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10時,裝載了30個集裝箱重約580噸的黃山茶葉專列從合肥北站開出,運往中亞地區塔什幹,這标志着黃山-合肥-塔什幹“茶葉專列”突破百櫃大關。而這,隻是黃山茶走向中亞、中歐地區各國的開端。
黃山松蘿茶産區
名茶大市,輝煌千年
黃山市是全國重點名茶産區和安徽省主産茶區。黃山有約2000年的種茶曆史,唐代茶聖陸羽的《茶經》有歙州産茶記載,名詩“浮梁歙州,萬國來求”記錄了黃山茶的曆史盛景。
有600年曆史的休甯松蘿茶開創了我國炒青制茶先河,歙縣老竹大方是西湖龍井茶的前身。清代開始,屯綠和祁紅大量出口。清朝到民國時期,徽州(現黃山市部分地區)是我國重要的茶貿易和茶文化中心。
近一萬平方公裡的黃山大地,處處散發茶香。得益北緯30度神秘線的獨特生态氣候,每一片黃山茶都是佳品。其中,祁紅、黃山毛峰和太平猴魁名列中國十大名茶,屯綠被譽為綠色金子,松蘿、大方、滴水香和祁門安茶以特色聞名,2016年黃山市又被命名為“中國名茶之都”。
目前,黃山市有約80萬畝茶園,其中有機茶、有機食品茶和無公害茶認證面積達98%以上,全省第一。2020年,黃山産茶4萬噸,綜合産值150億元,其中自營出口額16億餘元,是全國眉茶出口集散中心。2021年,黃山市茶葉的全産業鍊産值預計180億元。
目前,黃山茶的深加工産值約1.5億元,全市茶葉電商銷售約10億元。黃山的茶産業、茶工業,通過科技、工業、網際網路與時尚元素的融合,其後發優勢與發展前景,令人欣喜。
多元發展,百花齊放
近年來,黃山市本土的茶企逐漸壯大,謝裕大、老謝家、祥源、松蘿、新安源、猴坑茶葉、六百裡等名氣大,實力強。同時,黃山小罐茶、聯合利華等外來龍頭茶企落地,帶動了黃山茶的多元化發展。
黃山茶有幾千元一斤的陽春白雪,如黃山小罐茶主打中高端市場,太平猴魁核心産區猴坑村的名優茶每斤賣到數千元。同時,有三五百元的名優茶滿足中等收入群體。還有出口非洲的眉茶每斤四五元,好山好水孕育的眉茶,深受非洲人民喜愛。
随着時代發展,在滿足傳統飲茶群體同時,黃山茶企近年不斷研發生産時尚茶品。其中,黃山區的立頓産研基地是立頓的中國基地,黃山茶被加工生産成奶茶等産品後銷往各地,今後年産值将達到10億元。黃山區的水工茶企,研發生産的代用茶、調味茶、袋泡茶、奶茶、果茶、免濾茶包等,是大型餐飲連鎖企業的最愛;黃山區華綠園生産的各種茶與草本植物的速溶粉、濃縮劑及純天然固體飲料,銷往日本、德國等國。
休甯縣的新安源茶葉公司,研發生産的冬茶被開發成精粹片、冷泡茶、爽口糖、營養片、健齒軟糖以及面膜,還研發出冬茶伏特加和冬茶啤酒。冬茶啤酒的售價高于市面上的多數啤酒。黃山高新區的荷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将黃山茶葉裡提取的凍幹粉應用于研發生産自主品牌的系列化妝品。
各種花茶等在黃山已成為産業。黃山區猴坑茶葉有限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他們研發生産的猴魁與花融合的新品,口感很好。休甯新安源的冷泡茶專門針對歐洲市場,把一小袋茶放進一瓶礦泉水,就能喝到爽口甘甜的茶水。可口好喝的黃山茶,被賦予了更多創意、更好的時尚、更豐富的體驗。
明代醫學大家李時珍的《本草綱目》,記載了松蘿茶的神奇藥用功能。休甯王光熙松蘿茶企負責人稱,在持續做好出口茶、名優茶的基礎上,将挖掘松蘿茶核心産區的茶葉保健與藥用功能,研發生産出有保健、治療作用的茶品,讓松蘿茶走得更遠。
漂洋過海,茶香海外
“一趟趟滿載文化茶香的班列奔赴中歐中亞,诠釋着新時代萬裡茶道的價值所在”。11月4日,黃山市委書記淩雲這樣評價中歐中亞班列的重要意義。
今年8月27日,黃山-合肥-塔什幹“茶葉專列”正式開通,為黃山茶出口開辟了全新的陸路物流通道。截至目前,共發送黃山茶定制專列3趟,累計發送中亞班列105個貨櫃的茶葉。
資料顯示,相比其他物流通道,中亞班列為企業降低全程物流成本約20%,降低碳排放超30噸,其為黃山茶外貿出口提供了全新的跨境物流解決方案。下一步,将積極整合黃山市企業中歐貨運需求,力争年底前實作中歐班列新通道、突破貨運物品新品類。
曆史上,黃山茶通過絲綢之路不斷走向海外。陸路,大漠無邊,駝鈴悠悠,出境的一宗宗商貨裡有徽茶的香味。海路,中國去往瑞典等國的商船帶走了大量徽茶。1745年,瑞典“哥德堡号”在回程途中擱淺沉沒,數百年後打撈出水,船上密封的休甯松蘿茶仍然完好。
當英國王室盛贊祁紅的甘甜香馥時,當哥德堡号與大漠駝鈴把黃山茶送往歐非亞各國時,當國家上司人把黃山茶作為國禮饋贈外國元首時,當非洲與歐洲的朋友喝着來自黃山的茶時,黃山茶也被賦予傳播中國文化、商業文明等多重功能。
現在,黃山市仍有大量茶企從事茶葉出口,這些茶葉通過海運、鐵路貨運等出口到非洲、歐洲(含中亞班列),出口的茶葉數量與交易額在全國茶區中名列前茅。
在黃山市屯溪一品茶葉公司,在休甯松蘿茶企,當記者看到寬敞的倉庫中一箱箱外包裝寫着“中華人民共和國産品”的茶葉整裝待發,由衷感慨,黃山茶是黃山的,更是世界的,走出去的時候,它代表了中國,自豪感油然而生。
黃山交投集團董事長吳旭東告訴記者,力争明後年實作年度中歐茶葉專列5到7趟,适時開通黃山到甯波海港的多式聯運通道,力争把黃山打造成華東地區的茶葉出口貨運集散地。
黃山市分管副市長張正竹表示,黃山茶的品質優、品牌響,茶企規模在全國也很突出,産業鍊完備。下一步,黃山市将持續壯大茶産業,繼續做好茶園生态化管控,把黃山茶做成更優質的健康茶,更好地走向國内市場,走向歐美市場。黃山,正在從茶葉大市向茶葉強市轉變。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吳永泉/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