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文琴大師課
著名聲樂教育家、中國音樂學院教授鄒文琴老師,她在民族聲樂上的造詣深厚,培養出了雷佳、韓紅、龔琳娜、吳碧霞等著名的歌唱家。在這節大師課上,鄒文琴老師談到了歌唱的“哈欠狀态”,同時強調腔體要保持打開,咬字吐字要連貫,也就是每個韻母要連貫地搭着氣息走。
歌唱的“哈欠”是在初學入門階段尤其被強調的技術,它是指發聲過程中,咽腔(軟腭、小舌頭)要像打哈欠時一樣,擡起來、打開,形成一個“空間”,這就是咽腔形成了一個共鳴腔,幫助聲音自然擴大,同時讓氣息通暢,幫助我們打開其他的共鳴,包括頭腔、胸腔。是以,它是聲音的“樞紐”,是整個歌唱過程的核心,而歌唱的哈欠,必須強調“半哈欠”,也就是剛要打哈欠的狀态,此時整個軟腭是向上的,是最有力量的,最能保持聲音高位置的。
打開了咽腔的通道,我們的氣息就順了,那就必須保持這個狀态,去“說”歌詞。注意的是,每個字的核心在韻母上,是以要快速歸韻,把韻母放在哈欠的感覺裡。試想一下,氣息順了,聲音當然也能順,這就是把每個字連貫了、通暢了。而這也正是入門歌唱的一個“捷徑”。
文/佚名
聲明:
部分所載内容來源于各大網絡平台,對此觀點我們保持中立,僅供參考、交流、學習等非商業目的。轉載的稿件版權歸原作者和機構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删除,謝謝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