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煙台蓬萊這個村,在清末出了一位曆史名人,叫做宋慶

在煙台蓬萊城區南郊的南王街道境内,有一連三個帶有“泊子”字首的村莊,分别是泊子宋家、泊子王家和泊子石家村。

因為名字有點長,當地人通常将第一個字和第三個字作為簡寫,比如泊子宋家村簡稱為泊宋。

煙台蓬萊這個村,在清末出了一位曆史名人,叫做宋慶

泊宋村的規模不算太大,一百多戶人家。但就是這樣一個看似普通的村莊,在曆史上曾經除了一位名人,他就是清末著名将領宋慶。

煙台蓬萊這個村,在清末出了一位曆史名人,叫做宋慶

一個人的影響力如何,在正史中有無傳記算是一個衡量标準。清末膠東人當中,在《清史稿》有傳者不多,而蓬萊宋慶就是一個。

煙台蓬萊這個村,在清末出了一位曆史名人,叫做宋慶

不過《清史稿》中對宋慶的籍貫記載有誤,宋慶為山東省登州府蓬萊縣泊子宋家村人,而《清史稿》稱:“宋慶,字祝三,山東萊州人。”或許是因為修此傳者為外地人,對膠東區劃不甚了解,将登州府蓬萊縣,誤組合為萊州。

煙台蓬萊這個村,在清末出了一位曆史名人,叫做宋慶

因為宋慶的曆史地位較高,在民國初年修撰的《膠東宋氏聯宗族譜》中,對蓬萊宋姓也介紹較全,根據族譜記載,宋慶為泊子宋家村人無疑。

然而《膠東宋氏聯宗族譜》已經将蓬萊宋姓與文登宋信(元末從江西遷到膠東,不少膠東宋姓尊之為祖)聯系在一起,但泊子宋家村的村名石碑上,仍沿用了民間廣為流傳的“雲南”一說。

煙台蓬萊這個村,在清末出了一位曆史名人,叫做宋慶

泊子宋家村在清末之前,并不以功名見長,宋慶本人的出身也比較貧寒。但時勢造英雄,在鹹豐同治年間,宋慶前往安徽投入軍中效力,在與太平軍、撚軍的作戰中立下戰功,慢慢從千總、總兵升至提督,成為方面大員,并賜号毅勇巴圖魯,其麾下号為“毅軍”。光緒六年,宋慶率部徙防旅順,駐防十馀年,軍容稱盛,朝廷加恩,賜他太子少保、尚書銜。

宋慶行伍出身,不善文墨,惟勤練之後,擅長書寫“篪”字,外人稱之為“一筆篪”。在駐防旅順期間,他曾寫下一個“篪”字,拓字刻成石碑,立在家鄉的蓬萊閣附近。現在到蓬萊閣景區内參觀,還能看到他的墨寶。

煙台蓬萊這個村,在清末出了一位曆史名人,叫做宋慶

成名之後,根據當時的慣例,宋慶在蓬萊縣城裡建起大宅,還曾有牌坊祠堂等建築,可惜現已不存。位置據說就在蓬萊北關附近,在清末民初,提起城裡的宋府,蓬萊可謂無人不曉。

甲午戰争,是宋慶仕途的一個轉折點,因為作戰不利,他受到處分,此後數年基本在半隐退中度過。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宋慶去世,此時朝廷亦不忘這位出力甚多的武将,晉封其為三等男爵(由其兒子承襲爵位),并予建祠,谥忠勤。

宋慶去世後,靈柩傳回原籍安葬,但并沒有葬在泊子宋家村,而是按照當時大戶人家“擇吉壤”的習慣,将墓址選在杏山村附近。因宋慶曾官至太子少保、尚書銜,故陵墓規格頗高,根據蓬萊地名史料記載,墓前石人石馬,相當大氣。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