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936年夏,李雲從丈夫徐強的口中得知,兩個孩子找到了,并且已經送到了安全的地方。此時,她才知曉,這兩個孩子竟都是毛主席的孩子。但至于誰找到的?在哪裡找到的?又是怎麼找到的?徐強沒有留下隻言片語。
李雲雖然是他的妻子,但直到1988年徐強去世了,也沒有将此事的來龍去脈告知李雲。李雲當年是參與了尋找毛岸英毛岸青的一份子,後來她又成了宋慶齡的聯絡員,從宋老那裡,她又知道了一些鮮為人知的“資訊”。從李雲的視角展開,當年的“尋人事迹”就變得很清晰了。
李雲和徐強假夫妻到真夫妻
李雲于1915年出生在江蘇蘇州。2歲時,她跟着家人來到了上海。1929年,14歲的李雲在上六年級的時候,加入了“中國共産主義青年團”。1930年,李雲轉為了共産黨員。
1932年,李雲被配置設定到了中央特科系統工作,她的頂頭上司就是陳雲。奉陳雲之命,李雲和中共閘北區委上司徐強一起去了河南開封,在那裡開展情報工作。
李雲和徐強主要對接的對象是,時任國民黨第80師少将副旅長惠東升。惠東升為人耿直,早已對國民黨内部的腐朽感到厭棄。他曾多次為中共提供了大量情報,他的學生楊永泰的秘書受其影響,也加入了“洩密”計劃。
而最為重要的一條情報——國民黨第四次“圍剿”紅軍的計劃就出自于惠東升的學生之手。這些情報都是由徐強和李雲,通過聯絡員秘密傳遞給上海的黨組織。
過了一段日子,兩人的身份暴露,隻能回到上海暫避風頭。此時,中共中央機關轉移到了中央蘇區,李雲和徐強的工作職能,轉變為了以“統戰、情報”為主。為了友善工作,李雲和徐強假扮夫妻。平日裡,徐強将收集好的情報帶回家,李雲馬上把情報抄寫好,整理好,然後想方設法地傳遞出去。
由于工作中彼此配合默契,感情也随之加深。後來,他們幹脆“假戲真做”,向組織申請後,兩人就成了真夫妻。
徐強叫李雲去尋找“烈士的兩個孩子”
1935年秋,中央紅軍長征已經勝利到達陝北,但形勢依舊很嚴峻。相比之下,上海地下黨組織的情況更不樂觀,那時,“特科”的成員大都已經撤離,隻留下了少數未暴露的同志在堅持鬥争。
當時的總負責人是邱吉夫,徐強是主管情報工作的,李雲則聽從徐強的上司。這天,徐強很嚴肅地對李雲說,要她去尋找兩個男孩,他們都烈士的後代,從收養的人家跑掉了,很可能已流落街頭。大的那個有十三四歲,小的那個有十一二歲。
徐強強調說:“這兩個男孩是形影不離的,從今天起,你就在上海老西門附近地區内仔細地找。”李雲聽後,心裡有了一點兒“思考”。從老徐的口氣中,可以推測這兩個孩子絕對不是一般的小孩,肯定有特殊的背景。不過,“特科”有嚴格的紀律,特别是做情報工作的。“不該你知道的,你不要問。”
畢竟是做了多年情報工作的,李雲想到,既然隻要她在一片區域裡尋找,那就說明其他區域肯定也有同志在找。這更能印證一點,兩個小孩“非同一般”。
有了“流浪”這一線索後,李雲馬上想到了八仙橋小菜場那一帶。那邊有好幾家好心人,施舍飯菜給流浪者。每天中午時,流浪的人們都會蜂擁般地趕到那裡。還有鐵馬路橋堍,那裡的流浪者以幫助推人力車,掙幾個銅闆過日子。于是,李雲就在這兩個特殊的地點蹲守。
