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号稱“最古老調味料”,拔起來就能吃,有人頓頓吃,有人聞想吐。

近期的野菜可能比什麼都要火爆。農村人紛紛上山去挖,城裡人下鄉去找,都是為了一口春天的味道。不過有些野菜可不要吃太多,嘗嘗鮮就好了。比如灰灰菜因含有少量的“咔啉”物質,吃多了對身體不好。龍葵如果不加開水煮過,所含的龍葵堿沒有去除也不能吃。大家如果對野菜不熟悉的話,還是盡量不要随便嘗試野菜了,老老實實吃當季的時蔬吧。

号稱“最古老調味料”,拔起來就能吃,有人頓頓吃,有人聞想吐。

在這春天的季節,時蔬的美味完全不亞于野菜,在食用安全方面更讓人放心一些。近期以來比較受火鍋愛好者青睐的是一種“古老的調味料”時蔬,愛吃的人頓頓吃不膩,生吃煮熟都受歡迎。

對香菜這種時蔬的态度,一直都備受争議的,加上這個名字讓人覺得有很大誤導作用。香菜在市場上有較大的兩極分化,有人對它非常喜愛,一頓不吃不自在,頓頓都當下飯菜,有人對它卻意見很大,味道讓人聞了想吐。總結起來就是它那獨特的口感和香味,有人喜歡有人罷了,就如人們看待榴蓮的道理一樣。

号稱“最古老調味料”,拔起來就能吃,有人頓頓吃,有人聞想吐。

香菜别名胡荽、香菜、香荽,是人們非常熟悉的調味料,外形長得酷似小芹菜,但跟芹菜卻沒有半點關系。香菜具有特殊香味,味道較辛,屬于重口味蔬菜。在我國《本草綱目》最早對香菜的記載“張骞使西域始得種歸,故名胡荽,今俗呼為荽,乃莖葉布散之貌,俗作芫花之芫,非矣。”其中指出香菜是由張骞出使西域帶回來的一種外來蔬菜,自此之後才在我國大地開始種植傳播。人類最早對香菜的記載是在1500年之前古埃及人對香菜的記錄。

雖然生姜在栽培曆史要比香菜更長遠一些,但從作為調味料身份進入餐桌的曆史,生姜要比香菜晚了許久。于是後人将生姜譽為是古老調味品蔬菜,香菜在調味料領域更是号稱“最古老調味料”。而如今在調味料領域生姜已經遠超香菜占據上風,這點在國已經展現出來了。

當下香菜更多地是充當生活中的一種時蔬,不僅煮熟之後的香菜可口美味,拔來生吃也是極品。或許當下生吃香菜要比煮熟的吃法更普及,如在煮火鍋之前在火鍋上放生香菜,飯錢嚼幾口更能添加幾分食欲。在農村地區,農民朋友更習慣于把香菜采摘回家洗幹淨之後直接當下飯菜,這樣生香菜更美味。

号稱“最古老調味料”,拔起來就能吃,有人頓頓吃,有人聞想吐。

但不得不說的是對于香菜的美味,每個人的看法不一樣。有的人因它的味道頓頓要吃,有的人卻不喜歡它的味道,聞了就想吐。這就跟吃魚腥草一樣,有人喜歡有人厭吧。

不過香菜在營養價值上不會因為人們對它的看法而改變。香菜營養價值豐富,其富含維生素c、胡蘿蔔素、維生素b1、b2等,同時還含有豐富的礦物質,如鈣、鐵、磷、鎂等,其揮發油含有甘露糖醇、正葵醛、壬醛和芳樟醇等,都還挺不錯的。

筆者認為不管你們對香菜有何看法,多少品嘗一些都是有好處的,相比那些我們不熟悉的野菜吃起來更放心一些。不知你們怎麼看香菜?你們喜歡吃香菜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