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各地聞名卻不解其意的小吃(1)

1、北京-豆汁

豆汁是老北京獨具特色的傳統小吃,很多外地朋友看了豆汁的字面,會認為是和豆漿類似的東西。

但實際上,豆汁是制作綠豆粉條的下腳料加工出的産物。老北京人通過将剩餘綠豆殘渣進行發酵産生的汁水就是豆汁。

豆汁具有養胃、解毒、清火的功效。可第一次喝豆汁,那猶如泔水般的氣味使人難以下咽,捏着鼻子喝兩次,感受就不同一般了。有些人竟能上瘾,滿處尋覓,排隊也非喝不可。

舊時北京的豆汁都是挑挑兒售賣,以豆汁就辣鹹菜和焦圈,窮人還會把貼餅子掰碎泡在豆汁裡,就是一頓正餐。不過個人還是建議首次接觸豆汁的外地朋友謹慎對待,第一口下去的味道也許超乎您的想象。

各地聞名卻不解其意的小吃(1)

2、福州-鍋邊糊

鍋邊糊也叫鼎邊糊,是起源于福州的一種福建特色小吃,也是當地的早餐佳品。

它是用蚬子汁為湯,在鍋裡燒開取其鮮味,再把磨好的米漿沿着鍋邊一圈澆過去,米漿在鍋邊燙成幹皮後用鍋鏟刮到湯裡,加芹菜、蔥、蝦米、熟魚幹、小腸、花蛤、香菇、白菜等作佐料,燒開後起鍋就是一盆滾燙的“鍋邊糊”了。

用北方人能了解的觀點看,鍋邊糊很像是一碗海鮮味的片湯。

福建除去福州外,漳州和古田也有當地的鍋邊糊,主要是湯頭和湯裡的配料不同。

各地聞名卻不解其意的小吃(1)

3、濟南-甜沫

甜沫是起源于豫北地區豆沫,後流傳至山東濟南特色傳統名點,大衆粥類美食,泉城二怪之一。

甜沫是一種以小米面為主熬煮的鹹粥,濟南人又俗稱之為“五香甜沫”。在濟南的衆多小吃中,甜沫是最具特色的“招牌”名優小吃。

簡單總結,甜沫,是一種鹹粥,粥做好後主人會問“再添麼兒”,指的是添加粉絲、蔬菜、豆腐絲之類的輔料,後來人們諧音成“甜沫”,是以甜沫口味是鹹的,不是甜的。茶湯非茶,米香四溢更勝茶。甜沫不甜,閱盡五味方得甜。

第一次去濟南的朋友,千萬不要望文生義,把甜沫當成甜品要。

各地聞名卻不解其意的小吃(1)

明天會繼續這一主題,有感興趣的朋友請加我,後面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