆朋友圈的照片。照片中,趙東元拎着布袋子,袋子裡裝着他的一等獎證書。

刷屏的複旦教授:去人民大會堂領完獎當晚,給大學生備課到11點

趙東元剛上完兩節大學生的課。周桂發攝

拍這張照片的周桂發上午十點去開會,沒想到在袁成英樓門口碰見趙院士。這時,趙東元已經上完兩節大學生的課,臉色紅潤,帶着剛上完課的興奮。

“我平時都不拍照,不發朋友圈。趙院士很低調,剛領獎回來,轉身又去工作了。我有感而發,随手發了個朋友圈,沒想到上了熱搜。”周桂發說,趙院士的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證書裝在帆布袋裡,都還沒有來得及帶到辦公室。

對于趙東元來說,課比天大。前幾年,他需要進行一個小手術,為了給大學生上課,他也要求推遲。

“趙老師從來沒有缺席過課程,他的課很生動,讓人聽了會對化學感興趣。”2021級自然科學試驗班劉觐瑞說。

趙東元重視大學生教育,堅持為全校自然科學大類的大一學生上專業基礎課《普通化學》。這門通識課程概念多、内容抽象,但他總能講得诙諧有趣、深入淺出,并結合材料科學最新進展給大家講解元素的性質。

他還指導多屆大學生完成了“莙政學者”“望道計劃”等研究項目,課程獲得2013年度“上海市教學成果獎”,也成為第一批複旦大學思政建設示範課。

趙東元多次被大學生、研究所學生評選為“我心目中的好老師”“我心目中的好導師”,2016年獲上海市教衛工作黨委系統“優秀共産黨員(師德标兵)”稱号,2018年獲上海市“四有”好老師(教書育人楷模)榮譽稱号。

“你們有問題,随時來找我,

我辦公室的大門永遠向你們敞開”

“他是‘造孔之人’,卻不是‘孔方兄’。”拍了上熱搜照片的周桂發說。趙東元所帶的團隊,有一個不成文的規定,每次趙院士獲獎拿到的獎金,有20%-30%用來資助年輕學者發展。

趙東元告訴實驗室的每一位學生:“你們有問題,随時來找我,我辦公室的大門永遠向你們敞開”。直到現在,他依舊保留着學生的實驗筆記和裝幀的畢業論文。

刷屏的複旦教授:去人民大會堂領完獎當晚,給大學生備課到11點

趙東元保留的學生實驗記錄

作為功能介孔材料領域的國際頂尖科學家,他培養了近百名高層次材料學科人才,開創了介孔有機高分子和碳材料研究新領域,開拓了中國材料科學快速發展之路。

50多個課時,100多名學生。作為民族團結教育工作的踐行者,去年下半年,每周四,趙東元都會踏上飛往雲南昆明的航班,趕往複旦對口援建大學之一的雲南大學講授《普通化學》課程。“上課時,我會把所作的科研和自己對知識的了解融入進去,要把學生創新的觀念和意識培養起來。”

全國高校唯一的“院士統戰部長”

趙東元是一位有着36年黨齡的共産黨員。“當時入黨的初衷是,看到黨在群衆中的先鋒模範、帶頭作用,年輕時我就要求自己要走在前列。”趙東元相信,擁有敢于争先的意志、不斷上進的決心,在任何工作中都能起到帶頭作用。

趙東元是複旦大學統戰部部長,也是目前全國高校唯一的“院士統戰部長”,是一道獨特的風景。

在複旦大學袁成英樓裡,趙東元常與黨外人士在“同心工作室”裡利用“部長午餐會”、黨外人士雙月座談會等平台,和民主黨派、統戰團體青年儲備人才開展科研讨論、答疑解惑、談心談話。

由趙東元動員、52名民主黨派成員組成的4個工作組,經過實地調研、問卷訪談、座談等形式,曆時一年形成了7.5萬字的民主監督工作報告,為複旦大學“三全育人”工作的深入推進提供了有益指導。

來源:上觀新聞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