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四大名雞”之首——溝幫子熏雞制作技術

中國“四大名雞”之首——溝幫子熏雞制作技術

溝幫子熏雞始創于清光緒十五年,創始人尹玉成因行善機緣偶遇光緒禦廚,得皇家宮廷熏雞秘方,建熏雞坊,名“溝幫子熏雞”,憑十六道精細工序、三十種甄選配料,四代老湯,薪火傳承,創“溝幫子熏雞”百年老号,深受當地百姓及過往客商青睐,被譽為中國“四大名雞”之首,蜚聲四方。

中國“四大名雞”之首——溝幫子熏雞制作技術

溝幫子熏雞是遼甯省北鎮市溝幫子傳統名産,以其曆史悠久,制作獨特,味道鮮美而馳名。溝幫子熏雞始創于公元 1899年(光緒二十五年) 。當年安徽有個熏雞商戶叫劉世忠,為生活所迫,逃荒來到溝幫子落腳謀生。他重操舊業,制作熏雞。由于熏雞味道不濃,又不符合東北人的口味,食客很少,生意清淡。劉世忠經過反複研究改進,效果都不理想,最後在一位老中醫的指點下,在煮雞的老湯中,添加了具有開胃健脾、幫助消化的肉桂、白芷、陳皮、砂仁等十幾味中草藥,這回熏出來的雞既保持了祖傳的特點, 又增加了一種濃郁的特殊香味。 後又經過多次試驗,掌握了最佳配方。從此劉世忠的熏雞逐漸名聲大震。

中國“四大名雞”之首——溝幫子熏雞制作技術

1910 年劉世忠去世後,他的熏雞鋪由三兒子劉振生繼承。劉家熏雞的産量和品質又有了進一步的提高,買賣十分興隆。撫順、本溪、佳木斯、通化等地的許多商人都慕名專程前來購買劉家熏雞。于是,溝幫子鎮先後又開設了其他幾家熏雞鋪。到 1930年初,發展到有杜、齊、孫、張、田等十幾家熏雞店鋪,但品質都遠比不上劉家的好。解放後,劉振生熏雞鋪與其他幾家店鋪合營,成立了溝幫子食品購銷站,建立了熏雞生産工廠中的房間。在充分發揮劉振生、田子成等幾位老師傅的技術專長的同時, 不斷提高工藝水準, 使熏雞成了溝幫子的名産。

中國“四大名雞”之首——溝幫子熏雞制作技術

制作工藝

溝幫子熏雞制作過程精細,有十六道工序,包括選活雞、檢疫、宰殺、整形、煮沸、熏烤等。在煮沸配料上更是非常講究,除采用老原東加添二十多種調料外,還堅持使用傳統的白糖熏烤,同時必須做到三準:一是投鹽要準,鹹淡适宜;二是火候要準,人不離鍋;三是投料要準,保持鮮香。溝幫子熏雞色澤棗紅明亮,味道芳香,肉質細嫩,爛而連絲,鹹淡适宜,營養豐富。

中國“四大名雞”之首——溝幫子熏雞制作技術

制作方法

1.選料: 選用一年生健康公雞, 屠宰後盤雞整型, 大緻和燒雞相同;

2.配料:按 400 隻雞計算,胡椒粉 50 克,五香粉 50 克,香辣粉50克,豆蔻 50克,砂仁 50克,山奈 50克,肉桂 150克,白芷 150克,桂皮 150克,丁香 150克,陳皮 150克,草果 100克,鮮姜 25克,味精 200克,香油 1公斤,另備白糖 2公斤,老湯适量。如無老湯,各種調料用量加倍;

3.煮雞:經整型後的雞,先置于加好調料的老湯中略加浸泡,然後放在鍋中,順序擺好。用慢火煮沸 2個小時,半熟時加鹽(用鹽量應根據季節和當地消費者的口味定) ,煮至肉爛而連絲時搭勾出鍋;

4.熏制:出鍋後趁熱熏制。将煮好的雞體先刷一層香油,再放入帶有網簾的鍋内,待鍋燒至微紅時,投入白糖,将鍋蓋嚴 2分鐘後,将雞翻動再蓋嚴,再等 2~3分鐘後,即可出鍋,色澤棗紅明亮,味道芳香,肉質細嫩,爛而連絲。

中國“四大名雞”之首——溝幫子熏雞制作技術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