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楊振甯與東莞戀情

9月22日,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實體學家楊振甯先生慶祝了他的100歲生日。同日,三集紀錄片《楊振甯先生》出現在中央電視台,講述了他學習、科學研究、為中國做出貢獻的故事,以及2003年清華大學前後的故事。當紀錄片在楊振甯的清華大學辦公室裡浏覽時,出現了兩張特别的照片,第一張是楊振甯在清華大學辦公室與東莞理工學院黨委書記程洪波和前校長李琳在一起的照片。第二張是楊振甯在東莞理工學院演講的照片。

早在9月9日,東莞理工學院黨委書記程洪波、校長馬宏偉代表學校緻函楊振甯,懷着崇高的敬意和誠摯的祝願,并期待他明年春天,在東莞理工學院成立30周年之際,見證學校30年的輝煌發展。

楊振甯與東莞戀情

東莞理工學院給楊振甯先生百年誕辰的賀信

楊振甯先生與東莞市和東莞理工學院的關系始于28年前......

旺多勞工創業的起源,銘文刺激學生

改革開放後,廣東經濟社會飛速發展,許多中心城市急需高層次人才,紛紛萌生辦高校的思路。敢于成為廣東人第一個迅速行動起來的人,短短十年時間,廣東十幾所地方大學相繼成立或合并。

昊淞湯的時代潮流,東莞不會缺席。當該縣于1985年被廢除時,有一個大膽的想法來創辦一所大學。東莞當時邀請了數十名村民從香港回來,一次性籌集了4800萬元,成為該校的"第一桶金"。1992年4月2日,東莞理工學院正式取得《出生證明》,并得到原國家教委的準許。

在學校正式成立二年(1993年),楊振甯先生與新學校有着深厚的關系。當時,楊振甯先生每年在香港中文大學講學三個月,他和東莞企業家香港協會集團主席方潤華先生均為香港中文大學校長。東莞理工學院首任院長張一玲通過方潤華邀請楊振甯擔任工學院名譽院長,楊振甯欣然同意。

1993年1月13日,楊振甯乘船從香港到虎門,坐了一個多小時的公共汽車,下午來到東莞理工學院講學,并接受東莞市人民政府和理工學院聘用為學院名譽院長。這是楊振甯第一次在國内高等院校擔任這一職務。

當天,楊振甯興奮地走訪校園,種樹紀念,并為學校題詞"學習不夠"來鼓勵學生。2008年,銘文被莞堂勞工和教師用作學校紀律,并被放置在石頭上,然後進入學校教育訓練石。

楊振甯與東莞戀情
楊振甯與東莞戀情

楊振甯被任命為名譽校長

"我與東莞理工學院的關系在國内外都是獨一無二的"

"我與東莞理工學院的關系在國内外都是獨一無二的。這是2018年5月,楊振甯先生在清華大學接待了來訪的東莞理工學院黨委書記程洪波、副校長李忠宏和師生代表。

正如楊先生所說,"這種關系真的很獨特。"2002年10月,在東莞理工學院成立十周年之際,楊先生為學校寫了《為了天與死》,鼓勵新更新的理工學院掌握法律,順勢而為。

2007年2月,楊振甯給學院發了一條"100英尺,更遠"的留言。并欣然同意設立"楊振甯獎學金"。為了在國家一級的認可,廣東省在各類科技競賽中取得優異成績,為學校赢得優秀學生的榮譽。如果頒發"楊振甯獎學金",個人獎金為每人8000元,個人獎金總額為每人5000元,總金額為20,000元。

2008年2月,楊振甯為萬功題詞《學習源于思考》。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楊振甯先生向同學們傳遞了一條資訊:"希望東莞理工學院的青年學生能夠把握這個時代的變化,了解這個時代給予的機會,你們父母的祖父母沒有的機會,以及這個時代賦予他們的責任。"

2009年5月,楊振甯先生親自審議修改為:"希望東莞理工學院的同學們能夠體會到,你們成長在一個前所未有的時代,這個時代給了你們機會和責任。第二年,學校錄下了《樂師》,站在圖書館門口,手裡拿着楊振甯先生的青銅像(潘鶴大師手工制作)。

楊振甯與東莞戀情

楊振甯揭開了學校教育訓練石的面紗

六次參觀學校,見證了學校的成長

回憶起自己第一次通路萬功,楊先生感慨地說:"近30年來,我看到了東莞理工學院的成長,相信在未來10年裡,這所大學會有更重要的發展。"

盡管每天的科研工作繁忙,但自1993年擔任東莞理工學院名譽院長以來,20多年來,先後六次到校指導,與師生分享學習和科研的喜悅。

2008年2月26日至27日,楊先生第二次來萬公指導、揭開學校教育訓練石面紗、課後教學;

