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來混,遲早要還的。 《無間道Ⅱ》
【為什麼《無間道Ⅱ》中,要加入香港回歸的畫面,意義何在?】
2002年12月12日上映的《無間道》,被稱為香港電影寒冬中的救市之作,同時也是新世紀香港警匪片的裡程碑巨作。

後來在2003年接連上映了一部前傳和一部續集,組成了一個豆瓣平均分接近8.6分的三部曲系列,比《英雄本色》系列和《倩女幽魂》系列都高。
《無間道》的故事主要發生在2002年,而劉德華梁朝偉兩大主角,開始卧底的時間是1991年,足足卧底了12年,兩個三年又三年。
《無間道Ⅱ》的故事發生在1991年到2002年之間,主要集中在1991年、1995年和1997年三個時間段。
《無間道3》的故事則是在2002年之後,集中在陳永仁犧牲和劉建明的卧底身份被徹底揭穿,兩個時間點之間。
在《無間道Ⅱ》中,最意味深長的一段,是結尾加入了香港回歸的鏡頭,香港警察更換警徽和肩章。
然後新的黑幫老大韓琛,悲傷的看了一眼老婆的照片,轉身就湧入歡慶回歸的人群中,迎接新世紀的到來。
《無間道》系列明明是以卧底為核心的反黑反毒警匪片,為什麼《無間道Ⅱ》中,要加入香港回歸的畫面,意義何在?
《無間道Ⅱ》是2003年10月1日在中國香港上映,2003年11月1日在中國内地上映。在《無間道》和《無間道Ⅱ》上映之間,發生了一件大事。
2003年6月29日,内地和香港簽署了《關于建立更緊密經貿關系的安排》,香港電影不再受引進片額的限制,從此可以合拍片的形式進入内地市場,香港電影一個新的時代來臨了。
在此之前,香港電影和其他外國電影一樣,在大陸影院上映是受名額限制的。那個年代大陸也能看到很多港片,其實主要看的是盜版影碟,真正的院線電影,如1995年的《紅番區》和《大話西遊》等,隻是極少數。
在此之後,香港電影隻要加入幾個大陸演員或其他重要崗位從業人員,就可以成為合拍片,不受名額限制的進入大陸市場上映。
也就是說,香港電影從此不再隻是針對香港,及曾經的東南亞,而是獲得了整個中國大陸市場。
這對香港電影來說,無異于一場回歸級的大變革。
兩部《無間道》續集都加入了大陸的電影制作發行公司,《無間道Ⅱ》有大陸演員胡軍參演,《無間道3:終極無間》有大陸影帝陳道明和黃志忠加盟。
是以,《無間道Ⅱ》中,加入香港回歸的畫面,正是對這個事件的呼應。
《無間道Ⅱ》給兩地合拍片開了個好頭,但那年的大陸票房并不好,隻有800萬,《無間道3》因為有劉德華主演,票房3600萬,排名第6。
2004年大陸的票房冠軍,是周星馳的《功夫》,1.73億;劉德華主演的《十面埋伏》和《天下無賊》分列第2和第3。
之後,兩地之間的電影合作越來越頻繁,但效果卻并不十分理想。因為大陸的電影審查制度,讓香港電影在内容創作上,增加了很多的限制。
2004年,香港與内地的合拍片一共32部,幾乎是當年全港電影年産量的一半;2005年,合拍片數量開始明顯減少,特别是港片主流的警匪和黑幫題材幾乎沒有了;2006年,合拍片就隻有18部了。
是以,在《無間道Ⅱ》海報中有這樣一句話:
《無間道Ⅱ》雖然是一部黑幫警匪片,但内容元素遠不止黑幫和警匪那麼簡單。
新加入的吳鎮宇成為男主角,他飾演的黑幫二代倪永孝,是全片最大的看點和驚喜,很多影迷喜歡《無間道Ⅱ》,都是因為他。
從倪永孝的角度來看,《無間道Ⅱ》就是一部枭雄片。
吳鎮宇是公認的演技派,曾經5次提名香港金像獎影帝,可惜至今未獲獎。在吳鎮宇最有機會拿金像獎影帝的2000年和2004年,都輸給了劉德華。
