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煮酒論英雄之三國良将,賀齊篇(上)——平定會稽居首功賀齊重大事件之一——代理縣長,鏟除惡霸賀齊重大事件之二——投奔孫策,任南部都尉賀齊重大事件之三——漢興之戰

作者:公孫楓翔

三國良将系列之賀齊(上)

煮酒論英雄,且談三國人物。

毋庸諱言,三國時代能夠成為大衆最熟悉的一段古代史,還是《三國演義》起到最關鍵的作用。盡管人們近年來對三國正史逐漸熟悉,但對于三國曆史主要人物的第一印象,仍然擺脫不掉演義的影響。其實這倒也無所謂,畢竟同一個人擁有曆史與演義兩個不同版本,探讨互相之間的差異也是很有趣的事情,順帶使得一大批三國人物成為家喻戶曉的名人。

然而,《三國演義》畢竟是小說,是文學作品,這就要對曆史進行大量改編。小說整體要有主題,故事情節要有側重,主要沖突要突出,戲劇性要夠強,這是一本小說的必然要求。在這個前提下,一些人物的戲份有增加或減少,一些事件的篇幅有擴充或略過,都非常正常。

作為小說的主軸,曹魏與蜀漢是兩大主要陣營,曹魏這邊曆史資料本就豐富,現成的曆史人物很充足,改編起來比較友善。而蜀漢這邊曆史資料匮乏,《三國志》以及其他史書中蜀漢陣營人物較少,還存在大量一筆帶過的人物,但又需要給蜀漢增加戲份,是以諸如關平、馬岱、張苞、關興等等曆史上基本隻有姓名沒有任何具體事迹的人,在演義中得到豐富的出場機會。甚至還有如周倉這種虛構人物也占據了一定篇幅。這都是為了平衡與曹魏的情節比重。

作為配角的東吳陣營就比較慘,不少在《三國志》裡擁有個人傳記的人物淪為路人甲,甚至一些在曆史上地位相當重要的人物,在演義中完全沒有得到出場機會。

本篇的主人公賀齊,在《三國志》個人傳記及裴松之注共計擁有2000字以上的詳實記載,官至後将軍,卻在《三國演義》裡完全隻字未提。毫不誇張地說,賀齊就是演義遺漏的三國最大牌将領。本期開始,筆者就來為大家介紹這位被遺忘的名将。

煮酒論英雄之三國良将,賀齊篇(上)——平定會稽居首功賀齊重大事件之一——代理縣長,鏟除惡霸賀齊重大事件之二——投奔孫策,任南部都尉賀齊重大事件之三——漢興之戰

賀齊(?-227年),字公苗,會稽郡山陰縣人。根據虞預《晉書》記載,賀齊祖上原本不姓賀,而姓慶,為了避漢安帝劉祜父親劉慶的諱,改姓為賀,應該是取“慶賀”一詞吧。另有其他慶姓人改姓為荊,這大概是取發音相近吧。這個沒有做嚴謹的考證,隻是推測。大部分人都避諱改姓了,是以流傳到今天的慶姓已經非常少見。

賀齊出身還算不錯,伯父賀純在漢安帝時期做過侍中、江夏太守,父親賀輔做過會稽郡永甯縣長。盡管算不上一流大族,也算家境殷實。最初賀齊在當地做郡吏,後來擔任代理剡縣長。

有個叫斯從的縣吏胡作非為,幹了很多不法之事。身為縣吏竟然知法犯法還特别猖狂,史書原文“輕俠為奸”,這還得了?擺明了不把代理縣長放在眼裡。于是賀齊打算懲治斯從。手下主簿趕緊勸谏:“斯從是縣裡的大族,勢力很大,附近山越人都歸附于他,今天要是懲治了他,明天就會招來禍患啊。”主簿不說還好,賀齊聽罷火冒三丈,下令把斯從捉拿歸案,立即斬首。

《三國志·賀齊傳》載:齊聞大怒,便立斬從。從族黨遂相糾合,衆千餘人,舉兵攻縣。齊率吏民,開城門突擊,大破之,威震山越。

斯從一死,斯家立即集合了一千多人攻打縣城。賀齊完全不怕,打開城門率領城中官吏百姓主動出擊。估計斯家在當地橫行霸道習慣了,完全沒有料到新任縣長賀齊這麼彪悍,本地惡霸被賀齊帶着老百姓打得大敗虧輸。消息很快傳到附近的山越人耳中,賀齊的威名就此在當地傳開。

