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這件事其實很反直覺,那反直覺的地方到底在哪,以及面對這種很難的情況,我們普通投資者究竟該遵守哪些原則。相信你掌握了這幾個原則之後,未來在投資路上會更加從容。

巴菲特有這樣一句話,就是:投資很簡單,但并不容易。(investing is simple, but not easy.)
這句話乍一聽有點奇怪,“簡單”和“容易”明明是一個意思。但是在投資上,你會發現這對近義詞之間的鴻溝是巨大的。
那麼它們的差別在哪兒呢?我們來舉個例子。
相信在過去的十多年裡,每個同學都見過不少身邊通過買房賺到錢,資産大幅升值的人;同時也見過很多炒股失敗的人。你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為什麼在中國,買房發财的人要遠遠比買股票發财的人多得多呢?
你可能會想到各種原因:比如中國人口的城市化趨勢,比如四萬億的政府投資,甚至中國人對房子的執念,等等。
這些理由當然都對,但都沒有解答一個問題:其實股市和房市,這二十年總體都在上漲,雖然房子比股票漲的是多了一些,但是買房的人賺了那麼多,買股票的人大多都在虧損,反差太明顯了。這是為什麼呢?
其實答案并不複雜。就是因為,買房子比買股票要簡單得多,是以成功的人也要多得多。
這個說法可能有點反直覺,我們慢慢來講。
大家應該都知道,選股是很難的一件事。即使是上市公司,絕大部分都會消亡,活下來的也不一定能跑赢指數。要想在整個市場裡找到長期表現出色的好股票和好公司,基本等同于大海撈針。
但對于房子來說就沒有這個問題。我們都知道一句話:買房子最重要的三件事是,位置、位置、位置。你想,對于大部分人來說,判斷一個城市裡哪裡是黃金地段,哪裡位置不太好,基本是沒有任何難度的常識,人人都能掌握。而且退一步說,哪怕你的判斷真的出現了偏差,最差的結果就是你買的房子的價格漲得比别人慢一些,不存在别人的房子翻了三倍,你的跌了50%這種可能性。
但在上漲的股市裡,在别人賺錢的時候,你完全可能買到下跌甚至破産的公司,然後虧掉很多錢。這是房産和股票的天然屬性決定的,它們就是很不一樣。是以說,投資房子比投資股票要簡單很多。
這也正是投資非常反直覺的一點。一般說來,如果有一件事比較難,另一件事比較簡單,去做那個難的事情回報通常會更大。然而在投資這件事上,你非要挑戰難題,往往結果會很差。這就是要強調的:市場非常冷酷無情,它并不會根據你做事情的難易程度來給予你回報。
既然這樣,作為資源有限、時間和精力也有限的普通投資者,我們應該選擇難的事情去做,還是簡單的呢?答案很明顯,當然選簡單的。
這個道理聽上去很直接,但事實上,接受它、實踐它、堅持它卻非常不容易。
比如,即使再怎麼說炒股很難成功,還會有人想去試試;雖然不停的在說要重視風險,還會有人對打着高收益旗号的理财産品動心。
是以,和世界上很多事情一樣,投資的原則就那麼幾條,但是能做到的人卻很少。因為絕大多數原則之是以有用,就是因為它是反人性的。要想堅持它們本身就是一個門檻。
這就是我們說的,投資很簡單,但并不容易。
那有些人可能想問了:既然投資不容易,堅持原則又需要強大的自律能力,我們以後應該怎麼做呢?
