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可穿戴裝置資料監測登榜2016十大醫療創新

可穿戴裝置資料監測登榜2016十大醫療創新

每年,在醫療創新峰會快要結束的時候,克利夫蘭診所都會公布下一年可能會影響世界的醫療創新名單。

今年是這項傳統的第10年了,早在上周末2015年醫療創新大會就已經在克利夫蘭會議廳開幕了。克利夫蘭診所所孕育的創新文化每年都在催生新的“遊戲改變者”,那裡的醫療人員和研究人員也一直在讨論什麼樣的醫療創新技術能夠改變國家整體健康狀況。

而值得網際網路醫療業界注意的是本年度與智能可穿戴裝置相關的遠端醫療監控也登上了榜單。

1預防公共流行病的疫苗

2015年十大醫學創新中有一個令人值得注意的地方,那就是這個國家不管是科學家、醫生還是公共衛生官員,都在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快、更高效的在開發能夠預防流行疾病傳播的疫苗。究其原因,其實正是2014年非洲埃博拉疫情和美國細菌腦膜炎球菌(腦膜炎球菌b)的突然爆發所帶來緊迫感所造成的。在這兩種情況下,醫生、科學家、公司和政府機構以前所未有的創新速度将新的疫苗從實驗室帶到臨床試驗。

2基于基因組學的臨床試驗

基于基因組學的臨床試驗正在向加快新的靶向治療轉變。他們依據基因标準對潛在研究參與者進行篩選,并與他們疾病相關的特定分子實驗治療相比對。遺傳分析縮短了招收患者的時間,是以增加了患者受益于臨床治療的機會。

3使用crispr進行基因編輯

就在不久之前,任何生物體包括人類胚胎dna的修改還隻是科幻小說和電影導演腦海中的想法。然後crispr(矩回文重複序列)這項新技術的出現,不僅宣告了這種情況是可能的,而是是可以以比以往基因編輯更容易和更低廉的成本進行嘗試的。是以,實驗室裡這項技術無處不在。

4預防傳染病的水淨化系統

在發展中世界,污水堆積在街道上而沒有地方進行排放,最後卻變成了當地群眾的飲用水,這樣的情況屢見不鮮。這是一個每年造成世界10%疾病發生的棘手的問題。據估計,世界上有超過7億人每天在引用不健康的水,而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開發中國家有超過100萬五歲一下的兒童每年死于水污染和差勁的衛生條件。

5遊離細胞胎兒dna檢測

當今健康懷孕的市場規模已經達到了将近20億美元,越來越多新生兒的父母會投資于書籍、嬰兒飲食和瑜伽課程,以確定他們的孩子将來盡可能健康的成長,就像剛出生時一樣。而像比如唐氏綜合症、愛德華茲綜合征,和patau綜合征等在内的遺傳疾病發生的可能性,會不受母親的控制,進而導緻父母巨大的應對壓力,特别是在目前模糊測時後結果不能确定的情況下。

6

通過蛋白質生物标志物分析

進行癌症篩查

為了了解癌症的風險,科學家們多年來一直局限于觀察蛋白質在如血液或尿液或基因變異等這些生物體液中的濃度變化。然而相對較差的敏感性、特異性和預測值限制了這些測試的診斷精度和臨床應用。

7可自由操控的人造肢體

多年來,為提高截肢者和癱瘓人的生活品質而安裝的人造假肢已經能夠向正常人一樣使用了。但美國仍有超過600萬癱瘓以及10萬上臂截肢人群,這是一個龐大的患者群體,在人造假肢領域上的創新将會為社會帶來革命性的改變。

8hsdd(性欲低下)首次治療

性欲不同于性表現,目前有多種藥物可治療男性性功能障礙。但是到目前為止,卻幾乎沒有任何專治女性性欲低下的藥物。2015年fda準許了flibanserin,這是第一款可用于治療女性性功能障礙(hsdd)或絕經前性欲低下的藥物。

9無縫遠端監控

近年來,可穿戴技術騰空而起,迅速的融入了我們的生活中。最近一項研究估計,有将近20%的美國成年人會穿戴智能裝置通過收集運動資料和睡眠習慣來監測心率和血壓。健康消費人群對可穿戴裝置的日漸親睐讓人興奮不已。除了健康,可穿戴裝置從服飾、每一次呼吸、汗珠或人體内的化學變化所收集來的監測資料将直接惠及數百萬患者。在很多情況下,一些細微的變化可能就意味着生或死。

10中風後神經血管内治療

對患有缺血性中風的患者來說,時間是非常重要的。為了防止長期殘疾、腦損傷或死亡,凝結在血管中的血塊必須在3-6個小時内被拆除。多年來,唯一被fda準許用于消除腦血栓的一直是一種組織型纖溶酶原激活劑tpa。這種藥物通過靜脈注射進入大腦來溶解血塊以及恢複大腦血液量。然而,當較大血管内出現閉塞的時候,toa隻能對不到三分之一的人有效。多年來科學家一直在尋找可以盡量安全地幫助tpa消除主幹血栓的援軍,最後發現竟然是支架。

原文釋出時間為:2015-11-06

本文來自雲栖社群合作夥伴“大資料文摘”,了解相關資訊可以關注“bigdatadigest”微信公衆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