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瀕危動物是地球的活化石,關于活化石就是先發現化石再發現活體,或活體與确認的化石屬同一種且同時存在。我國現存動物中,可以稱為活化石主要有以下幾個主要物種,本文作者做如下介紹:
1、大熊貓:大熊貓的曆史作為我國特有的國寶級動物——大熊貓在地球上生存距今已有800多萬年的曆史,它在地球上生存的時間遠比人類早。據最新研究成果表明,大熊貓最遲出現于晚中新世,它們的直系祖先是始熊貓,生活在炎熱潮濕的森林裡。在距今60萬年前的更新世中期,大熊貓的發展到了它們種群的鼎盛時期,曾經廣泛分布于中國的南部、中部、西部,向北直達今天的河北境内,組成了"大熊貓—劍齒象群落"和它同時代的動物,由于地質與氣候的強烈簸動基本上都滅絕了。如劍齒象、劍齒虎都變成了化石,而大熊貓能在惡劣的自然環境中生存下來,主要因為它們在環境的變化中改變着自己,是以才沒有從生物圈的鍊條上消失,進而成為世界上為數不多的動物活化石。

劍齒象骨骼複原圖 來自網絡
劍齒象複原圖 來自網絡
大熊貓 來自網絡
迄今為止,全世界200多個國家和地區幾乎瀕臨絕迹的大熊貓,隻有在我國的四川、陝西、甘肅部份地區的深山老林中才能找到它們的身影。目前全世界的大熊貓總數僅1000隻以下,而且數量在不斷減少。
在動物學上,大熊貓屬食肉目。熊貓從分類上講屬于哺乳綱食肉目動物,但食性卻高度特化,成為以竹子為生的素食者。大熊貓主食竹子,也嗜愛飲水,大多數大熊貓的家園都設在溪澗流水附近,就近便能暢飲清泉。大熊貓性情溫順,一般不主動攻擊人或其它動物,大熊貓的視覺極不發達。
2、中華鲟:又稱鳇魚,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屬于軟骨硬鱗魚類,身體長梭形,吻部犁狀,吻端尖,略向上翹。口下位,成一橫列,口的前方長有短須。眼細小,眼後頭部兩側,各有一個新月形噴水孔,全身披有棱形骨闆五行。
中華鲟 來自網絡
中華鲟有一億多年的悠久曆史,如此古老魚類已經不多。從它身上可以看到生物進化的某些痕迹,是以被稱為水生物中的活化石,具有很高的科研價值。中華鲟是一種大型洄遊性魚類,最大的個體可以達到400-500公斤。平時,中華鲟栖息于北起北韓西海岸,南至我國東南沿海的沿海大陸架地帶。在海洋裡生活了9—18年後,性腺發育接近成熟時,便成群接隊向長江洄遊,到達長江上遊四川宜賓一帶和金沙江下段繁殖。
3、拉蒂邁魚:1938年12月22日,在非洲東海岸的東倫敦港附近,靠近一條小河河口的海中,當地漁民捕撈到了一條“奇怪”的魚。這條魚身長1.5米,重58公斤多,出水後隻活了3個小時便死了。由于當時防腐技術不高,當該魚到達研究人員手中時,幾乎隻剩下魚皮了。經研究,認為這魚應屬總鳍魚類的空棘魚亞目(coelacanthini)。為紀念标本保管員拉蒂邁女士對标本的“慧眼相識
拉蒂邁魚 來自網絡
”和精心保護,史密斯教授把這條新魚起了一個名字叫拉蒂邁魚(latime-ria chalumnae smith, 1939)。
拉蒂邁魚的發現,立刻轟動了科學界。因為總鳍魚類分兩支,一是骨鱗魚類,一是空棘魚類,而骨鱗魚類的成員當時被認為與“從水到陸”有關。此前,人們隻知道總鳍魚類的化石代表,從未見過現生标本,而今卻突然冒出了原被認為早在距今1億2千萬年前(白垩紀早期)就已絕滅了的空棘魚類的現生代表——活化石,怎不教人心情激動!科學家們期望從它身上獲得有關從“魚——兩栖”更多、更具體的知識。
4、揚子鳄:揚子鳄或稱作鼍,學名alligator sinensis,是中國特有的一種鳄魚,俗稱豬婆龍,土龍,亦是世界上體型最細小的鳄魚品種之一。主要分布在長江中下遊地區。它既是古老的,又是現在生存數量非常稀少、世界上瀕臨滅絕的爬行動物。在揚子鳄身上,至今還可以找到早先恐龍類爬行動物的許多特征。是以,人們稱揚子鳄為“活化石”。是以,揚子鳄對于人們研究古代爬行動物的興衰和研究古地質學和生物的進化,都有重要意義。我國已經把揚子鳄列為國家一類保護動物,嚴禁捕殺。為了使這種珍貴動物的種族能夠延續下去,我國還在安徽、浙江等地建立了揚子鳄的自然保護區和人工養殖場。上世紀70年代,它被攜出國門,雲遊歐洲,名揚世界。
揚子鳄 來自網絡
5、大鲵:現存有尾目中最大的一種,在兩栖動物中要數它體形最大,全長可達1米至1.5米,體重最重的可超百斤,而外形有點類似蜥蜴,隻是相比之下更肥壯扁平。大鲵栖息于山區的溪流之中,在水質清澈、含沙量不大,水流湍急,并且要有回流水的洞穴中生活。大鲵頭部扁平、鈍圓,口大,眼不發達,無眼睑。身體前部扁平,至尾部逐漸轉為側扁。體兩側有明顯的膚褶,四肢短扁,指、趾前五後四,具微蹼。尾圓形,尾上下有鳍狀物。體表光滑,布滿粘液。身體背面為黑色和棕紅色相雜,腹面顔色淺淡。
大鲵 來自網絡
6、蟑螂:蟑螂(cockroach) 蜚蠊目昆蟲的俗稱,亦稱“蜚蠊”。與其他昆蟲源起于泥盆紀,為腐食動物喜晝伏夜出,居住在洞穴内。經得起酷熱及嚴寒的考驗,至今分布相當廣泛。蟑螂是這個星球上最古老的昆蟲之一,曾與恐龍生活在同一時代。根據化石證據顯示,原始蟑螂約在4億年前的志留紀出現于地球上。我們發現的蟑螂的化石或者是從煤炭和琥珀中發現的蟑螂,與你家櫥櫃中的并沒有多大的差别。億萬年來它的外貌并沒什麼大的變化,但生命力和适應力卻越來越頑強,一直繁衍到今天,廣泛分布在世界各個角落。值得一提的是,一隻被摘頭的蟑螂可以存活9天,9天後死亡的原因則是過度饑餓。目前蟑螂雖然屬于動物活化石,但數量衆多,危害人類較大,不需要保護。
蟑螂 來自網絡
當然,除了動物之外,還有一些植物也屬于活化石之類,這些就不在我們野生動物範疇了。
本文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