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沙汀:跟着奶母“泡茶館”

作者:新民晚報
沙汀:跟着奶母“泡茶館”

沙汀先生

沙汀(1904年-1992年),現代著名作家,原名楊朝熙,又名楊子青。四川安縣人。代表作品為《在其香居茶館裡》《淘金記》,以社會剖析的手法和含蓄深沉的風格,描繪了舊中國四川鄉鎮和農村的生活畫面,刻畫了一系列基層統治者的醜惡嘴臉。主要著作有長篇小說《困獸記》《還鄉記》《老邬》,中篇小說《木魚山》等,有《沙汀選集》(四卷)。

沙汀小時候所受到的“啟蒙教育”主要有幾個來源:一是他的母親和舅父,二是他的奶媽,三是私塾老師。

母親告誡他時時“想着别人”

吳福輝先生所著《沙汀傳》說,沙汀的父親叫楊義質,懦弱書生,笃信禮教。在沙汀自己的零星的記憶裡,他父親平時總穿清代袍褂,一副正襟危坐的樣子。

1909年,沙汀的父親病逝。從此母親獨立支撐門戶。母親的天地也構成沙汀童年的天地。

沙汀母親姓鄭,名妙貞。鄭家原是本城一個旺族,母親的叔祖父鄭香園,是本縣的名舉人,曾在甘肅花馬池做過官。母親用她的全部精力投入家業的打理,她治家雖嚴,對待下面人卻很和氣,安縣打零工的都願意到“楊大老爺娘子”(沙汀母親)家來幹活,因為她工錢公道,飯食又好,且說話又中聽,很懂道理。

沙汀說,他的母親是個善良女人,她經常手把手教自己做家務,她經常告誡自己:“有好事想着别人,别人就會老想着你。你有了好事不想着别人,隻顧着自己,最後你就隻剩一個人了,一個人就沒有來往了。”

沙汀說,母親從來不對自己發脾氣,也很少唠叨,但很注意培養他生活上的好習慣,如早晨起來要掃地,弄亂的東西要放回原處,借人家的東西要準時歸還,絕對不能說謊話,不能沒有孝心等等。

奶母牽着他的小手“泡茶館”

安縣處在山地與川西平原交接的邊緣,境内百分之八十二為山陵地帶。

當時安縣鄉鎮的社會生活,差不多都有一種茶館味兒,厚重,粗俗。坐茶館,看野台戲,過節,吃東西,在吵吵鬧鬧中進行的。這時,沙汀一生中受到重要影響的人出現了,她就是姓朱的奶母。

朱大娘永安鄉人,她帶沙汀的時間最久,斷奶後仍然留在他家裡。小沙汀是吃朱大娘的奶長大的。

沙汀後來回憶,他小時候經常央朱奶媽陪他上街玩,拉着她去半邊茶鋪聽打金錢闆、竹琴,聽《七俠五義》《濟公傳》。當時,在煙館積垢厚膩的門簾外面,常有行腳和尚在茶館搭個台子,又說又唱,都是一本一本的曆史傳奇。

小沙汀聽不大懂這些,朱奶母就牽着他的小手,津津有味地講給他聽。

那時候,說唱的人要在台上挂個牌子,上書“聖谕”兩字,講的都是傳奇的故事,人物隻有對話、動作,沒有多餘的描述。朱奶母雖不識字,但她從小耳濡目染,見得多聽得多,知道其中門道。這些,都讓沙汀比一般孩子更多地體會到世俗社會中人與人的關系,也為以後寫作《丁跛公》、《在祠堂裡》等現實主義作品奠定了基礎。

另外,沙汀的舅父鄭慕周對他的性格影響也不小。舅父是由川西北特殊環境造就的傳奇性人物,他經常帶沙汀去坐茶館,聽社戲。

七歲讀私塾,正逢辛亥之變

盡管家境不太好,精明的母親還是省吃儉用,在沙汀七歲的時候,就請來當時縣裡最有學問的老師來教兒子。

他最早的啟蒙老師,應該是孫永宜老師,《沙汀傳》介紹了一些細節:沙汀七歲發蒙讀私塾,正逢辛亥之變,時讀時辍,這種“土”的教育一直維持到他的青年時代。沙汀這時沒上學,他經常站在塾房外面,聽裡面傳來嗡嗡的讀書聲,瞅個縫隙好把大孩子引出來玩耍,或扔個石子進去跟塾師搗亂。

1911年春季的一日,家裡請來孫永宜先生為楊朝熙發蒙。孫是縣裡的國小教員,舊學功底深。

行三跪九叩禮,向老師行跪拜禮。孫先生收下母親紅封的“贽敬”,把沙汀帶着的《三字經》翻到後頁,把最後的八句“幼兒學,壯子行,上緻君,下澤民,揚名聲,顯父母,光于前,裕于後”,用朱筆圈出,教他讀了三遍。然後讓他入座,把着他的手,填寫了“幼學壯行”四個紅模大字。沙汀的讀書生活便這樣開始了。

後來,沙汀母親又聘了一個叫蔣品珊的先生來坐館。蔣品珊也是桑棗人,前清秀才,字寫得很好,安縣公園原先有個“天星樓”,三個大字的匾就是他寫的。沙汀後來寫得一手好字,與蔣的啟發有關。

一次,沙汀把識字的課本用“爛”了,恰好少了幾行注釋。蔣先生本想找人替他補上,他突然提出要自己動手試試。這很出老師的意外,表揚了他。沙汀的國文學得很用心,功課越來越好。

和終生好友艾蕪互相砥砺

後來沙汀在省立第一師範學校讀書期間,遇到了他的終生好友艾蕪。這兩位少年在成都不期而遇,互相砥砺,他們夢想着有一天用自己的筆,用自己的文章,用自己的聲音教出天下英才,振興社會國家。

省立第一師範學校是一所名校,這裡荟萃了一大批新文化運動的傑出幹将。他們中,有的人成為了共産黨人如張秀熟、袁詩堯等,革命老人吳玉章亦曾到校上過課。

沙汀是一個有着獨特藝術風格的作家,他的作品主要以四川鄉鎮為故事背景,采用冷峻、客觀、暴露、諷刺手法和含蓄深沉的藝術氣質描寫現實社會。細緻刻劃人物的典型細節,繪出一幅幅富有社會風習的畫面。他的小說以極強的幽默感和濃烈的地方色彩著稱。

所有這一切,都離不開他小時候在家鄉受自己母親、舅父、奶母和私塾老師良好的啟蒙教育。李仕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