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靈與肉》

2019年一部由已故謝晉導演執導的于1982年上映的劇情類電影《牧馬人》被無數網友推上了抖音熱門,有幸看到了很多評論和感言,不由得感歎時代的變遷對個人思想影響的深遠。

《靈與肉》

在一個階級鬥争激化的年代,人性的自私與可怕暴露無疑,1959年主人公許靈均因為自己的‘出生’問題被劃分為‘右派’,開始了長達20年的放牧生涯,用他自己話說:

你們都有機會,我,沒有,我投錯了胎,我犯的是出生罪

《靈與肉》

出生于資産階級家庭,而他是包辦婚姻的産物,父母感情不和,11歲時父親去往美國,而母親在父親離開的第三天因病去世,從此便過着如‘棄兒’般的生活。雖然家庭的不幸帶給他很多痛苦,十多年的學習與成長讓許靈均成為了一位堅定的社會主義者。

《靈與肉》

1957年由黨中央提出的以反對官僚主義,宗派主義和主觀主義的整風運動在人民群衆中展開,整風運動本質是為了發揚社會主義民主,加強黨的建設,而對于極少數右派資産階級進行反擊是必要的,但是後期整風運動被嚴重擴大化,一大批有才能的知識分子以及民主黨派被錯劃為右派,被下放進行勞動改造,大部分的‘右派分子’遭受長達20多年的壓迫與歧視,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間再次遭到猛烈沖擊。《牧馬人》中的許靈均便是在這樣跌宕起伏地境遇中重新樹立自己的信念與信仰。

一方面‘’無法改變的出生罪‘’壓得許靈均喘不過氣,另一方面對新中國的發展依舊充滿信念,在這種沖突的現實狀态下祁連山下的牧場勞動了二十年,牧場的自然環境以及樸實的人民情感帶給可許靈均成長的力量,同時也收獲了美好的感情。

《靈與肉》

在農場同伴的牽線下已經是35歲的許靈均與逃荒到牧場的20歲年輕姑娘李秀芝喜結連理,就這樣,兩個看似孤苦無依的人就這樣互相陪伴在一起,從此美好的感情在兩個人心裡生根發芽,開出了燦爛的花朵。

很多人羨慕許靈均與李秀芝的愛情,看到他們夫妻二人美好的愛情,堅定的信念,卻無法感受和了解兩個人身處的年代和所經曆的痛苦,在那樣一個動蕩的年代,李秀芝選擇相信眼前的這個背了15年‘’右派分子‘’帽子的許靈均,而對于許靈均,李秀芝像是上天安排好對他多年默默堅忍與付出的獎勵,兩個人其如其分的出現在對方的生命裡。

《靈與肉》

對于‘’右派分子‘’許靈均來說,他的堅持與付出等來了回饋與遲到的親情,離開國土30年的父親,于1977年從美國回到北京尋找失散多年的兒子。這也就是影片開始呈現出來的父子二人相見與北京。

《靈與肉》

父親此行的目的是是為了帶自己已經40歲的長房長子去美國幫助他發展自己的生意,已然是坐擁億萬家私的父親說了這樣一句話:

金錢買不來天倫之樂

許靈均拒絕了父親前往美國的邀請,因為他對故土的熱愛,他工作了20 年的牧場,祁連山以及帶給他情感與支援的人民,回到牧場繼續自己熱愛的事業。

《靈與肉》這部小說是由已故作家張賢亮由自己的親身經曆而改編的描述‘’右派分子許靈均在時代變遷與社會發展的道路上如何堅定信念收獲愛與美好的故事。

文章中有這樣一句話分享給大家:我相信我們的祖國有扭轉乾坤的能力!!!

無論是《牧馬人》還是《靈與肉》都代表了不同時代的創作者對于動蕩時代堅定信念為祖國付出的群體的緻敬,過去的痛苦沉澱下來就是我們的文化符号,值得現代的人反思與緻敬。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