為了低調行事,李雲往往藏在遠一點的地方觀察,這一看就是大半天。外出的時候,她的目光會不自覺地盯着來往的小孩。可這樣連續找了大半年,依舊沒結果。李雲和徐強說,孩子會不會被綁走了?徐強告訴他,内線已經查遍了上海的警察局,肯定孩子沒被抓,依舊在流浪。
直到1936年夏初,李雲才被告知孩子找到了。與此同時,她才知道兩個孩子都是毛主席的骨肉。
李雲辟謠社會上的一些謠言
李雲後來了解到,楊開慧犧牲後,留下了三個孩子,毛岸英、毛岸青、毛岸龍。1931年春,上海地下黨組織安排,三個孩子進入了大同幼稚園。為了便于掩護,由董健吾牧師(地下黨)擔任園長。入園不久,毛岸龍因病夭折了。
1932年,大同幼稚園被迫停辦,毛岸英、毛岸青被安置在了董健吾外室的家裡。時間長了,女主人開始排擠兄弟倆,迫使他們開啟了流浪生活。
後來,社會上有人跳出來自稱是毛岸龍。李雲表示,那完全是子虛烏有。她說,毛岸龍在大同幼稚園病亡,是确實無疑的。
有人認為,尋找毛家兄弟是黨中央的訓示,李雲說,不确切。當時“特科”和中央聯系靠得是唯一的一個電台,李雲是掌管發報機的機要員,從來沒有收到過中央要求找孩子的電報。
還有的人說,當年是毛澤民來上海托潘漢年找孩子的,這也不符合史實。因為這兩人1935年的時候都在陝北,潘漢年是在1936年8月才來的上海,那會兒兩個小孩都已經找到的。
比較可信的是,毛岸英、毛岸青出走後,董健吾随即報告給了“特科”的上司。孩子找到以後,“特科”的上司曾經想把他們送回董家寄養,可兄弟倆堅決不肯回去。
1936年春,馮雪峰到了上海,擔任了“特科”的上司。他聯系了國民黨愛國将領李杜将軍,将兩個小孩暫時寄養在離家。後來,李杜将軍又想辦法把孩子們送往蘇聯。到了莫斯科以後,兄弟倆被送到了國際第二兒童院,各自起了蘇聯名字,開始了在蘇聯的生活。
李雲後來被配置設定到宋慶齡的身邊工作,她說,當時送毛岸英、毛岸青秘密去蘇聯,除了李杜将軍外,宋慶齡同志肯定參與了謀劃和安排。由于宋慶齡一貫不喜歡張揚,她為革命所做的工作,從不會和别人提起。
李雲給宋慶齡當聯絡員
1936年5月的一天,宋慶齡向“特科”的上司提出一個要求,她說,她有事要找“特科”的人商量,一下子沒辦法找。而“特科”的人找她很容易,是以她請“特科”派一位共産黨員,固定她和“特科”的聯系。
馮雪峰考慮後,決定派李雲到宋慶齡那裡工作。李雲覺得宋慶齡在國内外都有很高的聲望,擔心自己的工作做不好。經過馮的耐心教導,李雲最後服從了組織的安排。
1937年的一天,宋慶齡和李雲在談了一些事情了。突然,宋慶齡問她:“我現在算黨員嗎?”李雲一怔,沒有當即回答,就說:“我回去問問。”随後,李雲就向上級上司請示如何答複。上級上司說,孫夫人的入黨問題,是中央要考慮的事。若是孫夫人再問起,就說她和共産黨員一樣。
李雲把情況和宋慶齡說了之後,宋慶齡特别的高興。從當宋慶齡的聯絡員起,李雲的人生似乎與宋慶齡聯系在了一起。她發現宋慶齡同志為革命付出了太多,但她卻很是低調,根本不以功勳炫耀。就像是她幫助毛岸英、毛岸青兄弟倆到蘇聯這件事,不是李雲透露,很多人都不曉得這回事!
參考資料:《宋慶齡身邊的紅色特工李雲》、《尋找毛岸英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