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古代押送囚犯路途艱辛,為啥遇到女囚犯,衙役們都搶着去送?

張賢亮在《靈與肉》中寫道:“他成了被所有的人都遺棄了的人,流放到這個偏僻的農場來勞教。”古往今來,觸犯了刑法都會被給予相應的處罰,受活刑比死刑更痛苦,流放更成了所有受刑犯人的噩夢。

随着儒家思想逐漸融入漢王朝的治國方陣,家庭關系觀念與君臣關系觀念混為一體,家庭和國家緊密聯系,成為皇室統治國家的手段。而流放就是把犯人從家庭和國家中剔除出去,離鄉背井、長途跋涉,從精神和身體上摧殘犯人。

古代押送囚犯路途艱辛,為啥遇到女囚犯,衙役們都搶着去送?

古代的流放就是将重刑犯發配到邊疆或者一些荒無人煙的地方,讓他們在那裡勞動改造幾年甚至更長時間,運氣好的,能夠發配到一個條件不那麼艱苦的地方,熬個一段時間就熬出了頭,運氣不好的,可能在半路就被各種折磨虐待而死。古代交通不像現在這樣發達,多數押解犯人的衙役也要跟着遭這份罪,那麼古代押送囚犯路途艱辛,衙役們為啥遇到女囚犯都搶着去送呢?

古代押送囚犯路途艱辛,為啥遇到女囚犯,衙役們都搶着去送?

作為古代的一種刑罰,流放占據了特殊的地位,調節了其他刑罰與死刑之間的差距,在某種程度上滿足了統治者的需要,增強了社會穩定性。流放從春秋戰國到清朝從未斷絕,在幾千年的曆史中,流放從一種處罰政策發展成了法律條例,其作用是多方有效的,無論是對統治者、流放者還是流放地而言,都有着相似的效果。在不同時期,流放之刑都有着值得探讨的地方。

古代押送囚犯路途艱辛,為啥遇到女囚犯,衙役們都搶着去送?

早在遠古時期就已有流放之刑,到了秦漢時期,流放之刑初具雛形,《雲夢秦簡》中也有過一段關于流放的文字記載,偷盜不滿二百二十至一錢的,流放。和當時的肉刑相比,流放不算是重刑,直到漢朝,漢文帝廢除了肉刑,取而代之的便是流放之刑,并且為更好的達到管理國家與社會的效果,加重了流放的殘酷度。

古代押送囚犯路途艱辛,為啥遇到女囚犯,衙役們都搶着去送?

隋唐到清朝時期,流放制度逐漸完善,唐朝在制定法律時,充分融入了儒家思想觀念,而死刑是不被儒家所接受的,是以流放在此時有了一個很好的發展機會。到了宋朝時期,出現了刺配,對犯人而言,極其殘酷。明清時期,流放無論是在《大明律》還是《大清律令》中,流放都有着不同的描述,尤其是在大興文字獄的情況下,被流放之人數不勝數。

古代押送囚犯路途艱辛,為啥遇到女囚犯,衙役們都搶着去送?

流放無論是對犯人還是押解人員而言,都是一種折磨,而衙役們争先恐後的去幹這份苦差事,那必然是因為從中可以撈得許多好處。在古代,女性地位卑微,一般的女人犯不了十惡不赦的大錯,由于在古代施行株連制,九族之人往往會受到牽連,是以這些女人多為受牽連之人,這樣的女人去流放,明面上與男囚犯一樣嚴格押送,實則在暗地裡有很多小門道,囚犯少受苦,衙役多撿便宜。

古代押送囚犯路途艱辛,為啥遇到女囚犯,衙役們都搶着去送?

女人的體力不如男人,是以在押解過程中,經過長途跋涉,哪裡還有力氣去逃跑,即使成功,也難以生存。是以大多數女囚犯都很聽話,押解的難度小,任務也比較輕松。能被株連流放的,一般情況下都不是小門小戶,這些女囚犯大多都是官家小姐,從小嬌生慣養,哪能吃得了這樣的苦,為了少受點罪,她們通常會給衙役送一些财物,以求能夠被好好對待。

古代押送囚犯路途艱辛,為啥遇到女囚犯,衙役們都搶着去送?

是以押解女囚屬于活少,還能得到許多好處的差事,衙役都願意幹。遇到更好的人家打點,或許還會在出城門後準備馬車,這些衙役還能蹭着女囚的馬車去流放之地,以減輕徒步之辛苦。是以押解囚犯路途艱苦,遇到押解女囚犯這等好事,衙役們自然都搶着去送。

古代押送囚犯路途艱辛,為啥遇到女囚犯,衙役們都搶着去送?

現代雖不會再有株連九族的情況發生,但若是犯罪,對于家中後代的發展是有影響的,是以,為了自己為了家人,遵守相關規定和秩序,嚴于律己,端正做人才是硬道理。

參考資料:

《靈與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