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北洋時代的最後一任大總統,名聲不佳但氣節尚在的曹锟

北洋軍閥在首領袁世凱去世後,群龍無首,分裂成以曹锟、吳佩孚為首的直系和段祺瑞為首的皖系等派系,雖然他們為了争權奪利,直皖之間展開了激烈的武裝鬥争,但他們晚年都深明民族大義,恥與日本人合作。

如果我們把北洋時代的底線拉得很低的話,曹锟賄選也有一些“閃光”的點,比如至少他還尊重遊戲規則,還把選票、議會當個數,沒有直接用槍杆子逼人投票。這也說明,資産階級民主觀念,在某些時候、某些地方确實深入人心過。

北洋時代的最後一任大總統,名聲不佳但氣節尚在的曹锟

曹锟戎裝像

曹锟字仲珊,幼曾入私塾數年,十六歲時推車下鄉零售布匹。二十歲時,适逢袁世凱在小站招募新兵,遂應募入伍。曹锟以體格魁梧,又粗通文字,不久即被選送武備學堂第二期,畢業後充哨官。曹锟善于鑽營,經曹克忠的姨太太向袁世凱請托,于1906年被提拔為陸軍第三鎮統制。

1912年民國成立,第三鎮改為第三師,曹锟繼任師長,從此成為袁的得力爪牙。一九一五年,袁世凱陰謀稱帝,封曹锟為“虎威将軍”。蔡锷等在雲南起義讨袁,袁派曹率兵入川鎮壓起義各軍。袁稱帝失敗,曹率兵返鄂,駐軍武漢。

1916年曹锟陰派其弟曹镆攜重金到北京,賄通靳雲鵬等,向段祺瑞建議,任命曹锟為直隸省督軍,這就為他在以後軍閥混戰年代稱雄争霸奠定了基礎。1917年張勳複辟,段祺瑞任命曹為西路讨逆軍總司令。張勳失敗,段拟武力統一中國,任曹兼兩湖宣撫使,率兵南下奪取湖南,遂以戰功升四省經略使。再經過直皖戰争和第一次直奉戰争,曹成為北洋軍閥中直系首腦人物,扶搖直上,1919年任直魯豫三省巡閱使。

1923年10月5日,曹锟通過重金收買議員,賄選而被選舉為第五任中華民國大總統。曹锟賄選是直系勢力膨脹的頂點,也是其衰敗的轉折點。因為就在直系竭力搞這些烏煙瘴氣的東西的時候,關外,張作霖磨刀霍霍,欲報第一次直奉戰争之仇,關内,馮玉祥也算是從龍之臣,但沒什麼封賞,很不滿。

北洋時代的最後一任大總統,名聲不佳但氣節尚在的曹锟

民國國會

一年後,也就是1924年10月,第二次直奉戰争爆發,馮玉祥倒戈,直系軍閥曹锟花了一千多多萬賄選來的總統,也當到了頭。

11月2日,曹锟已經被國民軍軟禁了十天,在張作霖和馮玉祥的夾擊下,直系大勢已去,吳佩孚不知去向。相比那些遠去的皇圖霸業,曹锟更關心自己和家人的安全,因為馮玉祥的兄弟、國民軍第三軍軍長孫嶽就站在他的面前,向他索要大總統印信,并勸他退位。

北洋時代的最後一任大總統,名聲不佳但氣節尚在的曹锟

馮玉祥

曹锟看着眼前這個自己一手提拔起來、且曾做過自己衛隊長的人,百感交集。算下來,他在大總統位置上才呆了一年。一年前,他也曾派人苦苦逼迫時任大總統黎元洪交出大總統印信并辭職,好為自己上位騰地方。事後,曹锟通過賄選,如願以償地當上了大總統。

曹锟或許沒有想到,他會是北洋時代的最後一任大總統,也不會想到,曹魏代漢、司馬代曹的故事,會在他身上上演。

曹锟因為”賄選”總統,吳佩孚是國民革命軍北伐的主要對象,他們本來的名聲并不光鮮。曹锟被馮玉祥趕下台後寓居天津,吳佩孚被北伐軍擊敗下野後定居北京,是以日本侵略者在占領華北後,企圖拉攏他們組建分裂中國的所謂”華北自治”政府。但無論在日本人如何威逼利誘下他們都不肯合作,保持了晚節,為挽回自己形象成功扳回了重要一局。

北洋時代的最後一任大總統,名聲不佳但氣節尚在的曹锟

曹锟晚年

他們去世後,吳佩孚得到了國民政府的國葬待遇,曹锟也被國民政府特别訓令予以表彰,并追授為陸軍一級上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