後來大末、豐浦發生叛亂,賀齊又改任代理大末縣長,用了一個月平息了叛亂。

有朋友可能注意到,賀齊這不是挺厲害嗎,怎麼老是做代理縣長?很簡單,一來縣長這種官職需要經過察舉制選拔合格的人才來擔任,這是有一套制度的,賀齊沒有經過國家選拔,自然不能正式任命,隻能代理。二來會稽郡在當時屬于窮鄉僻壤,未開化的地區,遍地是山越,大片不受朝廷實際控制的地區,來這裡做官的通常都是被貶谪、被懲罰的官員,“正經官員”大都不願意來,是以隻能委任一些本地人代為管理。

沒關系,是金子總會發光,随着漢末亂局逐漸向江東擴散,賀齊的機遇也将随之而來。

煮酒論英雄之三國良将,賀齊篇(上)——平定會稽居首功賀齊重大事件之一——代理縣長,鏟除惡霸賀齊重大事件之二——投奔孫策,任南部都尉賀齊重大事件之三——漢興之戰

建安元年(196),席卷江東的孫策終于打到了會稽。嗅覺敏銳的賀齊果斷投入孫策麾下。時任會稽郡太守王朗從治所山陰一路逃到東冶,大緻相當于從今天的紹興到福州。附近的侯官縣長商升起兵幫助王朗,孫策便任命永甯縣長韓晏為南部都尉,起兵讨伐商升,空出來的永甯縣長職位,就由賀齊來補缺。

結果這韓晏實在不行,居然敗給了商升,于是賀齊又接替韓晏擔任南部都尉。這幾位都是會稽郡的人,知根知底,商升知道自己不是賀齊的對手,就派使者主動求和。

江東大勢很明确,遲早都是孫策的地盤,光求和肯定不夠,賀齊就對使者分析了形勢,希望商升能夠投降。使者回去複命後,商升也同意投降,派人把印绶送出了城。

商升想投降,下面的人卻不同意。部下張雅、詹強一不做二不休幹掉商升,張雅自稱無上将軍、詹強自稱會稽太守。會稽郡面積非常大,相當于今天的浙江加福建兩省,别看今天都是東部沿海發達省份,在一千八百年前的漢朝,這裡完全就是待開發的蠻荒之地。除了少數城池之外,基本都是山越人的天下。

面積如此之大,強如孫策也不可能全面覆寫,是以解決張雅、詹強的問題就交給了賀齊。賊兵人數占優勢,賀齊這邊硬打占不到便宜,于是暫時休兵等待機會。不久張雅跟女婿何雄之間發生沖突,本來可能也無傷大雅,但賀齊聽說後,暗地裡叫一些山越人散布謠言,使這兩人互相猜忌。張雅跟何雄的沖突越來越大,甚至互相武力威脅。

賊軍内部出現裂痕,賀齊抓住機會猛攻張雅,一戰大破之。作為賊首的張雅戰敗,賊軍迅速瓦解,其他各支賊軍也紛紛投降。

《三國志·賀齊傳》載:雅與女婿何雄争勢兩乖,齊令越人因事交構,遂緻疑隙,阻兵相圖。齊乃進讨,一戰大破雅,強黨震懼,率衆出降。

東冶、侯官平定後,孫策将東冶縣一分為四,新增建安、漢興、南平三縣,這四個縣都歸賀齊這位南部都尉管轄。有些文章稱這是漢朝第一次在福建地區設縣,代表着福建地區首次真正地被納入中原王朝有效管轄,其實這麼了解并不準确。

從永建四年(129)将原屬會稽郡的北部十三縣分出設立吳郡開始,會稽郡還有十五個縣。自初平三年(192)開始,會稽郡内部行政區劃開始變動,不斷增設新的縣,至建安末年東漢滅亡前夕,會稽郡已經增加到二十六個縣。是以也不必把孫策新設三縣的意義太過拔高。

煮酒論英雄之三國良将,賀齊篇(上)——平定會稽居首功賀齊重大事件之一——代理縣長,鏟除惡霸賀齊重大事件之二——投奔孫策,任南部都尉賀齊重大事件之三——漢興之戰

賀齊作為本地人才的代表,被孫策舉為孝廉,終于得到正式的官方身份。然而孫策死得太早,建安五年(200),随着孫策遇刺身亡,孫權掌權之初江東局勢不穩,内憂外患不斷,尤其會稽南部的邊遠地區,叛亂此起彼伏。賀齊隻能充當救火隊長,奔波于各縣。

