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唐末“科場老手”陳黯為何隐居廈門金榜山?

作者:台海網
唐末“科場老手”陳黯為何隐居廈門金榜山?

陳黯的雕像和他隐居的石室

唐末“科場老手”陳黯為何隐居廈門金榜山?

朱熹《金榜山記》石刻

台海網4月24日訊(海峽導報記者崔曉旭/文常海軍/圖)

金榜山上,林木蔥郁,鳥語花香。

金榜山下,書聲琅琅,墨香陣陣。

廈門曆史上許多文人墨客、英雄人物留下的典故,都與金榜山有關,這裡是廈門的文化發祥地。

可千百年的金榜山曆史,你又知道多少?廈門文史專家彭一萬尋訪金榜山,給大家還原1000多年前的“金榜故事”。

金榜山麓雲集曆代文人墨客

琅琅書聲、悠揚琴聲……從金榜山下傳來。

總面積近5000平方米的金榜書院,上個月揭牌啟用,由思明區委、區政府傾力打造,與金榜公園融為一體,由原公園内三座老建築改造而成,古色古香。

據悉,金榜書院由書院主體、金榜學堂、思明記憶館和書院前廣場四部分組成,兼具思明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思明區社群書院指導中心與思明區“示範樣闆書院”三大功能作用。走進書院,一間間功能各異的空間以别緻的命名分布在書院裡。

金榜公園以金榜山得名,自然景觀優美,林木蔥郁,奇石衆多,人文景觀豐富,曆史人文底蘊豐厚,唐、宋、明、清古迹荟萃。遠自唐朝,就有許多曆史名人、英雄人物、文人墨客都慕名而來,留下了衆多曆史典故。

“金榜山是廈門的文化發祥地,每逢周末,廈門人便湧入這座地處中心地帶的金榜公園。”彭老介紹,金榜山吸引了張翥、朱熹、陳獻章、丁一中、劉存德等名士前來尋訪,緬懷憑吊,題詩作記。

比如,唐代文士陳黯在此讀書垂釣,終老金榜山下,他隐居讀書的山洞辟為石室,其上建“迎仙樓”,他垂釣之處稱為釣矶,“金榜釣矶”從清乾隆以來就是廈門名景;宋朝大理學家朱熹遊覽金榜山,留下巨幅石刻《金榜山記》,宋幼帝掬泉甘飲賜号“聖泉”;明代文人、書法家陳獻章題寫的“海濱鄒魯”,贊譽廈門是個文明的地方;清朝抗英名将陳化成的陵墓也坐落在這裡,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機關。

摩崖石刻“海濱鄒魯”是誰寫的?

金榜公園有“海濱鄒魯”“石簇迷霧”“翠谷浮香”“古道春蔭”四個景點。其中“海濱鄒魯”最負盛名,主體景點是一塊十六丈高的巨石,挺立天際、莊嚴威武,形如“玉笏”,故名“金榜玉笏”。

500多年後的今天,“海濱鄒魯”四個大字的摩崖石刻留存至今,镌刻在金榜山陳黯隐居的石室附近。

這四個字是誰寫的?是明代著名理學家陳獻章(1427-1509年,廣東省新會縣人)寫的。彭老說,陳獻章擅長書畫,很有聲望,他寫下“海濱鄒魯”四個大字贊美當時廈門的文明氣象,“他曾在詩作中這樣描繪:‘元氣塞天地,萬石常周流。閩浙今洛陽,吾邦亦魯鄒。’意思是,社會在不斷發展進步,福建、浙江這些沿海省份,已有中原地區像洛陽那樣的文明氣象,就是自己的家鄉廣東,也具有與鄒魯一樣的文化禮儀”。

那為什麼他會寫下“海濱鄒魯”?原來這是他現場考察并受朱熹影響的結果。彭老說,南宋朱熹(1130-1200年)任同安縣主簿時,曾到金榜山一遊,他深知唐代金榜山石洞的“洞主”陳黯的經曆和作為,便把陳黯的著作《裨政書》加以校訂,編成5卷,并寫了序言,還作了《金榜山》詩及《金榜山記》文,詩、文均镌刻在金榜山巨石上。

唐末“科場老手”為何到此隐居?

