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都市現場綜合溫州都市報
轉載請注明來源
“謝謝叔叔阿姨,圓了我們的心願”,今天,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血液内科舉行暖心過小年活動,愛心人士為31名骨髓移植孩子送上芭比娃娃玩具、遙控車、電話手表等禮物,圓了他們的新年心願,紅日亭的志願者為孩子送上魚丸面、豬油糕、八寶粥等溫州小吃。

她的命是弟弟和醫生給的
當天上午,暖心過小年在該院4号樓2樓門診候診大廳舉行,會場布置得喜慶,紅燈籠和氣球挂起來。這些骨髓移植小患者表演了精彩的節目,領取愛心禮物,氣氛熱烈。
小患者表演手語節目《感恩的心》。
一位特殊的孩子深情表演了歌曲《我的父親》。她是來自貴州的9歲患兒石瑤瑤(化名)。懂事的她說:自己的命是弟弟和醫生給的。石媽媽介紹,女兒是家裡的第一個孩子,2歲時不幸患上了海洋性貧血,需要骨髓移植,她帶着女兒輾轉多地就醫,卻沒有找到合适的骨髓移植。在醫生的建議下,為了救女兒,她專門在2014年生下兒子。幸運的是,兒子和女兒配型成功。2017年,她慕名找到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大内科主任、血液内科主任俞康教授,為小姐弟準備移植手術。
瑤瑤姐弟2017年合影。
小姐弟的感情很好。
溫醫大附一院血液内科醫生陳怡介紹:石家弟弟是該院目前最小的骨髓捐獻者,捐獻時4周歲不到。因為供者年齡小、體重低,醫院特别提前從弟弟身上抽了一部分血液備用,抽取幹細胞時又輸回弟弟的體内。
為了這次捐獻,年幼的弟弟住院了4天,分兩次采集造血幹細胞。盡管做了充足的準備,但第一次抽取幹細胞時,石家弟弟還是疼哭了。陳怡醫生回憶,雖然采血的針頭比較粗,但石家弟弟全程非常懂事,強忍哭鬧。
随後,瑤瑤的幹細胞移植獲得成功,重獲新生。堅強的瑤瑤同樣讓陳怡印象深刻。陳醫生說:“這女孩特别能吃苦,格外懂事、感恩。移植後有一些并發症,但她總是寬慰媽媽:我能忍,我很快就能好起來。對待醫護人員也很有禮貌。”
她的心願是送弟弟一輛遙控車
石瑤瑤一直記得小弟弟的好,正是弟弟捐出骨髓才救了她的命。是以,這次愛心人士征集微心願時,其他患兒的禮物都是為自己準備的,而她首先想到了弟弟,要了一輛遙控車。
石媽媽說,非常感謝溫州醫生和愛心人士,使她的女兒獲得新生。來溫州就醫時,她身邊隻帶了2萬元,夫妻倆東拼西湊,還是面臨資金缺口。多虧了溫州太平慈善功德會等愛心人士捐贈了部分醫藥費。而這次又是在溫州愛心人士的幫助下,女兒實作了自己的微心願。
血液内科醫生陳怡為瑤瑤送上遙控車。
幫助這些孩子圓夢的有該院醫務工作者、患者家屬以及溫州經開區沙城第二國小學生等。當大家把這些愛心禮物送給這些特殊孩子時,現場暖哭了。
據悉,這次的微心願善款是沙城第二國小學生通過“慶元旦愛心義賣”活動籌款而來的。本次活動的志願者來自溫醫大附一院血液内科、溫醫大附一院團委、溫醫大第一臨床醫學院碩博聯合會、溫州都市報陳忠慈善工作室和溫州益路行義工隊等機關或團體。紅日亭負責人孫蘭香帶領5名志願者為孩子們準備了溫州名小吃。
“暖心過年”祝福小患者早日康複
據了解,該院血液科已成功開展骨髓移植工作22周年,2018年中華骨髓庫使用率居全國第六位,達到新的高度。海洋性貧血兒童的非血緣移植成為特色,居全國領先地位。
溫醫大附一院大内科主任、血液内科主任俞康介紹, 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血液内科是國内開展地貧移植手術的三大中心之一。同時,溫醫大附一院是國家衛生計生委造血幹細胞移植教育訓練基地、浙江省首批具有非血緣造血幹細胞移植和采集資格的定點機關。每年,該院有5000多名血液病患者住院治療,其中有400多名血液病重症患者需要進行造血幹細胞移植。近兩年,該院已為來自貴州、江西、新疆、河南、廣西等地的62名重型海洋性貧血患兒成功進行非血緣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
俞康說,這些患兒就像醫務工作者的親人,每年為孩子們舉辦暖心過年活動,祝福他們早點康複回家。
石媽媽告訴溫都記者:丈夫和兒子目前在老家生活,她帶着女兒住在溫州友善門診随訪,今年春節一家人還不能團圓。但醫院準備的暖心過年活動,讓她們母女特别感動,謝謝所有熱心的志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