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不同民族裡那些讓你驚奇的傳統風俗!

在我國,春節也是各少數民族人民的傳統節日。各族人民按照自己的習俗,舉行各種各樣的慶祝活動,具有各自濃厚的民族獨特風采。

不同民族裡那些讓你驚奇的傳統風俗!

獨龍族

一般在每年農曆十二月下旬舉行,具體日期由各個家族自己蔔卦決定,節期長短也視準備的食物多寡而定。由于獨龍族沒有文字,過去邀請客人過年節,就隻好用刻木或結繩作"請柬"。一個家族決定哪一天過節後,計算出離過節還有幾天,如果以刻木記日,就在特制的木闆上刻上幾格,每一格代表一天,然後剖為兩半,一半自己留着,一半送給客人。以後雙方每過一天就削去一格,削到剩最後一格時,就知道第二天要過節了。如果用結繩記日,離過節還有多少天,就結多少個結,然後将結繩送給要邀請的親友,自己留一條,每過一天解一個結,解到最後一個"結"的時候,就知道是過年了。(月銀感覺這樣過節很有意思)

不同民族裡那些讓你驚奇的傳統風俗!

壯族

過大年,壯族稱為“更興老”,一般從頭年的臘月三十到次年的正月十五,連續半個月,它是壯族各個傳統節日中最為隆重的一個節日。凡在外工作的都要在三十之前回家。年三十晚上,家家的火塘上要燃起大火,終夜不熄,叫做“迎新火”, 大年初一淩晨搶新水、接六畜魂歸、攆老鼠、祭獻祖先。粽子是壯族春節必不可少的食品,但在三十晚上卻不吃。壯族的粽子是較高貴的食品,大的一、二斤重,小的有二、三兩。除此還有一種“鳳莫”,意為特大粽子,重達一、二十斤。粽子味香堪稱一絕。正月初一和初二有客人至要吃粽子。春節期間要舉行對歌、打陀螺、跳舞、賽球等文體活動。

布依族

布依族在除夕前要準備粑粑、米酒等節日食品,除夕之夜全家人通宵達旦地在水塘邊守歲。天亮後,姑娘們便争先恐後地打水。誰最先挑回第一擔水,誰就是最勤勞、最幸福的姑娘。(月銀認為這個方法和傳統真不錯哦!)

不同民族裡那些讓你驚奇的傳統風俗!

藏族

據藏族學者說,在古老的年代,西藏并不是冬春之交過年,而是夏天過年,“麥熟為歲首”,“雪山下,麥子黃了,快樂的新年來了。”現在,雅魯藏布江中遊地區,都有秋收前過“望果”節的傳統。現在藏曆和漢族農曆相近。藏曆年一般是在漢族春節過後的幾天内來臨的.在除夕前一天,當太陽快要落山的時候,家家戶戶都把髒水污物往西邊倒掉,讓那些髒東西跟着太陽落山而除掉,以示辭舊迎新,盼望人丁興旺,萬物生長。除夕這天,要舉行隆重、盛大的“跳神會”。人們穿着豔麗的服裝,戴上奇形怪狀的面具,在海螺、大鼓、唢呐等樂器伴奏下,高歌狂舞,以示去舊迎新,驅邪降福。除夕晚上,藏民們喜歡吃的食物是油餅、奶餅、血腸、手抓肉等。大年初一早晨,婦女們就先去河邊或井旁背“吉祥水”,象征全家吉祥,健康長壽。

不同民族裡那些讓你驚奇的傳統風俗!

蒙古族

蒙古族曆來崇尚白色,是以将農曆正月稱為“白月”,把過年節稱為作“白節”。蒙古語稱“查幹薩拉”. 蒙古族也以農曆正月初一作為“春節”,過春節分“送舊”和“迎新”.送舊是臘月二十三清潔衛生、打掃家室,到傍晚開始“祭火”.由長輩點九個小燈,将祭品投入旺火中燒,口誦贊詞,祝福家人幸福.蒙古人認為“火”代表着一個家族的傳宗接代、興旺發達。

侗族

侗族春節期間盛行一種“打侗年”(又叫蘆笙會)的群衆活動。這種活動類似漢族的“團拜”,不同的是侗族以歌舞相拜會.龐大的“團拜”隊伍,載歌載舞到達一個村寨時,該村寨的婦女排成隊伍,用唱歌的形式提出各種問題,隊伍中的人也要用歌聲作答.侗族民歌“耶堂”。

不同民族裡那些讓你驚奇的傳統風俗!

