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剛剛結束的奧斯卡頒獎典禮上,小李子拿到了他夢寐以求的第一個奧斯卡影帝,墨西哥導演亞曆桑德羅.伊納裡多則連莊最佳導演獎。
這一切都是因為他們一起拍了一部《荒野獵人》。
拍攝《荒野獵人》導演在想什麼?又發生了什麼故事?如果你想要探尋《荒野獵人》背後的秘密,不如來看看這部紀錄片《一個看不見的世界:荒野獵人》。
“5年前,我正經曆着一個最艱難的時刻。某種程度上,我想要尋找不一樣的東西,從不同的角度接觸事物,離開舒适的生活,才會決定制作這樣一部電影”。導演亞曆桑德羅.伊納裡多這樣解釋他最初拍攝《荒野獵人》的動機。
這聽起來确實有些瘋狂,畢竟我們都知道這是怎樣一部電影:曆時5年,輾轉加拿大、阿根廷兩地,所有人都要經受超低溫的嚴寒。小李子拒絕了道具,改吃真正的動物内髒、睡馬肚子、翻山越嶺,所有電影中看到的艱辛場景其實演員們是真實的經曆過的。
然而,即使面對重重險阻,面對幾乎為零的生存機會,休.格拉斯堅持了下來,導演和演員們也堅持了下來。那是人類精神的勝利,意味着我們能夠不屈不撓,我們能夠排除萬難,這是一次脫胎換骨的經驗。
《荒野獵人》不單純是一部關于複仇的電影,它描寫了一個偉大的生存者和他複仇成功後的空虛,“導演想做的是,在這個故事中創造出史詩。”萊昂納多說。
“不論最終是否成功,那都将永垂不朽。”
《荒野獵人》還是一部講述人與自然世界關系的一部電影,正如小李子在奧斯卡獲獎詞說的那樣。
2015年在拍攝《荒野獵人》的時候,劇組遇到了有史以來最熱的一年,不得不跑到南方去取景。
真實感受着自然環境的變化,讓所有人都感到不安。
導演亞曆桑德.羅伊納裡多在紀錄片裡講了一個他在面試印第安演員時候的故事。
一個叫星光的印第安人,在這片土地生活了50多年,原來靠打獵為生,而現在他已經放棄了打獵。
因為他的兒子有一次和朋友去打獵的途中失蹤了,找了很久也沒有找到。于是,星光祈求大自然把兒子還回來,他可以不再殺任何一隻動物,不再砍任何樹,不再吃一條魚。然後,他的兒子回來了,他遵守對大自然的諾言,不再打獵。
把大自然當做一個生命體,而不隻是一件貨物,這是多麼美好的一件事。當你突然意識到你和一株植物、一條魚都是有生命的個體,那麼生存的體驗便被賦予了更強大的意義。
在電影中,萊昂納多所飾演的是一個皮草獵人,這一切都源于一頂皮草帽子。
19世紀,帽子成為歐洲男士的标志,成為一種地位的象征,每個人的衣着打扮都離不開它。
是以就有了那麼艱苦和恐怖的20年,美國土著居民幾乎滅絕,人們走上了一條以動物和環境謀利的道路,《荒野獵人》通過皮草貿易将這一段殘忍的曆史間接展現出來。
某種程度上,這也是這部電影的意義所在。
“你什麼都不去保護,然後我們就會變成動物,回到奴隸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