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神秘島品牌特别策劃的新書“黑鶴動物漫畫”于2020年1月出版,新書分享會近日在北京圖書訂貨會上舉行。
分享活動以“感受自然的另一種方式”為主題,特别邀請到了自然文學作家、“黑鶴動物漫畫”的作者格日勒其木格· 黑鶴,兒童文學作家、親子閱讀推廣人、“黑鶴動物漫畫”策劃者王轶美,自由插畫家、“黑鶴動物漫畫”的繪者李穎,兒童閱讀研究者、新教育實驗學術委員、深耕閱讀研究院院長、慢學堂創辦人李一慢等衆多兒童閱讀領域專家出席。諸位嘉賓圍繞“漫畫與文字兩種表達形式的差別和優劣”“漫畫對兒童閱讀起到的作用”等問題進行了讨論。
“自然之子”描繪的神秘荒野
自然文學作家、兒童文學作家格日勒其木格·黑鶴因其作品所傳達的崇尚自然、敬畏自然的理念被譽為“自然之子”。他與兩頭乳白色蒙古牧羊犬相伴,在草原與鄉村的接合部度過童年時代。出版有《黑焰》《鬼狗》《馴鹿之國》《黑狗哈拉諾亥》《狼谷的孩子》《叼狼》等作品八十餘部。曾獲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陳伯吹國際兒童文學獎、“比安基國際文學獎”小說大獎、茅盾文學新人獎等多種獎項,有多部作品被翻譯成十餘種文字輸出國外。
黑鶴筆下的文字冷峻而深沉,充滿了野性卻又蘊含着悲憫情懷。他的作品一部分以客觀、冷靜和深情的視角描繪了中國北方荒野的自然景物和動物們神秘的故事,更大的一部分傳頌草原上人與動物之間以真情和時間建立起來的親密友誼,特别是芭拉傑依與小狼、柳霞和馴鹿幺魯達、芒來和特日克等故事,其互相信任和永不離棄的感情牽連着無數讀者的心,激發讀者重新審視人與人、人與動物、人與自然的關系,在情感上滋養着衆多讀者。
該叢書是黑鶴的第一套漫畫版動物題材作品,也是他在自然文學方面新的嘗試。
“黑鶴動物漫畫”共6冊,分别是《馴鹿之國》《鬼狗》《叼狼》《狼谷的孩子》《天鵝牧場》《美麗世界的孤兒》。精選了黑鶴的暢銷作品中最能展現人與動物真摯情感的幾部改編而成。翻開這套動物漫畫,仿佛打開一扇通往荒野的大門,讀者們可以遇見遼闊草原上奔馳的駿馬、暗夜裡闖入羊圈的狼群、誓死守衛牧場的牧羊犬、橋下築巢的天鵝、森林裡聞聲而來的馴鹿、大火中默契逃命的熊、狐狸……并見證這些動物與人類直接的傳奇故事。
用漫畫呈現真正的森林和草原
黑鶴的小說畫面感十足,讀他的文字仿佛看到了他描述的一幅幅細膩動人的畫卷:毛色閃亮如浸過蜂蜜的銀子一般的狗崽;沐浴在月光下的狼前爪搭在老人的胸前;聽到鹽袋搖動的聲音輕快跑來的馴鹿,鹿角上還挂着半個蜘蛛網……透過書本,讀者的心已經飄飛到了無垠的草原,感受到了來自谷地的清風。
但黑鶴卻發現一個問題。無論他在作品中描述得多麼細緻而貼切,無邊的呼倫貝爾草原和廣袤的大興安嶺原始森林,以及生活在其中的人們的生活方式,對讀者(大部分是孩子)來說仍然是遙遠而神秘的。對孩子來說,草原和森林都是遙遠的存在。沒有真正在北方荒野生活過的人,很難隻通過文字去想象草原和森林發生的一切。正當黑鶴尋求一種賦予他作品新生命的可能性的時候,見到了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神秘島的動物漫畫策劃,“黑鶴動物漫畫”應運而生。
該叢書由多位經驗豐富的青年畫家聯袂創作,每一幅都是唯美大片,力求精準還原中國北方的荒野原貌。
自由插畫家、“黑鶴動物漫畫”主筆李穎在新書釋出會上說,黑鶴老師對漫畫的要求很高很高,一開始她的内心非常忐忑。她畫的第一張畫是一個小女孩看着火堆發呆,當她認真地去描繪火光,突然找到了與小女孩心靈相通的某種感覺。第二張畫畫的是一隻狗狗死在大樹下,她一邊畫,一邊把眼淚流在了稿紙上。李穎說,一方面是出版社對她完全信任,沒有給特别大的壓力,另一方面黑鶴老師也特别會鼓勵人,最終促使她順利完成了漫畫的繪制。
作者黑鶴也在釋出會上表示,“黑鶴動物漫畫”是一個特别浩大的工程。“我的文字書給到編輯團隊,然後要做成各種分鏡頭,分鏡頭再給到畫家,畫家再根據再組織畫面,所有的細節,包括馬鞍、馬镫,就是一個馬籠和馬嚼子,我們都要很認真的拍,因為這個生活對于畫家來說特别遙遠。是以說畫我這個書畫家們付出的努力是更多的。”
重新思考人與自然、人與動物的關系
随着科技的更新和社會的發展,人類逐漸迷失在了成為世界主宰的虛幻中,忘記了在自然面前人類的渺小,忽略了自己也是大自然的一部分。物種的滅絕、自然環境的破壞和生态的失衡已是自然的警告。是時候重新思考人與自然、人與動物的關系了。
“黑鶴動物漫畫”傳遞了草原上人與動物之間互相尊重、互相扶持、相依相守的真情,人與自然的平等和諧狀态。這套書将帶領孩子們進入充滿神秘色彩的森林草原,讀懂人和動物的複雜多變的聯系,見證人與自然和諧共處、所有生靈共享這個世界。
兒童文學作家、親子閱讀推廣人、“黑鶴動物漫畫”策劃者王轶美在新書分享會上表示,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優秀的自然作品對孩子的成長、人生的烙印是顯而易見的。她認為,閱讀就像糖果,一開始甜甜的,但它同時也像米飯,是孩子成長的必需品,幫助他長高長壯。“黑鶴老師的這套自然文學的書,就是這樣一個給孩子的成長有益的精神的食糧。”王轶美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