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節書摘來自異步社群《社會調查資料管理——基于stata 14管理cgss資料》一書中的第1章,第1.3節,作者 唐麗娜,更多章節内容可以通路雲栖社群“異步社群”公衆号檢視
目前,國内的資料管理不僅存在内容和方向問題,而且誰來管理資料也不太清楚。既然資料管理的工作内容都不明确,那麼工作主體不明也是情理之中。資料管理主體不明的另一個重要因素是:國内極度缺乏社會調查資料管理人才,沒有哪一所學校的哪個專業教授學生如何管理資料。
随着資料時代的到來,很多專業都和資料打起了交道,老師傳授學生的都是如何使用資料,更準确地說,如何直接拿資料作分析和研究,但沒有告訴學生在資料采集和資料分析之間需要一座橋梁——資料管理。資料采集者認為,資料管理是研究者應該做的工作,而資料研究者又覺得資料管理是資料采集者份内的事,如此一來二去,就沒人做這份工作了。
國内很多很好的社會調查資料,過了三五年之後就幾乎找不到真正了解這個資料的人了。由于資料管理工作不受重視,即使有志于做資料管理的人,迫于生活壓力和大環境的影響,也堅持不了幾年就會另謀他職。這樣一來,做這份工作的人流動就很快,對大型社會調查或長期社會調查而言,這是一個重大損失,非常不利于資料的儲存、使用和長期發展。理想狀态是建立一支專門的資料管理團隊,這支團隊不僅能起到管理資料的作用,而且通過和資料打交道、和使用者打交道,能夠不斷提出新的建議、新的方案,來提高資料的品質、擴大資料的使用範圍、提高資料的使用效率。
在資料時代,資料就是生産力,時代需要使用生産力的人,也需要生産、保護生産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