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國家藝術基金助力中國皮影網絡傳播平台建設

中國網6月11日訊5月18日,在第43個“國際博物館日”到來之際,由中國美術學院承擔實施的國家藝術基金2017年度傳播交流推廣資助項目“中國皮影網絡傳播平台建設”正式上線。目前,“中國皮影網絡傳播平台建設”已采集4.8萬餘件皮影圖像資源,涵蓋全國各地、各流派的皮影造型;同時,還錄制了各地具有代表性的700多個皮影表演節目,其中,既有飽含曆史記憶的傳統劇目,又有深受小朋友喜愛的寓言劇,還有頗受年輕人追捧的搖滾皮影。

據國家藝術基金管理中心消息, 國家藝術基金自2016年起,開始資助通過網際網路管道開展傳播交流推廣的項目,以鼓勵創新探索藝術傳播推廣方式,推動藝術傳播交流推廣的覆寫面和群衆參與度。這些項目圍繞發揮新媒體的獨特優勢,把握傳播規律,通過促進優秀藝術作品多管道傳輸、多平台展示、多終端推送,進而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中國皮影網絡傳播平台建設”以“皮影表演”“口述曆史”“皮影圖像”“皮影唱片”“皮影資料”“皮影文獻”“皮影記錄片”“皮影網站”“皮影gis”“小語種版本”“皮影衍生産品”為核心,搭建一個集皮影節目、145位皮影藝人專訪、5萬件皮影影像資源、120件皮影唱片、2部皮影微電影紀錄片、9種語言版本的網際網路博物館,并在基于pc網站基礎上開發基于手機等移動終端的網站,全面展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除皮影圖像和表演節目外,“中國皮影網絡傳播平台建設”還收集有皮影唱腔檔案,其中不乏民國皮影名角的珍貴唱段,如有着“影界梅蘭芳”之稱的高榮傑的皮影唱段,“皮影大王”張繩武的皮影唱段,當代皮影“碗碗腔王”李世傑在85歲高齡也傾情演唱了四首皮影唱段。借助現代科技手段,将學術性與科普性、知識性與趣味性有機結合,較好地實作了皮影數字化保護和網絡化宣傳,已成為全世界收藏最為豐富的皮影專題性網站。

皮影,俗稱“皮影燈”、“皮影戲”,是中華民族最古老的民間藝術形式之一,相傳起源于漢代,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曆史,是集文學、美術、雕刻、音樂、表演、戲劇等藝術形式于一體的綜合性藝術,被譽為“最早的卡通動畫”,有着深厚的群衆基礎和廣泛的社會影響。

(伍策 尚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