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投資者如何利用AI對能源的貪欲

大約一個月以前,谷歌在其年度可持續性報告中承認,自從2019年以來的五年間其排放量攀升了近50%。原因正是:資料中心和人工智能。

微軟的用電量也大幅上升——自從2020年以來,在大型科技巨頭的人工智能競賽的助推下,其用電量翻了一番。正如谷歌一樣,它的排放量也穩步上升了42%。但投資者正在關注消費趨勢并且購買電力公司股票,這些可能成為下一個市場寵兒。

投資者如何利用AI對能源的貪欲

英國《金融時報》本月援引晨星公司(Morningstar)的資料報道稱,流入美國公用事業基金的資金正處于上升趨勢,僅在五月和六月這兩個月就增加了17億美金。據報告指出,這也是近兩年内資金流入公用事業基金的最高水準。英國《金融時報》援引道富銀行(State Street)的預測稱,在七月份該領域可能會新增11億美元新資金,公共事業如今炙手可熱。

據晨星公司的資料,許多公用事業基金的年回報率為兩位數,其中一些比較強勁的基金的回報率在10%到20%以上,舉例來說,ESG基金的回報率基本都是個位數,最近甚至出現了虧損。另一方面,頂級大型科技的基金回報率也在大約20%左右甚至更多,電力也是熱門的。

投資者如何利用AI對能源的貪欲

早在今年五月,高盛集團就預測人工智能将推動資料中心的電力需求增長160%。該銀行的分析師認為:“目前,全世界資料中心消耗1%到2%的總電力,但這一百分比可能會在本世紀末增長到3%到4%,在美國和歐洲,這種需求增長将會幫助推動這種一代人都未曾見過的電力增長。”

難怪投資者們都紛紛湧向電力公司,因為他們将處于這一代人需求激增的最前沿。僅僅是谷歌和微軟所消耗的電量就已經超過了一百個國家,而且不全是小國家。他們的總和是48太瓦時,或者說各24太瓦時。他們兩個都承諾去從風能和太陽能中獲得更多太瓦時的電力,但由于風能和太陽能的本質,他們兩個都失敗了。然而,公用事業公司的工作是為大大小小的消費者提供可靠的電力,不管來源如何,他們在股票市場上都非常興旺。

投資者如何利用AI對能源的貪欲

#電力# #人工智能# #能源#

文章來源:How Investors Are Capitalizing on AI’s Insatiable Appetite for Energy | OilPrice.com

翻譯、編輯:中國國際能源輿情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