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epfl)的研究人員們研究出了一種可以分析瑪雅文字的算法。這一項目終有一天能夠在翻譯這種複雜且神秘的語言中做出巨大貢獻。
雖然在南美洲有五百多萬人正在使用一種由瑪雅文化演變而來的口語,但瑪雅文字卻經曆了截然不同的命運。西班牙16世紀的征服之舉導緻大部分瑪雅文字作品流失,瑪雅文字的秘密也從此不見天日。到目前為止僅有三本古抄本的瑪雅書籍被儲存了下來,它們在法國巴黎、德國德勒斯登和西班牙馬德裡的博物館與機構中長眠。這些記錄中包含珍貴的資料,研究人員們正在利用這些來發掘哥倫布時期前出現的文字的秘密,其中許多東西都是未知之數(大約百分之十至百分之十五的符号無人知曉)。idiap(一個隸屬于epfl的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們正在借助電腦的力量來幫助考古學家和碑銘研究家進行破解工作。
富有創造力的作家
這些研究人員們與瑪雅文字專家密切合作,已經分析出了上千種象形文字元号。瑪雅文字通常成套出現。一套文字中通常包含一個或多個象形文字,代表一種聲音、一個單詞甚至是一整個句子。在idiap社會計算小組中工作的研究人員rui hu表示:“每幅圖都講述了一個故事。有時我們能在說這種語言之人的幫助下猜出它的意思,有時我們還要有術語詞典的輔助才行。”記載着象形文字的曆史文物曆時久遠且儲存狀況不佳,這使得破譯工作變得非常困難,研究人員的任務變得尤為困難。更重要的是,哥倫布時期前的作者有時畫下符号的方式會略加創新,與别人稍有不同,這種方式的變化根據年代和地區的變化而變化。也有一些符号看上去一模一樣但它們代表的意思截然不同。
這對考古學家和碑銘研究家們來說是一個真正複雜的難題,他們依舊要花費大量時間仔細查閱每個符号的意思。感謝idiap研究人員們的工作和德國波昂大學瑪雅文字專家的幫助,他們合力創造出了三本現存古抄本中的高品質象形文字代表,且它們将被用在數字目錄中。接下來研究人員們将利用這些工具快速鑒定給定的象形文字及其含義,并找到該符号最佳的詞義。波昂大學的研究人員carlos pallán gayol說:“對于瑪雅文化學者來說這一研究相當有用,從今以後他們也有機會利用新奇的跨領域方法來彌補傳統研究手段的不足。”
線上資料庫
這一跨領域項目最終将導緻線上資料庫面世,科學界将利用這一線上資料庫研究、對比和注釋瑪雅文字以便擴大我們對它的了解。rui hu說:“結合瑪雅文化專家和基于資訊技術的工具,我們能夠做出了不起的成就。”這樣的成就終有一天能夠讓機翻成為曆史。
原文釋出時間為:2015-11-07
本文來自雲栖社群合作夥伴“大資料文摘”,了解相關資訊可以關注“bigdatadigest”微信公衆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