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丁玲119歲生日:遇見蘇珊桑塔格和姜勳成

作者:飛格電話大賽

《中國曉康報》10月12日是中國現代女作家、社會活動家丁玲誕辰119周年,她的小說《桑幹河上的太陽照耀》和短篇小說《沙菲女士的日記》成為家喻戶曉的名字。她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貢獻。今天,帶你認識一個不同的丁靈,回顧20世紀80年代丁靈和國際知名學者的一個好故事。

丁玲119歲生日:遇見蘇珊桑塔格和姜勳成

丁玲

1981年,丁玲參加了由于華軒、保羅·安格爾發起的"國際寫作計劃",給一位老作家留下了美國的印象,在文學界結交了朋友。愛荷華大學國際寫作項目由著名作家餘華軒和丈夫、美國詩人保羅·恩格爾于1967年創立,是世界上第一個由大學組織的全球作家交流項目,有超過115個國家和1000多名作家受邀參加。愛荷華大學國際寫作項目自1979年以來一直接待中國大陸作家,第一年邀請肖謙,次年邀請艾先生和艾太太。1981年1月,正式向丁玲發出邀請,丁玲于8月29日啟程前往美國。

1981年,愛荷華大學國際寫作項目邀請了來自20多個國家的30多位作家入住五月花較高價的電梯大廈和愛荷華客棧,丁玲被配置設定到五月花較高價的電梯大廈。俞女士和俞太太給她配置設定了一名翻譯,丁玲對生活條件非常滿意,在給朋友的信中說:"兩個房間,還有一個廚房和浴室。西邊,前面是大草坪。遠處有茂密的楓樹。八樓是愛荷華州最高的建築。廚房很精緻,配有餐桌、大冰箱和烤箱。租金為460元。吃的很便宜,自己動手,每人每月100元左右。除了電話、洗衣等,我們每月還夠700元。"

愛荷華大學的國際寫作課程是一個為期三個月的課程,鼓勵受邀作家參加大學課程并組織研讨會,閱讀課程等。丁玲的日程排得滿滿的,匆匆忙忙的無窮無盡。她走訪了紐約、華盛頓、舊金山、洛杉矶等城市,在哈佛大學、耶魯大學、斯坦福大學、普林斯頓大學等名校講學,并會見了實體學家楊振甯、細菌學家李振英、數學家陳省、語言學家趙浩生、文學學者夏志清、美國劇作家亞瑟·米勒等知名人士。閑暇時,丁玲在超市購物,觀看美式橄榄球職業聯賽,迅速融入美國生活。

與蘇珊·桑塔格好好談談

蘇珊·桑塔格(Susan Sontag)是一位著名的左翼作家,文學評論家和反文化思想家,被稱為"美國公衆的良知",也受邀與丁玲一起參加了1981年的國際寫作項目。我們都在思考這兩位"文藝女神"會觸動什麼樣的火花,果然,這兩位來自不同國家、不同背景、不同意識形态地位的女性迅速成為一塊,像老朋友一樣無話可說,我們一起聊天,吃飯、玩耍,都為中國作家走出去,讓中國敞開心扉,感到由衷的幸福。他們都是美國新近超現實主義詩人W.S.默文的手被扣在一起,而餘華軒捕捉到了這珍貴的一幕。

丁玲119歲生日:遇見蘇珊桑塔格和姜勳成

丁玲(中)與美國詩人默文(左)和美國思想家蘇珊·桑塔格(右)

也是1981年國際寫作計劃的特邀撰稿人,台灣畫家、詩人蔣勳,年僅34歲,是小字一代,卻是77歲丁玲的忠實粉絲,日複一日地想着為偶像買東西。丁玲用了一個壞的浴缸,摔倒了,江勳悄悄地買了一個粘在地上的墊子。"其實她一輩子都受了那麼多苦,怕摔這個,但我還是特别苦惱。"姜勳後來在接受采訪時說。當蔣勳出版詩集《少年中國》時,丁玲特意為序言,回憶起當年和他在愛荷華州的快樂時光。"我就像她的兒子,每天都和她搗亂,"江說。

短短三個月,丁玲和于華軒結下了深厚的友誼。"五月花較高價的電梯大廈"與餘華耀山、丁靈夫婦經常在晚餐後散步參觀,四個人坐在四合院的台階上,喝着酒。多年後,丁玲回信說:"愛荷華州今年冷嗎?我經常想起你在冰雪中駕駛着你的大車下山。但想到你們倆可以獨自占據那棟小樓,有窗戶看,很難寫出筆直的書,在火爐旁打呼噜,竊竊私語,真的足以讓人羨慕不已。客人最好少吃點,隻給好朋友,聊文藝,翻好詩,吃點米花,喝點好茶。這很舒服!(子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