2009年5月17日至18日,楊先生第三次到望光為楊振甯銅像揭幕,頒發楊振甯獎學金,發表題為"實體學的誘惑"的演講,并鼓勵莞島工科學生探索科學的真谛。

2012年4月27日至28日,楊先生第四次到望光為陳、楊振甯銅像揭幕,并出席了"科學、藝術與生活"大師講壇,與著名學者、繪畫大師、家庭詩人、香港科技大學前校長範曾大師進行了交談。 陳的女婿朱景武,中國著名雕塑大師,廣東美術學院潘鶴教授;

2015年6月,楊先生第五次到訪萬光指導,為東莞理工學院-華為網絡學院、東莞科技-西門子自動化學院揭牌,頒發"楊振甯獎學金",考察楊振甯教學樓的選址,為師生作題為"我的學習和研究經驗"的主題演講,鼓勵萬功同學不要輕易放棄, 敢于創新。

2017年4月,楊先生第六次到訪萬光,為楊振甯教研樓奠基,參加25周年校慶系列活動,并與青年教師代表交談,祝願萬功未來25年更加精彩。

"學生淩雲芝,我應該做魯松的向導。"這是楊先生《在決賽中》中的一首詩。20多年來,他一直關注萬功的發展進步——4次給予墨寶,鼓勵萬道勞工;6次指導學校,與師生分享學習和科研的樂趣;在北京和香港與學校的師生代表會面15次;雲山蒼鹭,河水,風先生,山長!楊先生的教誨逐漸生根發芽,欣欣向榮,成為莞道文化的一個特殊組成部分。

在東莞市工委書記程洪波看來,楊先生對學校發展的影響是巨大而持久的。首先是精神上司力,楊先生不僅寫了東莞理工學院成立"學習和知識匮乏"的學校教育訓練,更是"愛國奮鬥追求卓越"的龍道精神的标杆。與楊先生相關的建築、雕塑等已成為校園文化的代表象征。其次,在思想的引導下,近年來,學校建設了一所高水準高水準的理工大學示範學校戰略部署,對接松山湖大型科學裝置,加強國際學校,建構一流的應用型人才培養體系等具體措施,得到了楊先生的高度肯定和細心指導。此外,它也是對師生校友的激勵,無論是儀式緻辭、報告分享,還是與師生代表見面,都頒發了楊振甯獎學金,楊先生的教學都讓廣大師生校友受益匪淺。

楊振甯與東莞戀情

楊振甯在羅漢松面前與萬功學生合影留念

楊振甯與東莞戀情

楊振甯向學生頒發"楊振甯獎學金"

這份生日禮物,"印花",印證了一所學校、一座城市的發展

時間到2020年11月28日,東莞理工學院楊振甯教學研究樓正式啟用,這是中國第一座以楊振甯命名的教學科研樓。楊振甯教研樓用地面積約5000平方米,建築面積約1500平方米,共2層,是一個高端的教學科研工作會議,重要教學科研成果展示,國際學術權威參觀交流功能整體,是支撐教學研究進步的, 促進科研交流,繁榮高校文化,是重要的功能空間,也是激勵子孫後代以後學習,弘揚科學精神,展示人文素養的新地标。

日前,擁有100年曆史的楊振甯在清華大學辦公室,又贈送了一份特别的"禮物":楊振甯教學科研樓3D模型。

楊振甯與東莞戀情

嚴振甯和中國工程院院士何鏡廳勘測了"楊振甯教學科研樓"遺址

楊振甯與東莞戀情

楊振甯教研樓

這款特别的"禮物"來自東莞,由東莞理工學院3D列印和智能制造研究中心師生采用雷射選擇熔融(SLM)成型技術,采用鋁合金材料,3D列印。

楊振甯與東莞戀情

楊振甯教學科研樓3D列印模型

這份禮物不僅見證了東莞理工學院的發展,也見證了東莞的快速崛起。東莞從一個傳統的農業縣城,崛起為世界知名的工業城市、制造業城市,創造了驚人的奇迹。

東莞理工學院加快改革步伐,加快"一流"的沖擊,也創造了驚人的發展速度:從選擇廣東高水準理工大學建設高校,到建立高水準理工大學示範學校,再到近期"更新"為高水準大學重點學科建設高校;

如今,大灣區大學和香港城市大學(東莞校區)也在按照學校規劃積極推進建設。相信在不久的将來,東莞高等教育的快速發展将繼續為粵港澳大灣區和東莞的創新驅動發展提供智力支援,助力東莞高品質發展。

記者 肖偉鵬 記者 葉妙賢 張有軒

學校地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