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宗”是大陸帝王一個級别比較高的廟号,基本上僅次于開國皇帝的廟号“太祖”或“高祖”,是以通常情況下,是由第二任皇帝所取的,且這第二任皇帝,要麼擁有武功,要麼擁有文治,要麼兩者都擁有。

在太宗皇帝中,最為著名的莫過于唐太宗皇帝李世民了,他是唐朝的第二位皇帝,同時也是一位文治武功兼備的皇帝。此外還有漢太宗劉恒、明太宗朱棣也比較突出。
可是曆史上卻有一個皇帝,荒誕殘暴、文治武功雙廢的情況下,卻能夠得到太宗這樣的進階别廟号,這有點令人感到不可思議。此人究竟是誰呢?他就是南朝宋的太宗皇帝劉彧!
宋明帝劉彧并不是南朝宋的第二任皇帝,他從嚴格的意義上已經是第七任,排在其前面的有武皇帝劉裕、少帝劉義符、文皇帝劉義隆、元兇劉劭、孝武皇帝劉駿、前廢帝劉子業。就算除去少帝劉義符、元兇劉劭、前廢帝劉子業這三位短命,也頂多是排在第四位。
而在文治武功方面基本處于雙廢階段,文治方面他幾乎無所建樹,在穩定皇位之後,迷信起來各種佛教、道教甚至厚黑學,大肆建造寺廟,給百姓增加負擔,各種意想不到的忌諱,令滿朝文武無不謹言慎行、人人自危,朝政一片混亂。
而在武功方面,在内戰方面,他表現得還可以,以一都之地擊敗了八州叛軍,但在外戰方面,則表現得有些拉胯了,被北魏在短短四年之内,接連攻下了淮北、山東半島等地區。
就這樣一個文治武功雙廢,排行又不前的皇帝,究竟是如何能夠獲得“太宗”這樣進階别的廟号?
廟号從商朝開始确立,到周朝、秦朝時,為了防止子議父、臣議君局面的形成,廟号被廢止了多達近千年之久,到了漢代被恢複。漢朝對于廟号的追贈極為慎重,不少皇帝都因為成績不佳都沒有廟号。
尤其是西漢時期,非有大功大德的皇帝,都不能夠擁有廟号,整個西漢隻有太祖高皇帝劉邦、太宗孝文皇帝劉恒、世宗孝武皇帝劉徹、中宗孝宣皇帝劉詢這四位皇帝擁有廟号外,其餘的皇帝都不夠格。
但到了三國魏晉時期,廟号開始濫用了起來,除了一些亡國之君和被政變推翻的皇帝之外,其餘的皇帝,無論功績如何都擁有廟号!
而宋明帝劉彧所處的南北朝時期,對于廟号的濫用和亂用,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的。是以他能夠以文治武功雙廢的功績,獲得一個“太宗”這樣進階别的廟号,也就一點都不出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