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南瓜忌廉湯,好看又好吃,年輕人的摯愛

作者:十三的美食課堂

平常去西餐廳吃飯,除了羅宋湯,便是南瓜湯,一直以來,都認為南瓜湯是道西式湯品,但其實,南瓜湯是浙江地區的一道民間小吃,其因香醇濃郁,味美色雅而在浙江菜系中占有一席之地。這道湯制作方法有很多種,也有和其他食物一起做主料,如蕃薯、紫菜等,進行熬制,一般人群均可食用,尤其适宜肥胖者、糖尿病患者和中老年人食用。當中式的南瓜湯中引入西式的忌廉,又會發生怎樣奇妙的反應呢?且看這道忌廉南瓜湯。

南瓜忌廉湯,好看又好吃,年輕人的摯愛

說到制作忌廉南瓜湯,南瓜可是當中的主角。南瓜原産自墨西哥到中美洲一帶,已有9千年的栽培史,哥倫布将其帶回歐洲後,便被葡萄牙引種到日本、印尼、菲律賓等地,明代開始進入中國。對于南瓜在中國的做法,也是由來已久。李時珍曾在《本草綱目》中寫道:"其子如冬瓜子,其肉厚色黃,不可生食,惟去皮瓤瀹,味如山藥,同豬肉煮食更良,亦可蜜煎。"而早在元代,賈銘更是在《飲食須知》中提到南瓜,他說:"南瓜,味甘,性溫,多食發腳氣黃疸。同羊肉食,令人氣壅。忌與豬肝、赤豆、荞麥面同食。"

南瓜忌廉湯,好看又好吃,年輕人的摯愛

南瓜能被引入世界各地,隻因其優點非常明顯,産量大、易成活、營養豐富,荒年可以代糧,故又稱"飯瓜"、"米瓜"。而在《北墅抱甕錄》中也寫有:"南瓜愈老愈佳,宜用子瞻煮黃州豬肉之法,少水緩火,蒸令極熟,味甘膩,且極香。"除了其果實可作肴馔、可代糧食外,其全株各部又具有藥用價值,藤有清熱的作用,瓜蒂有安胎的功效,還可根治牙痛。不僅如此,南瓜的種子中含南瓜子氨基酸,有清熱除濕、驅蟲的功效,對血吸蟲有控制和殺滅的作用。在清朝時期,鴉片泛濫時,南瓜還被用作藥物,以治療煙瘾。

南瓜忌廉湯,好看又好吃,年輕人的摯愛

而南瓜為何會被名為"南瓜"呢?全因其引入途徑而命名。南瓜傳入中國有多條路徑,但以廣東、福建、浙江為最早。在早期,曾有國人以為南瓜源自日本,故名之為"倭瓜",後來又有人誤以為是産自北韓半島,是以又名曰"高麗瓜",直到清代中後期,南瓜在中國沿大運河向北移栽,特别是山東,成了北方南瓜種植重鎮,人們開始意識到此瓜應自南來,"南瓜"之稱便流傳開來。

關于南瓜的事迹,在清朝最為廣泛。據傳,清代有個名人叫張藝堂,少年好學,人也聰明,但苦于家貧,無錢交納學費。當時張藝堂想要拜一個大學問家為師。第一次上師門時,身後背着個大布囊,裡面便是裝着兩隻大南瓜,每隻約重十餘斤,以此獻給老師。旁人看了皆大笑,但丁敬身先生卻欣然受之,并當場烹瓜備飯,招待學生,這頓飯隻有南瓜菜,但師生卻吃得津津有味。于是"南瓜禮"便一直傳為美談流傳下去。

南瓜忌廉湯,好看又好吃,年輕人的摯愛

南瓜做菜古來有之,南瓜湯更是。做這道湯,要如何挑選南瓜呢?南瓜是一年生蔓生草本植物,莖常節部生根,葉柄粗壯,葉片寬卵形或卵圓形,質稍柔軟,葉脈隆起,卷須稍粗壯,雌雄同株,果梗粗壯,有棱和槽,因品種而異,外面常有數條縱溝或無,種子多數,長卵形或長圓形。是以我們在購買南瓜時要關注其外表,首先要看看瓜皮表面有沒有損傷,留意是否有蟲害或者黑色斑點,盡可能挑一選一些顔色較深,表面白霜比較多的;其次,還可以用手輕拍下南瓜,如果聲音清脆空洞,說明瓜還比較嫩,煮出來水分較多,吃起來口感不好;如果拍打時聲音沉悶厚實就是老南瓜,說明這樣的瓜水份少含糖量多,吃起來口感更好。

南瓜忌廉湯,好看又好吃,年輕人的摯愛

挑選好南瓜後,便開始烹調這道美味可口的南瓜湯了。首要把南瓜做成南瓜泥,先把南瓜對半切,因為生南瓜肉較難挖,是以可把南瓜放進焗爐中焗至軟身,再制成南瓜蓉。在焗南瓜的同時,則可先爆炒洋蔥,把洋蔥炒香同時把其水分炒出,炒得有些軟後,便把切碎的西芹、胡蘿蔔粒放進去,以鹽調味,一起翻炒。為了使口感更豐富,還可加些鼠尾巴草粉以及新鮮百裡香。炒得差不多,便可把南瓜泥放進去一起炒,再把雞湯倒入,若熬湯時間過長,導緻湯變稠,則要加些水進去,令湯不要太稠,否則會變成南瓜泥。

南瓜忌廉湯,好看又好吃,年輕人的摯愛

熬制一個小時,南瓜湯便大緻完成了,此時讓湯冷卻後,把湯攪拌至稀爛,吃上去沒有顆粒感,再進行調味,最後使用忌廉擺盤即可。一道香醇濃郁的南瓜湯便做成了,十分簡易,同時也會發現,在烹調過程中并未使用忌廉,忌廉僅僅是擺盤的作用,味道上與傳統的浙江菜系中的南瓜湯相差無異,這道湯深受小孩子喜愛,在喝湯的同時,邊給小孩子普及南瓜禮的知識,好喝又有教育意義,何樂而不為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