土家族

土家族過春節要跳“擺手舞”。過去跳擺手舞時,要先在“擺手堂”挂三籠帳子,帳内挂豬頭、豬肉、香燭和野豬的頭、蹄等,然後由身穿紅色法衣頭戴法冠的老土司手持法器,帶關搖擺呐喊,男女老少都參加,拜了神後再跳舞。現在土家族除了跳擺手舞外,還要耍龍燈、耍獅子、表演戲劇和國術等。

不同民族裡那些讓你驚奇的傳統風俗!

滿族

滿族分“紅、黃、藍、白”等八旗人。春節時,紅旗人在門上貼紅挂旗,黃旗人在門上貼黃挂旗,藍旗人在門上貼藍挂旗,白旗人在門上貼白挂旗。這些挂旗圖案優美,色彩鮮豔,象征着一年的吉祥開端。每家都會準備豐盛的佳肴歡度春節。年三十全家包餃子,餃子講究有褶的,不能捏光邊的“和尚頭”餃子,恐日子過“秃”了。餃子要碼得橫豎成行,象征新的一年财路四通八達,餃子不能擺成圈,恐日子過得沒有門路。

景頗族

景頗族人民喜歡在春節前舉行打靶活動,姑娘們是這項活動的組織者和裁判員。她們把繡好的荷包用線吊在竹杆上,在樹尖中左右搖擺,請小夥子射擊。誰先射落荷包,姑娘們就把酒作為獎品送給誰。荷包裡一般裝有一枚硬币,幾粒谷子和幾顆裝飾用的珠子,作為幸福的象征。

不同民族裡那些讓你驚奇的傳統風俗!

山胞

山胞的人們在春節裡身着豔麗的民族服裝,成群結隊歡聚在村邊寨頭暢飲美酒,并在樂器伴奏下盡情歌舞。有的村寨還舉行叉魚比賽,開展背簍球、竿球等體育活動。除夕晚上,一家老少圍坐在放有火鍋的圓桌上聚餐,叫做“圍爐”。平常滴酒不沾的婦女,也要象征性地喝一口酒,以示吉利。“圍爐”時吃的蔬菜不用刀切,洗淨後帶根煮熟,表示祝願父母長壽。如果家裡有人外出,也要空出一個席位,把這個人的衣服放在空位上,表示全家人對他的思念。

白族

白族從除夕開始互拜、贈送禮品。子夜過後,男女青年争先挑水,以示勤勞。清晨,全家喝泡有米花的糖水,祝願日子比蜜甜。白族同胞過年時,有一種叫“放高升”的慶祝活動。所謂“放高升”就是用整棵的大竹子,在竹節裡裝上火藥,點燃以後可以把整個大竹子崩上天空百十丈,成為名副其實的“高升”。有的地區的白族同胞與苗、壯族一樣,從春節到元宵節,都在進行“抛繡球”活動。凡接不住繡球的,要贈給對方紀念品,多次失球而又贖不回紀念品的人,就是表示願允愛情了。

不同民族裡那些讓你驚奇的傳統風俗!

北韓族

家家戶戶貼春聯,做各式豐盛飯菜,吃“八寶飯”,除夕全家守歲通宵達旦,彈伽倻琴,吹洞箫。初一天亮人們穿上節日的盛裝給長輩拜年。節日期間,男女老少縱情歌舞,壓跳闆、拔河。。正月十五晚上舉行傳統的慶祝集會,由被推選出來的幾位老人登上“望月架”,以先看到明月為福,意味他們的兒孫健康、進步、萬事如意。随後,大家圍着點燃的“望月架”,伴着長鼓、筒箫、唢呐樂曲翩翩起舞。

不同民族裡那些讓你驚奇的傳統風俗!

維吾爾族

維吾爾族——年節家宴食品有:用大米、羊肉、葡萄幹等做成的“普羅”,用面粉、羊肉、洋蔥等做成的“匹提爾芒達”(包子),用帶骨羊肉煮制的“格西”(手抓羊肉),用面團抻成的“蘭曼”(抻面),以及與漢族馄饨相似的酸辣可口的“曲曲爾”等。此外還備有多種民族傳統糕點和小吃食,如“艾西姆桑紮”(圓盤馓子)、“亞依瑪紮”(花邊馓子)、“波呼薩克”(炸吉皮)、“沙木波薩”(炸合子)、“卡依克卡”(花色炸食)等。

