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強推了伍迪·艾倫的《賽末點》,我在零碎時間裡分三次觀看完畢,然後久久無法平息内心的震撼。我不清楚一部好電影的評判标準,隻知道好電影一定會給人帶來某些思考。

看這部電影,以為心如明鏡,沒想到,結局始料未及,歎自己腦洞不夠大,默許人性的複雜在我心中連升數個級别。
和很多人一樣,不論是書還是電影,最誘惑我的總是愛情部分,喜歡亦舒,喜歡張愛玲,她們的很多話我奉為經典,都是讀來讓人心顫微微,反複咀嚼的那種,最佩服的是,她們的話具有普适性,生活中好多情景都可代入。
比如,張愛玲的“也許每一個男子都有過這樣的兩個女人,至少兩個,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飯粘子,紅的卻是心口上的一顆朱砂痣。”
比如,亦舒的“選擇,選擇是最殘忍的,必然要犧牲一樣,去成全另一樣,是以,任何抉擇都不會令一個人快樂”。
《賽末點》裡的婚外情、陰謀等劇情或多或少與這兩句話有關。
我相信愛情,相信電光火石般的愛情,影片中女主諾拉的性感,讓男人們為之着迷,男主克裡斯對其瘋狂的渴求與對妻子的冷淡形成對比。
不能否認這是愛情的一種,因為有人就總結出,愛情來了,會有心跳加速、渴望占有等表現。
是以,諾拉不堪湯姆母親的羞辱,出門而去,克裡斯追出,兩人幹柴烈火,情不自禁,有了經典的雨中激情戲,之後,克裡斯一直念念不忘,看到湯姆和諾拉親密、聽到湯姆甩了諾拉都會神情恍惚。
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克裡斯終于和諾拉發展了婚外情,一邊是妻子,滿足他的物欲,一邊是情人,滿足他的情欲。當然,情人那裡釋放了激情,面對妻子的就是冷淡。
然而愛情的殘酷也在這裡,愛情隻是愛情,是生活的一部分,再轟轟烈烈的愛情也會趨于瑣碎,并且愛情是有可替代性的,你以為于千萬人之中遇見對的人,事實上不一定就是唯一,那隻是恰巧的時間遇上恰巧的人,隻看見開頭的一,卻無法預料一生的二、二生的三以及三後面的萬物。
諾拉懷孕了,她不滿足情人的身份,幾番掙扯,克裡斯做了抉擇,他設計槍殺了諾拉。
這段婚外情就此畫上了句号。對克裡斯來說,良心上的譴責内心的不安均會淡化,他會同妻子重新開始生活。
可憐了一心想抓住男人的諾拉啊,用盡生命也不會懂,錯誤的介入,到頭來被當作絆腳石剔除。悲從心起!
我相信命運,卻深知不能坐等命運,除非像影片中富家子弟湯姆和科麗一樣,可以随随便便購買阿斯頓馬丁,收購各類古董名車。
男主克裡斯是幸運的,被科麗看上,願意全心全意待他,當然克裡斯是優秀的,不管做網球陪練,還是經商,都有不俗的表現,他的運氣展現在工作娶妻上,展現在殺人卻逃掉償命上。
隻是這無敵的運氣背後,我體會的是悲苦的付出與噩夢般一生的困擾。
另一邊,階層同克裡斯差不多的女主諾拉,就毫無運氣可言了,與公子哥湯姆拍拖,遭到湯姆母親的嫌棄,屢次試鏡失敗,又被湯姆甩,如果說此時的諾拉處于人生的低谷,她仍有往高處走的能力,不幸的是,她跌入了克裡斯的懷抱中。
當她懷孕,歇斯底裡地要求克裡斯與科麗離婚時,這注定一個悲劇的誕生。
說到底,一個人的命運主要掌握在自己手中!
永遠不要考驗人性,人性不堪一擊!
影片中的諾拉一定猜不到自己的下場吧!她急切地逼克裡斯跟妻子攤牌,她的底氣是肚子裡的孩子,還有跟克裡斯無數次靈與肉的抵死纏綿,哪曾想,就此命歸黃泉。
想起一個朋友,她前夫求她複合,她拒絕了,我表示非常支援。
想當初,朋友猝不及防被出軌,哭天搶地,再三懇求,換來的是,前夫滿臉的嫌棄,還有擲地有聲的“我已經不愛你了”。他的決絕像一個無底洞,整個人遙不可及。朋友說,所有的甜言蜜語、海誓山盟連同青春全都喂了狗。
如今,毅然抛棄朋友和孩子的男人,和小三鬧僵,思及朋友的好,欲求複合。
假設朋友同意,假設浪子真回頭,誰又能保證從此相伴一生呢?
人生漫長而複雜,有人腳踏實地,有人天馬行空,有人喜歡煙火氣,有人追逐星辰和大海,面對誘惑,該如何選擇,這是個問題!
電影終歸是電影,能帶來一些人性的思考是極好的。
西子謙說:生活的風雅不是附庸得來。平平無奇的你我,除了相信愛情,相信運氣,更應該相信自己!
作者簡介:我是@不學貓叫的鹦鹉 家裡兩小隻,學校裡一大群,喜歡讀書,喜歡記錄,喜歡與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