答案是:比起依靠自己的自律能力,遠離誘惑本身要重要得多。
我們還是來看個例子。
順着剛才說的買房緻富和買股票虧損來說,你有沒有發現,通過買房掙到錢的人,其實相當一部分都是“被動緻富”,甚至我管他們叫:被迫緻富。
“被迫緻富”這個詞聽起來有點好笑,但仔細一想你就能明白。
比起其他金融資産,房子其實是一個價格最不透明、流動性也最差的東西。比如股票,每天它的價格的資訊都非常透明準确,而且實時更新,如果你想買或者賣的話,在手機軟體上随便點一個鍵就能搞定。但是房子呢,不買賣的時候你也不知道這個房子具體值多少錢,隻能感覺個大概,市場上的價格資料最多就作個參考;而且,買賣房子的過程也特别慢,股票一秒鐘就能搞定,房子搞個半年都很正常。
這帶來了什麼結果呢?其實這幫我們避免了很多犯錯的機會。
你回憶一下,在過去二十年裡,中國的房價其實也是在反複波動的。比如我們應該都對一個詞有印象,就是“房鬧”。這些人就是因為買到房子沒多久之後,發現開發商進行降價促銷,感覺自己一下“損失”了好幾十萬,就去售樓處拉橫幅“維權”了。
是以,其實中國的房價雖然一直上漲,但也不是一路順風,中間也是上上下下的。但正是由于房子的價格不透明,買賣不友善,大多數人面對這種波動的時候,反正也沒法幹什麼,是以幹脆也就算了。
比如,我們可能聽說房價在降,但是沒有一個軟體,能讓我們打開就實時追蹤每一刻的房子價格啊,于是我們幹脆就懶得看了;同樣,可能我們曾經也覺得,政策一出房價可能要跌,但想到賣房那麼麻煩,手續那麼複雜,幹脆也就觀望了。結果這一犯懶,反而讓很多人做到了長期持有,最終享受到了房産的大幅增值。
換個角度說,假設中國所有城市的商品房,每套房都有一個代碼,就跟股票代碼似的,然後每套房的價格都可以在手機裡實時檢視,一鍵就能買入,再一鍵就能賣出,你猜還有多少人能從過去的房産牛市裡掙到錢?
是以你看,這就是一個典型的,因為遠離了誘惑而投資成功的情況。由于房産很難快速買賣,也沒法看見實時報價,是以大多數有房的人反而沒有經受到各種高抛低吸、追漲殺跌的誘惑,而保持了長期持有的狀态,最終迎來了資産的大幅升值。
當然,這裡的遠離誘惑更多是客觀條件,也就是房地産市場本身的特點帶來的,那麼我們主觀上能不能遠離誘惑呢?同樣是可以的。
比如美國兩位學者研究得出結論,登入股票賬戶越是頻繁的散戶,回報就會越低,平均會比市場指數低1%~2%,長期下來會少賺一倍的錢。是以減少登入股票賬戶的頻率,遠離噪音和各種買賣的誘惑,會讓你的長期收益更高。
這就像查理·芒格在總結巴菲特的成功經驗的時候說:“我們有一個重要的秘訣就是,當沒有什麼事情可以做的時候,巴菲特非常擅長什麼都不做。”
最後,我們來說說個人投資最重要的五個原則:
1. 我們很難預測未來一段時間哪些國家、哪類資産會漲得最好,是以我們可以做的,就是讓自己的投資組合盡量分散,覆寫各個投資市場和各個投資品類,保證足夠的多元分散。
2. 任何人,哪怕是專業人士想要長期地打敗市場都是很難的,尤其是當你發現一個好的基金經理的時候,很可能 ta 的業績已經開始走下坡路了。是以與其把錢交給他們或者聽信所謂專業人士的推薦,不如通過投資市場指數來獲得平均回報,長期來看是更好的選擇。至少可以以被動投資為主,隻有少量的錢進行主動投資。
3. 在投資中對收益率影響巨大,而且也最容易把握的就是投資的費用和成本,哪怕每年隻省一點點,累積起來對我們的投資回報都有很大的加成。是以在操作的時候,我們要盡量降低成本。
4. 任何人都難以預測短期的市場走向和運動規律,想靠預測市場迅速賺到大錢是不可能的,我們應該長線思考、保持恒心。
5. 因為投資市場非常複雜,裡面絕大部分的東西我們都沒有能力弄懂。是以最終我們的底線應該是,不投資自己不懂的東西。
是以這五點總結下來就是:多元分散、被動為主、降低成本、保持恒心、不懂不做。這就是我們作為普通投資者可以恪守的最核心的準則。
當然,就像前面說到的:投資的道理非常簡單,但能做到并不容易。
這世界上總有很多錯誤、很多誘惑、很多陷阱,試圖把你從這種簡單裡拉出來,讓你去做很多看起來有用、看起來很進階,但并沒有好處的事情。作為普通投資者,我們應該接受自己的局限性,承認我們做不到的事情,同時也利用我們的各種優勢,這樣才能最終投資成功,真正地改變自己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