大家都知道,朱熹宗孔嗣孟,是儒學之集大成者,卻對陳黯的著作《裨政書》加以校訂。能讓這個偉人表彰的陳黯,究竟何許人?

陳黯(約805-877年),廈門人,唐末知名文士,也是唐代徙居廈門島“南陳北薛”中陳氏家族名人之一。他從小聰明異常,10歲能詩文,13歲那年得了天花病,成了麻臉。

他拜見清源縣令,縣令戲弄他臉有痘癍:“君藻才花貌,應作詩自诩。”他即随聲應道:“玳瑁應難比,斑犀豈不加。天嫌未端正,滿面與裝花。”“陳黯的意思是說,龜類動物那漂亮的斑點比不上我痘瘢好看,犀牛那美麗的花斑也無法與我相比,上天惟恐我長得不夠端正美麗,就用花朵妝飾我的臉部。”彭老解釋道。

诙諧幽默、機敏應變、才氣橫溢,陳黯從此聞名鄉裡。但不知何故,他18次赴試,均名落孫山。

晚年,陳黯倦于功名,築室金榜山上,隐居海濱,一邊讀書垂釣,吟詩作賦,一邊教附近孩子們讀書識字。他屢試不第,故自号“場老”(科場老手)。人們也為他惋惜,此山亦通稱“場老山”。“陳黯隐居的石室就位于金榜山北面山腰的‘玉笏’石下方,洞口朝北,天然岩石倚疊而成。1995年,廈門市政府撥款修葺,置陳黯石雕坐像,并在洞口巨石上镌刻‘釣隐’2字,該遺址現為市級文物保護機關。”彭老說。

“南陳”開發廈門的“文化高地”

說到陳黯,又引出廈門古代一個典故——最早開發廈門的“南陳北薛”。陳姓如今在閩南及台灣地區仍是大姓,薛姓在廈門也人數不少。距今一千二百多年的中唐時期(740-781年),這兩大家族從中原入閩定居廈門,但兩姓入廈第一人是誰,卻頗有争議。

彭老說,“南陳”指陳邕,唐神龍初(705年)進士,官至太子太傅,生四子一女。其子陳夷則夜夢禾田一禾出二穗(此為廈門原名“嘉禾”之由來),便于唐建中二年(781年)與兒子陳俦,舉家340餘口,從漳州遷入嘉禾嶼(今廈門島)。陳家住宅西北有薛嶺,嶺北有太子侍讀薛令之住宅,于是民間便有“南陳北薛”之稱。陳夷則後裔陳黯,已經是十世祖,他在金榜山留下好學的風尚,潛移默化,促使鹭島文化興盛。

而“北薛”開基第一人則說法不一。一種說法是“北薛”指薛令之(683-約756年),唐神龍二年(706年)以詩賦登進士第,這是福建第一人。唐開元年間,薛令之累功升為左補阙兼太子侍讀,後因寫詩得罪唐玄宗李隆基,便稱病辭官,舉家遷到鹭島洪濟山以北居住,即後來的薛嶺。薛令之逝世後,下葬鹭島禾山下張社,如今墓尚存。

另一說是,不久,薛令之遷回祖籍地長溪(即福安市),薛嶺住宅由其子孫居住;鹭島薛令之墓隻是衣冠冢。2004-2005年間,廈門發掘陳元通夫婦墓,又有新發現。

但不管兩姓始祖為何人,“南陳北薛”開發廈門是不争之事實。以詩為證:

清光緒詩人王步蟾在《鹭門雜詠》之一曰:南陳北薛久流傳,禾嶼人文此最先。一樣山川鐘秀氣,後賢豈必避前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