彜族

彜族稱過年為“庫史”。“庫”是年或歲之意。“史”即是“新”。“庫史”就是過新年。每當深山初雪,秋山紅葉,太陽回歸時,谷黃米熟,莊稼收進糧倉,便到了彜族過年的時候。彜族一年一度的年節是在農曆十月底,有的地方是把過年日固定在農曆十月三十日為除夕之日,冬月初一為新一年的開始。

彜族過年地闆上要鋪一層草。選割岩子上的草,那裡的草是純潔的草、幹淨的草,羊嘴沒有沾過的草;是獸蹄沒有踏過的草;是豐美的草、茂盛的草。芳草欣榮,鋪青疊翠,綠草茸茸如綠氈鋪地,象征子孫的榮華富貴。彜族“庫史”源遠流長,據彜族民間文學裡記載:“彜族過年是一個名叫俄布科薩的人開的頭。”由于曆史冗長形成了一整套風俗習慣,如祭祖、堆柴垛、守歲、撣塵、串酒樂、拜年等許多豐富的内容。

不同民族裡那些讓你驚奇的傳統風俗!

傣族

潑水節是傣族的新年節日,是傣族一年中最盛大的傳統節目。在三四天的節日裡,人們互相潑水,表示對你的祝福應為傣族信奉小城佛教水是最純潔的,祝福新的一年幸福平安。

不同民族裡那些讓你驚奇的傳統風俗!

瑤族

節日期間,人們聚在一起,觀看風趣别緻的“耕作戲”。一人扮牛,一人扮扶犁農夫,一人扮擴鋤農民,三人邊舞邊歌,表示慶農業豐收;青年男女則聚在村寨四周草坪上,吹蘆笙,彈月琴,唱山歌,尋找意中人。 每年農曆七月的月半節是瑤族人民最隆重的節日——春節,月半節前夕,家家戶戶忙得不亦樂乎,村寨内外到處是牛角聲和歡笑聲。

赫哲族

赫哲族的春節是一年中最快樂的節目。除夕夜家家做年飯、剪窗花、糊燈籠。大年初一,姑娘、婦女和孩子們都穿上繡有雲邊的新裝,到親朋好友家拜年。魚宴是赫哲族人款待客人的美味佳肴,有酸辣風味的“踏拉長”(生魚)、味香酥脆的“炒魚毛”和透明鮮紅的大馬哈魚籽。滑雪、射草靶、叉草球是赫哲族青少年迷戀的娛樂活動。

不同民族裡那些讓你驚奇的傳統風俗!

黎族

過春節,家家宰豬殺雞、備佳肴美酒,全家圍坐吃“年飯”,席間唱“賀年歌”。大年初一或初二,人們集體狩獵,獵物的來先分給第一個擊中獵物的射手,剩下的一半大家均分,懷孕婦女可以獲得兩份獵物。

仫佬族

從正月初一到十五,仫佬族的村村寨寨,男女老少都穿上節日盛裝,幾十人、幾百人,乃至幾千人聚會在山坡上或賽場裡唱山歌,盡情歌唱勞動、生活和愛情。

不同民族裡那些讓你驚奇的傳統風俗!

苗族

苗族把春節稱作“客家年”,家家戶戶殺豬宰羊,烤酒打粑慶豐收希望來年風調雨順,五谷豐登。還要唱《開春歌》、歌詞大意為思春、盼春、惜春、挽春等。

不同民族裡那些讓你驚奇的傳統風俗!

哈尼族

哈尼族每年要過兩次年。一是十月節,二是六月節。哈尼族曆法以十月為歲首,即“大年”。過年這天,人們走親訪友,求親訂婚。“六月年節”期間殺牲祭祖,開展蕩秋千、摔跤、唱山歌等文體活動。除夕婦女忙着做糍粑,小夥子上山砍竹子,搭秋千架。不論男女老少,春節裡都喜歡蕩秋千。

我國地域寬廣,民族衆多,各民族融合雜居。每個民族都很好的保留自己獨特的傳統,這些傳統反映出來的是各個民族的獨特氣質和民族風情。我們可以從各個民族的過年傳統中,感受到各族人民對生活的熱愛,對美好生活的無限向往。

不同民族裡那些讓你驚奇的傳統風俗!

澳洲月銀儲備專注紀念鈔發行,至今已發行多種題材紀念鈔,從元素、選材、鈔面設計,皆匠心獨韻。在未來,月銀儲備将會更深入研發世界文化藝術題材的紀念鈔,期待各方有興趣及愛好者多加意見,以臻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