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海上捕撈“大海市”春汛時節,
琳琅滿目的海産您能識别多少?
章魚、鱿魚以及墨魚這個系列你能分得清?
人們戲稱其為“軟氏三兄弟”。
不少人對之分辨不清、混淆一體,
那麼您知道下面圖檔裡的是三兄弟中的哪一個嗎?

我是墨魚,我有逃生絕招,在遇到敵害時迅速噴出體内墨汁,将周圍的海水染黑,我就可以逃之夭夭啦~
接下來,就讓我做一下自我介紹吧!
本名烏鲗,又稱烏賊、墨鬥魚或花枝。
是軟體動物門頭足綱烏賊目的動物。烏賊遇到強敵時會以“噴墨”作為逃生的方法并伺機離開,因而有“烏賊”、“墨魚”等名稱。其皮膚中有色素小囊,會随“情緒”的變化而改變顔色和大小。烏賊會躍出海面,具有驚人的空中飛行能力。特征為有一厚的石灰質内殼(烏賊骨、墨魚骨或海螵蛸,榮成人叫“墨魚闆”,可入藥)。
接下來再給大家介紹一下“軟氏三兄弟”裡的其它兩位吧
章魚,又叫八爪魚、石居、死牛,我們榮成人叫它“八鞘”或“八帶鞘”。
屬于軟體動物門頭足綱八腕目,章魚科章魚屬。因其頭上長有八腕,且腕間有膜相連,長短不一,腕上具有2行無柄的吸盤,是以稱作“八腕類”。是海洋動物。不屬于魚類。章魚不僅可連續六次往外噴射墨汁,而且還能夠像最靈活的變色龍一樣,改變自身的顔色和構造,變得如同一塊覆寫着藻類的石頭,然後突然撲向獵物,而獵物根本沒有時間意識到發生了什麼事情。
鱿魚,又稱句公、柔魚或槍烏賊,是軟體動物門頭足綱管鱿目開眼亞目的動物。
身體細長,呈長錐形,有十幾隻觸腕,其中兩隻較長。觸腕前端有吸盤,吸盤内有角質齒環,捕食食物時用觸腕纏住将其吞食。喜群聚,尤其在春夏季交配産卵期。槍烏賊是兇猛的肉食性動物,食物大多為小公魚、沙丁魚、鯵和磷蝦等小型中上層種類,也大量捕食其同類。槍烏賊本身又是鮪魚、鲐、帶魚和海鳥的重要食餌。
01身體結構不同
章魚是八條腕,鱿魚、墨魚皆為十條腕。
章魚身體柔軟,鱿魚生長有軟骨,墨魚則有硬骨。
02外觀形狀不同
看到章魚我們可以聯想章魚小丸子,其身體呈囊狀,貌似丸子;
鱿魚身體狹長、仿佛管具,橫切面為圈狀;
墨魚的身體則較為扁平、十分寬大。
03生活習性不同
章魚一般用腕中吸盤沿海底爬行,動作十分緩慢; 鱿魚、墨魚則在海中快速遊動。
章魚是夜行性動物,對于光線十分敏感,喜歡待在黑暗的環境之中,漁夫常将專用的陶罐抛入海中,然後算好時間、請君入甕,等着章魚鑽入罐中、自投羅網;
鱿魚、墨魚卻喜歡光亮,漁夫就利用其之習性在捕撈船上挂起集魚燈等着它們蜂擁而至,然後一網打盡。
04食用方式不同
章魚可生食亦可熟食,而生食尤佳;
鱿魚、墨魚則須煮熟後再食用,皆因其體内有一種多肽成份,若未煮透即食用,往往會讓食客腸胃運動失調、以緻于腹部不适。此外鱿魚之類的水産品性質寒涼,脾胃虛寒的人亦應少吃為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