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年終盤點規劃:2個重點城鎮以及3個鄭融組團(下篇)

接上篇——

2個重點鎮區1古荥

年終盤點規劃:2個重點城鎮以及3個鄭融組團(下篇)

概況:位于鄭州市區西北部,西接廣武鎮、南鄰高新區。鎮域面積72.67平方公裡,轄10個行政村,常住人口3萬人。

城鎮性質:國家曆史文化名鎮、沿黃文化旅遊服務基地、鄭州都市區漢文化特色休閑區。

城鎮規模:人口至2030年20萬人。建設用地面積21.3平方公裡以内。

鎮區規劃布局結構:“兩帶三區、四軸兩心”。

“兩帶”:枯河生态景觀帶、曆史文化帶。 “三區”:鄭州黃河風景名勝區、休閑居住區、旅遊服務區。 “四軸”:西四環和北四環兩條交通聯系軸線、沿軌道交通線和安定路兩條城鎮功能發展軸線。 “兩心”:在旅遊服務區規劃一處旅遊服務、商務金融等高端服務的主中心,在休閑居住區内規劃一處以休閑居住、商貿辦公為主的次中心。

2廣武

年終盤點規劃:2個重點城鎮以及3個鄭融組團(下篇)

廣武鎮是荥陽“四中心”之一,是荥陽南北發展軸東北部重要核心支點;

鎮區規劃空間結構:“一中心,五基點”。

一中心:即廣武鎮區,由南北兩個組團構成; 五基點:為分布在鎮區周邊的五個新型農村社群,即唐垌社群、後王社群、南董社群和兩個移民村社群; 廣武鎮未來主要發展中部中心組團及北部旅遊片區,中部以商貿行政為主,北部主要為生态旅遊及其配套服務為主。

3個重點鄭融組團1鄭汴新區

年終盤點規劃:2個重點城鎮以及3個鄭融組團(下篇)

鄭汴新區是指鄭州新區+汴西新區的結合體,鄭州新區實行“五區一縣”管理模式,下轄鄭東新區、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白沙官渡産業集聚區、鄭州國際物流園區、鄭州國際航空港區和中牟縣。鄭州新區工委和管委會為正廳級架構。

【鄭汴新區總體規劃(2009~2020年)】鄭汴新區規劃範圍為西起鄭州市中州大道、機場高速公路、京廣鐵路,東至開封市金明大道,北起黃河南岸,南至中牟縣及開封市區南界,包括鄭州新區、開封新區,總面積2127平方公裡(近7個鄭州市大)。其中,鄭州新區面積1840平方公裡,開封新區面積287平方公裡。

鄭汴新區的産業布局将形成“兩軸、兩帶、八組團”空間結構。

“兩軸”為東西、南北向兩條産業發展軸,東西向軸沿鄭開大道展開,南北向軸沿四港關聯大道展開。“兩帶”為沿黃河文化旅遊産業帶和東南部現代農業帶,主要發展旅遊業和生态高效示範農業。

鄭東新區:區域性現代服務中心,金融、會展、科研、文化、高等教育及體育中心。 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先進制造業基地和外向型經濟基地,以汽車及裝備制造業、電子資訊為主。 航空港區:空港經濟集聚區、交通樞紐。 白沙組團:科技教育與創新産業基地,兼有居住、服務功能。 劉集組團:高品質生活居住區與創意産業區,兼有商務休閑與産業服務功能。 中牟組團:綜合性新城區,以現代服務業、居住、汽車及零部件制造産業服務功能為主。 九龍組團:國際物流園區。 汴西組團:為綜合性新城區,以金融商貿、休閑娛樂、行政辦公、文化創意、商住以及現代制造業功能為主。

人口:到2020年,鄭汴新區總人口達到500萬人(其中,城市功能區人口430萬人,鎮區人口45萬人,農村人口25萬人),城鎮化水準達到95%。

公共設施:居住用地和住宅主要劃定在鄭東新區、汴西組團、白沙組團、中牟組團内。

交通:在新區内打造“七橫九縱”的快速路骨幹網絡,形成開放式道路網絡布局。

旅遊布局:打造“三心+三區”的旅遊,總體規劃劃定了商都、宋都、中牟南、航空港四大曆史保護片區。三心是以鄭東新區的cbd中心、cbd副中心以及如意河沿岸為核心,打造鄭汴新區的都市旅遊中心。