建安八年(203),賀齊進兵建安縣,并在當地設立都尉府,擺明壓制當地豪強的決心。同時,孫權指令會稽郡全境每縣動員五千士兵,由各個縣長帶領,全部接受賀齊指揮。顯然,孫權打算對會稽的反叛力量發動一次總攻。

叛軍首領洪明、洪進、苑禦、吳免、華當五個人,各自率領上萬戶在漢興組成防線,吳五率領六千戶屯于大潭,鄒臨率領六千戶屯于蓋竹。孫家政權與當地豪強的決戰在此一舉。

《三國志·賀齊傳》載:郡發屬縣五千兵,各使本縣長将之,皆受齊節度。賊洪明、洪進、苑禦、吳免、華當等五人,率各萬戶,連屯漢興,吳五六千戶别屯大潭,鄒臨六千戶别屯蓋竹,同出餘汗。

這段記載不知大家作何感想。區區會稽郡每縣都要征發五千士兵,當時會稽有多少縣?二十三個。

筆者深深懷疑赤壁之戰時孫權怎麼才給周瑜三萬人?

二十三個縣,難道賀齊能率領十萬大軍平叛?不可能吧。那麼打個對折五萬,這可能就比較靠譜了。

再看叛軍兵力,五人各率萬戶,再加兩個六千戶的,這七個人至少也有六萬以上的兵力。當然,叛軍通篇用“戶”這個詞也很有深意,顯然叛軍實質上就是當地百姓、山越拖家帶口來反抗孫家政權,與黃巾起義很相似,看起來人數吓人,實際有戰鬥力的遠沒那麼多。但既然使用者做衡量機關,起碼每戶至少有一名士兵,是以六萬叛軍這個數字水分也不大。

假設會稽郡并不能做到每個縣足額提供五千士兵,那取個不到一半的整數五萬,對陣叛軍的六萬,這似乎對203年的孫權來說也太多了。

江東其實真的不缺人力資源,隻是這些人口分散在大族門客部曲中,深山老林中,山越部落中,很難有效管理吧。對外戰争時兵力捉襟見肘,平叛戰争時雙方卻能集結如此大規模的部隊,這實在是一種奇觀。

咱們再來看雙方交戰過程。前面講到叛軍主力集結在漢興縣,賀齊于是也向漢興進軍。途經餘汗,賀齊指令松陽縣長丁蕃留守,以防備叛軍切斷後路。

雖然孫權已經吩咐過其他縣長都要聽賀齊的,但是孫權還沒有足夠威望,這個丁蕃覺得自己不久前跟賀齊還是平級,現在卻要聽他的,太沒面子,于是找借口推脫,沒有留守後方。賀齊得知,立即把丁蕃的腦袋給砍了。這下軍中無不震恐,從此再無敢不聽指令者。

整肅軍紀後,賀齊派别人分兵留守後方,自己帶兵進攻。一場大決戰,叛軍首領洪明當場陣亡,其餘賊首洪進、苑禦、吳免、華當全部投降。然後賀齊轉向蓋竹、大潭,兩個擁兵“六千戶”的賊首也全部戰敗投降。

《三國志·賀齊傳》載:凡讨治斬首六千級,名帥盡禽,複立縣邑,料出兵萬人,拜為平東校尉。

這場會稽南部的大決戰後,再也沒有出現過如此規模的叛亂,雖然小股土匪、山越仍然長期存在,但總體上沒有掀起大的波瀾。賀齊為江東集團在會稽郡站穩腳跟立下汗馬功勞,恢複并鞏固了對會稽南部各縣的有效管轄,這場戰役意義重大。

煮酒論英雄之三國良将,賀齊篇(上)——平定會稽居首功賀齊重大事件之一——代理縣長,鏟除惡霸賀齊重大事件之二——投奔孫策,任南部都尉賀齊重大事件之三——漢興之戰

賀齊作為東吳頭号平叛專家,當然不會僅在會稽一郡任職。江東各郡都面臨同樣的問題,是以賀齊的任務非常多。之後賀齊還有怎樣的表現,下期繼續說。感興趣的小夥伴們敬請點選關注吧,同時也歡迎翻閱往期三國人物系列文章,您的支援是我持續更新的最大動力,謝謝!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