2000年的時候,劉德華憑借《暗戰》獲封影帝,而吳鎮宇是那年的金馬獎影帝,作品是《槍火》。
可是在那屆金像獎上,吳鎮宇提名影帝的卻是《爆裂刑警》,《槍火》連影帝提名都沒有,而最佳導演卻是《槍火》的杜琪峰。
2004年,《無間道Ⅱ》的吳鎮宇是公認的大熱門,卻仍然輸給了《大隻佬》的劉德華。
拿香港電影金像獎的影帝,不僅要講實力,還要講命。
《無間道Ⅱ》的吳鎮宇拿不到影帝,似乎和電影中的角色倪永孝一樣,沒有輸在實力,輸在命。
《無間道Ⅱ》的故事一開場,香港黑幫龍頭倪坤被暗殺,一時間社團群龍無首,五個分區大哥除了曾志偉飾演的韓琛忠心,其他四位大哥都各懷鬼胎,決定聯手反倪家。
結果,黑二代倪永孝,一上來就把這四位大哥輕松搞定了;利用四人之間見不得人的痛點,對他們各個擊破,連監視他一整晚的警察都點贊他的手段。
這一晚之後,倪永孝順利上位,香港的黑幫天下還是倪家的。
四年之後的1995年,根基穩固财力雄厚的倪永孝,開始着手清理門下的五位大哥了,除了當年想反的四位,還包括忠心的韓琛。
因為倪永孝查到,當年老爸是韓琛老婆派人暗殺的,而下手的正是韓琛派到警隊的卧底劉建明。
四位大哥順利被鏟除,韓琛的老婆也被幹掉,胡軍飾演的進階督察上了黃秋生飾演督察黃志誠的車被炸死;隻有韓琛命大逃過一劫,但隻能在泰國流浪。
甚至,張耀揚飾演的警方卧底也被倪永孝除掉了。
這一晚之後,倪永孝的黑幫天下更穩固了。
不久,倪永孝開始學講國語,把他的黑道事業洗白,并積極向政壇發展。
這時候,遠在泰國的韓琛和黃志誠開始合作,他願意做指證倪永孝的污點證人,是以倪永孝參加回歸晚宴的請帖被收回,其顧問候選人的資格被取消。
回歸前夜,倪永孝在大排檔被爆頭,連他早早移民加拿大的家人,也被泰國幫冚家鏟。
6年時間,香港最大的黑幫家庭倪家被連根拔起,香港從内到外都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
代表舊時代的倪永孝被取代,這是曆史的必然,也是他的命。
然而,故事遠沒有結束。
韓琛漸漸接管倪家的地盤,成為新的老大,和泰國的新毒枭成為拍檔;卧底的陳永仁和劉建明,都還沒有暴露,任務在。
【1992年,曾志偉憑借《雙城故事》,戰勝大熱的《跛豪》呂良偉獲得金像獎影帝,他是真有影帝命。】
在《無間道Ⅱ》故事中的這6年,不僅是香港電影從輝煌的巅峰急速衰落的關鍵幾年,也是香港市民人心最動蕩的幾年。
1991年,中國華東水災,香港600萬市民在赈災時表現出的全是團結和愛國;然而到1993年開始,就迅速進入移民潮的高峰。
在1997年前的10年裡,有超過30萬香港人移民國外,多以中産為主,其中大部分去了加拿大。【許冠傑在1992年移居海外,周星馳也曾想移民加拿大,無奈因特殊原因被拒。】
神奇的是十年後,也正是《無間道Ⅱ》上映的2003年,香港開始出現明顯的移民回流潮。
一方面是香港回歸後,雖然經曆了一輪災難級的金融風暴,房價暴漲,香港卻能繼續安定繁榮,依然有更好的發展;同時,加拿大等移民目的地國家的生活很舒适,但卻不适合事業的發展。
是以,《無間道Ⅱ》中表現出的香港人過去的移民心态,和當下擁抱回歸的心态,也正是香港電影人對整個中國大陸電影市場的渴望和掙紮。
從這個時候開始,大批香港電影人北上發展,香港電影漸漸融入中國電影;中國電影也迅速從億元票房發展到50億元級别的規模。
這對香港電影來說,确實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
【出來混,遲早要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