同時,還将以綠博園為核心,打造鄭汴新區綠色休閑中心;以汴西組團為核心,打造文化旅遊休閑中心; “三區”則是北部沿黃生态文化旅遊區、中部都市文化旅遊區、南部生态農業示範旅遊區。

2鄭許融城

年終盤點規劃:2個重點城鎮以及3個鄭融組團(下篇)

2017年5月25日上午,許昌市七屆人大一次會議隆重開幕,許昌市人民政府市長胡五嶽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要把鄭許融合作為牽動全局的一号工程和主戰略,依托鄭州、對接空港、發揮優勢、錯位發展,在加快融合發展、建設大都市區次中心城市程序中走在前列。

長葛華夏幸福産業新城:11月4日,華夏幸福釋出《關于簽訂整體合作開發建設經營長葛市約定區域合作協定及其補充協定的公告》,長葛市人民将以河南省許昌市長葛市行政區劃内約定區域(以下簡稱“委托區域”)的整體開發各事項與華夏幸福進行合作,委托區域占地面積約為75.58平方公裡,北至長葛市界,東至大周鎮界,西至京廣鐵路,南至官亭鄉界及規劃路,面積以實際測量為準。

鄭許捷運:始發站為位于鄭東新區綜合交通樞紐中的長途客運東站,沿途經航海東路核心廣場站—南曹鎮—大湖—機場西—機場(每站間距4.9公裡)—薛店—崔黃莊—新鄭—官亭—大黃橋—尚集東—新許昌站—許昌東城鄧莊南站,每站間距7.5公裡。(僅供參考)

長葛市位于許昌北部,是許鄭融城的橋頭堡。最新《長葛市城鄉總體規劃(2016—2030年)》規劃重點發展一個中心城區、四個重點鎮,建構“一心三核、兩軸三片區”的城鎮空間格局。

“一心”:指市域主中心,為長葛中心城區; “三核”:分别指由後河、坡胡二鎮組成的西部工業極核;由大周、老城二鎮組成的中部臨空産業極核;由董村培育構成的東部農業服務極核; “兩軸”:即南北向區域發展主軸和東西向城鄉一體化發展軸; “兩帶”:即中部綜合發展區、東部生态農業發展區、西部新型工業發展區; 規劃強化區域對接與統籌,重點強化長葛與許昌、鄭州空港的一體化統籌對接。

3鄭新融城

年終盤點規劃:2個重點城鎮以及3個鄭融組團(下篇)

新鄉市委、市政府把平原新區作為對接鄭州、融合發展的重中之重,作為重大專項進行謀劃推進。他們出台了《2015年新鄉市推進鄭新融合發展工作意見》。

在《意見》中,主要任務是編制完成沿黃經濟産業帶建設規劃,全面啟動“三區一帶”(平原新區、原陽縣、獲嘉縣和沿黃經濟産業帶)建設;啟動自貿區和綜保區申建工作、推動鄭州航空港專屬配套園區建設;開展鄭新融合發展交通互聯互通項目前期研究,實作鄭州和新鄉平原城鄉一體化示範區公互動通。主要工作包括對接航空港、推進與鄭州産業融合發展、強化與鄭州商貿物流等功能對接、打造統一快捷的綜合性交通體系、強化統一的公共服務對接。 鄭新融城融在産業,新鄉市明确把“三區一帶”作為鄭新融合前沿地帶。“三區一帶”就是平原示範區、原陽産業集聚區、金水(獲嘉)産業新城和三地之間的快速通道。 原陽産業集聚區現有企業132家,其中有103家都是從鄭州遷建過來的企業,尤其是家具産業叢集和食品産業叢集已形成規模。

平原新區:謀劃于2003年,2010年2月,經省政府準許新鄉平原新區正式成立,規劃面積188平方公裡,核心起步區50平方公裡。平原示範區位于黃河大橋以北,與鄭州一河之隔,三橋相連,互為呼應。

發展定位:農業新區、科技新城、産業基地、休閑之都; 功能定位是:中部崛起、國家戰略的承載區;産城融合、可持續發展的城鄉統籌示範區;以農業科技研發叢集為代表的“中國農業矽谷”;以動力電池為主、高科技産業集中的科技新城;鄭州連接配接豫北,新鄉對接鄭州的商業、物流、第三産業的橋頭堡。

年終盤點規劃篇完結

(完)

更多犀利、客觀、深度的鄭州樓市分析、團購活動、人文教育等,請關注微信平台《鄭州樓市》:zzloushi,這是一個媒體。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