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首屆北外灘國際航運論壇釋出八大重磅成果和“上海倡議”

11月4日,以“開放包容,創新變革,合作共赢——面向未來的國際航運業發展與重構”為主題的首屆北外灘國際航運論壇在上海開幕。

八大成果:航運業低碳轉型發展

主論壇上,八大重磅成果釋出:

一是上海市政府與國際海事組織積極磋商,達成共識:将在前期雙方共同支援亞洲海事技術合作中心建設的成功案例基礎上,聯合開展海運溫室氣體減排相關的技術合作,促進國際海事組織溫室氣體減排初步戰略的實施,攜手推動全球、區域和國家層面的利益相關方,關注和解決海事安全和安保、海員權益保護和智能航運等航運領域重大問題。這是國際海事組織首次與地方政府達成合作共識,對于上海國際航運中心融入世界、服務全球具有裡程碑意義。

二是上海出口集裝箱結算運價指數通過國際證監會組織标準審計。2021年,上海航運交易所研發上海出口集裝箱結算運價指數,并通過國際證監會組織《價格報告機構原則》認證。這标志着該指數通過國際權威認可,上海航運交易所由此成為國内首家通過該認證的國家級指數機構。此舉為航運運價指數期貨産品上市奠定了堅實基礎,并再次引領航運運價指數産品創新之先。

三是《航運節能減排發展展望報告2021》首次釋出。為助力“雙碳”目标的實作,中國船級社提出未來國際航運氣候治理規則的新趨勢,并提出未來船舶能源及動力裝置發展趨勢和路徑,為全球航運業向低碳方向發展和轉型提供重要參考。

四是《世界一流港口評價報告》首次釋出。中國經濟資訊社聯合交通運輸部水運科學研究院開展世界一流港口綜合評價體系研究工作,編制和釋出《世界一流港口綜合評價報告》,建立行業權威的世界一流港口評價體系,引領我國港口向世界一流港口的建設目标共同邁進。

五是《四型機場綠色性能評價标準》首次釋出。标準由中國民用機場協會組織上海機場集團等機關研究編制,從資源節約、健康舒适、低碳減排、環境友好和運作高效5個次元,提出綠色機場發展的定性和定量要求。這是全過程、全方位指導綠色機場規劃建設和運維管理的标準性檔案。

六是全球航空運輸業碳減排合作倡議首次釋出。這份倡議統籌民航安全、綠色、服務和效益,把綠色發展融入航空運輸全産業鍊,推動全球民航綠色發展工作邁向更環保、更高效的未來。

七是全球航運景氣指數首次釋出。景氣指數由全球集裝箱和幹散貨運輸企業景氣指數與信心指數綜合而成,根據企業運力投放、船舶周轉率等名額編制,反映企業内部環境變化情況;信心指數根據企業家對目前總體經濟發展狀況的判斷及對未來走勢的預期編制,反映行業對全球航運形勢的信心、心态。

八是《全球港航資訊化發展報告2021》釋出。這份報告由上海國際航運研究中心創新編制,已連續釋出五年。2019年起,報告創造性推出港航資訊化市場規模測算、港航資訊技術成熟度曲線等特色内容,力求更加客觀、全面地總結本年度港口、航運、口岸和海事等領域資訊化建設的重大成果和經驗,分析未來港航資訊化發展的趨勢和動向。

上海倡議:創新變革全球供應鍊

本次主論壇還釋出了《2021上海倡議》——國際供應鍊保暢,倡議全球共同推進綠色低碳技術的持續創新與廣泛應用,切實落實全球溫室氣體減排行動,為打造安全、順暢、綠色的全球供應鍊奉獻力量。全文如下:

作為全球供應鍊的重要基石,通暢的海運與航空活動與世界貿易、國家經濟、工商業以及成千上萬人的生活與福祉息息相關。

我們強烈感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供應鍊的影響,決心攜手保障抗疫物資跨境流動和從業人員健康安全,并逐漸恢複遭受打擊的全球供應鍊體系。

我們高度關注到科學技術的突破性進展正深刻影響着海運與航空活動的運作方式,願意合作推動大資料、物聯網、區塊鍊、人工智能等新一代資訊技術的深度應用,努力實作全球供應鍊創新與業态變革。

我們充分認識到采取綠色低碳技術和行動對交通運輸可持續發展的迫切性和重要性,緻力共同推進綠色低碳技術的持續創新與廣泛應用,切實落實全球溫室氣體減排行動。

我們深切體會到快捷便利的海運與航空活動需要跨國别、跨部門的了解與行業内外的多方合作,讓我們攜起手來,為打造安全、順暢、綠色的全球供應鍊奉獻力量。

欄目主編:李晔 文字編輯:王力 題圖來源:新華社 圖檔編輯:雍凱

來源:作者:王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