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肺”的說法來源于傳統中醫,一般指減緩與呼吸道有關的症狀,如咳嗽、痰多等。所謂“清肺食物”,是指某些食物有清熱、解毒的功效,能改善這些症狀。

将西蘭花、胡蘿蔔、木耳,加上适量雞肉粒或蝦球,用簡單的油鹽一起清炒,就是一道富含葉綠素、胡蘿蔔素、膳食纖維及蛋白質的營養均衡防霧霾佳肴。
白蘿蔔的粗纖維、黃豆的蛋白質以及菠菜豐富的葉綠素,都是對抗霧霾的一把手。三者煮成湯,清甜可口,可常喝。
原料:西米、芋頭、椰汁、白糖。
做法:接一鍋清水,燒開,放入西米,中火一邊煮一邊攪拌,約15分鐘至西米半透明的時候,關火焖10分鐘直至完全透明,過冷水,把粘液沖洗幹淨備用。香芋去皮,切塊狀,蒸鍋蒸至香芋約20分鐘至粉糯(筷子能簡單穿過),備用;把椰汁倒到鍋裡,加入适量的清水加以稀釋,再加入适量的白糖,煮開,倒入香芋和西米攪拌均勻即可。
原料:木瓜、花生、鲩魚、生姜。
做法:選用半個半生熟的木瓜,去掉皮、核,洗幹淨,切厚件;花生肉保留紅棕色花生衣,用清水浸透洗淨;生姜去皮、洗淨切片。将新鮮鲩魚尾刮去魚鱗,清水洗淨後抹幹水,用少許油加上姜片放入鍋中,将魚煎至微黃。把花生肉放入瓦煲内,加入适量清水用猛火煲至水滾,再改用中火煲1小時,加入魚尾及木瓜,再煲1小時左右加鹽調味,即可飲用。
原料:豬肺一副,豬瘦肉200克,白菜幹100克(幹貨),南北杏各10顆,陳皮适量,冰糖約20克(也可改放蜜棗8顆),鹽2味匙。
做法:白菜幹浸泡(約2小時)後把藏在菜葉裡的沙洗幹淨切段;南北杏、陳皮及豬瘦肉洗幹淨,瘦肉飛水備用。往與豬肺相連的氣管内來回灌水、擠水直至豬肺變白,切大塊,放入開水中飛水後撈起,切成大小适合的片;瓦煲内加入10碗清水放入白菜幹、陳皮、南北杏大火煮開再放入豬瘦肉及豬肺、冰糖,小火煲2小時調入鹽即可。
用大紅棗來熬湯,是很多女性朋友喜歡的喝法,在近幾年很是流行。用紅棗熬的湯不僅能補身體,還能幫助潤肺止咳。
如果是感冒咳嗽的話,多喝一些紅棗熬的湯是非常有好處。有醫學記載,将紅棗、銀耳和冰糖一起煮湯喝,能止咳潤肺,效果顯著。
梨子是生活中常見的水果,它的作用相信多數人有一定的了解,它可以生津、清熱和化痰等,是常見的清肺水果。
雪梨味道甘甜,能夠潤肺涼心,而陳皮可以理氣燥濕,冰糖能潤心肺。這幾種食材湊到一起,是很适合在幹燥的季節喝的湯水。
原料:火腿片,冬瓜片。配料:蔥絲,姜絲,蝦皮,鹽,糖,麻油。
做法:鍋内放清水煮沸,将冬瓜片及配料下鍋煮10分鐘後加入火腿片,2分鐘後即可出鍋;出鍋前加入蔥花、麻油、鹽、糖。
材料:母雞半隻,白果50克,食鹽适量。
做法:先用溫水浸泡2~3小時,之後去掉表皮和胚芽;雞砍塊在沸水中飛水後撈出;把雞塊放進砂鍋加入适量清水,放入1中的銀杏,大火煮沸後,撇去浮沫,關至小火,小火慢炖後加入食鹽調味即食。
材料:豬心肺1具。沙參15克、玉竹15克。鹽3克、味精1克、蔥25克。
做法:将沙參、玉竹擇淨後用清水漂洗,再用紗布包好備用。心肺用清水沖洗幹淨,擠盡血水,同沙參、玉竹一起下入砂鍋,蔥洗淨入鍋,加清水适量,先用武火燒沸,移炆火炖1個半小時。待心肺熟透,加味精、鹽調味即成。功效:潤肺止咳、養胃生津。
這是一款非常甘甜又滋潤的湯水,選用的蜜棗和白菜小火慢煲出來後又有清熱瀉火、潤肺止咳的功效,尤其适合熱氣兼有感冒、喉痛咳嗽的朋友。
材料:瘦肉、白菜、密棗、姜。
做法:準備好食材。白菜剪去老根清洗幹淨;瘦肉洗幹淨後切成小塊;蜜棗洗淨;姜去皮切片;湯煲内注入足量的水,大火燒開後放入所有食材,大火煮開後撇去浮沫,轉文火慢煲1.5小時左右,關火後加入适量鹽調味即可。
【溫馨提示】:以上隻是為大家提供的養生保健參考建議,詳情及已經确診病情者請聽從醫生診斷及遵循醫囑。
(來源:江門日報,五谷磨坊,北京東城中醫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