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瓜皮
各地俗名:葛仙米、地耳、地漿皮。
特征,金體膠質,黑褐綠色,幼時球形,成期水耳,變成裝縮的片狀體。屬于藻類植物中的蘭藻,在顯鏡下觀察,可看到由許多圓形的細胞連接配接成一長串,外皮一層膠質,在群體外又有一層膠質粘膜,形成一個球形或近似球體。
生态分布:生于退化草原、山野的稀疏草地或草房頂上。
食用方法:夏、秋季雨後采集,然後淘洗幾次,摘洗幹淨後,可加蔥花、姜片,炒食、作湯、作餡。曬成幹菜,叫“葛仙米”,可供冬季食用。
營養成分:含有較豐富的蛋白質。

松蘑
各地俗名:松丁蘑。
形态特征:擔子果肉質,群生,幼時為半球形,以後展開,呈山丘形,成熟後變為盤狀,中部稍凹陷。表面赤褐色,光滑,邊緣稍内卷,幼小時菌傘與菌柄間,由白色至淡褐色絨毛狀膜包圍着,菌傘展開時菌膜破裂,一部分形成菌環在菌柄上部,一部分殘存于菌傘邊緣。菌肉厚,色淡。菌柄圓柱形,與傘同質,比傘面色淡,中實,長7~12厘米,粗1~2厘米。菌褶淡褐色,直生。孢子卵形,白色,4~7x4~5微米。
生态分布:本省山區和半山區均産,秋季,生于松林下。
食用方法:新鮮時味美,炒辣椒、炒菜、燉雞均可。适于曬幹貯存,但幹後失去美味。
營養成分:含有豐富的蛋白質。
榛蘑
各地俗名:蜜環菌。
形态特征:擔子果肉質,群生或叢生。菌傘初為半球形,以後平展,寬4~15厘米。傘面淺土黃色,複有暗色細毛鱗,在中央部較多。邊緣薄,有細條紋,表面有淺裂,濕潤時有粘性物質似蜂蜜。菌肉白色或近白色。菌柄中生,長1~13厘米,粗0. 5~2厘米,圓柱形,淺褐色,纖維質,内部松軟或中空,柄梢白色具有條紋,有時柄基部稍膨大。菌環生于菌柄上部,白色松軟,具有暗色斑點,不整齊,易脫落。菌褶直生至延生,稍稀,近白色,後期變深色。孢子光滑,無色,橢圓形,8~9. 5x5~6. 5微米。
生态分布:本省山區、半山區很普遍。夏季生于針葉樹和闊葉樹根部或幹基部,常在采伐基地上群生。
食用方法:鮮時炖菜、炒菜、清炖均可。幹後做菜,失去鮮味。
注:花臉蘑,味很鮮美,為東北食用蕈的上品。鮮食、幹後做各種菜均可。形态和榛蘑相似,但形小,顔色鮮豔。
黃蘑
各地俗名:側耳、元蘑、冬蘑、粗皮北風蕈。
形态特征:擔子果肉質,複瓦狀叢生。菌傘扇形、半四形或腎髒形,寬5~15厘米,表面呈灰褐色或淡黃褐色,有纖維狀鱗片。菌肉白色,厚。菌柄白色或淡褐色,短小,偏生,長2~4厘米,粗2厘米左右;或柄極短,菌柄基部有白色絨毛。菌褶直生稍延,自柄基部放射狀射出,白色,以後變為淡黃色。孢子光滑,無色,近柱形,9~11x4~6微米,有一至數個油滴。
生态分布:我省延邊、通化、吉林地區各縣山區均産。秋季生于楊、榆、柞、桦、赤楊等枯立木、倒木或伐樁上,也生于上述樹種活立木幹部或幹基部。
食用方法:炒菜、炖菜、炖肉、炖雞均可。入冬采收,曬幹後貯存。
營養成分:每百克含蛋白質13. 9克,脂肪1. 7克,糖62克,鈣61毫克,磷343毫克,鐵8. 6毫克。
草白蘑
形态特征,擔子果肉質,叢生至簇生。菌傘初為半理形,展開後呈傘形,寬4~9厘米,邊緣薄,下卷。傘面紫色至淡灰褐色,光滑。菌肉白色。菌柄中生,圓柱形,内部松軟,長2~6厘米,粗0. 5~1厘米,下部粗,白色,表面有縱行的溝紋。菌褶彎生,白色,成熟後帶灰褐色。孢子無色,圓形,5~6微米。
生态分布:我省東部和中部半山區均産,西部草原更普遍。秋季生于草原蘑菇圈上及林緣。食用方法:炒吃、炖雞、作湯均可。曬幹貯存,供冬春食用,味鮮美。
營養成分:含有豐富蛋白質。
樹雞
各地俗名:硫黃菌。
形态特征:擔子果一年生,鮮時肉質至幹酪質,幹後為幹番質。含水多,速腐性,複瓦狀疊生,基部愈合,叫休大達10~30斤。菌蓋個體扇形,3~20x5~30厘米,0. 5~8厘米。幼嫩時顔色鮮豔,表面橙黃色至桔紅色,像雞冠子,故名樹雞。以後漸褪色,老熱體表面變為紫白色。幼體表面有細軟絨毛,形成不明顯色帶,有細微放射狀皺紋,有小疣或不規則的膨脹,邊緣波狀斑裂。菌肉白色至淡黃色,肉質,脆而嫩,厚0. 5~2. 5厘米。菌管一層,硫費色,管口細小,圓形至多角形。
生态分布:我省延邊、通化、吉林地區均有分布。生于成熟林的落葉松、紅松、雲杉、蒙古櫟幹基部、幹部或以上樹種的枯立木、倒木上。
食用方法:夏季采鮮蘑,炖食、炒食。炖魚、炖肉、炖雞、炒韮菜,均鮮美。
營養成分:含蛋白質。
猴頭
各地俗名:猴頭菌。
特征:擔子果肉質,柔狀,團抉狀,無柄,基邯生處扶,懸垂于樹幹上。幼時全部白色,長成時帶淡黃色,幹後變黃褐色,長徑2~5厘米。菌針生于表面的中部和下部,長2~6厘米,粗1~2毫米,紫色,幹後變黃褐色,針尖變黑褐色。全形似義衣,又似猴腦袋,故名為聚頭。孢子球形,平滑無色,含一個油滴,4~5x5~6. 5微米。
生态分布:我省東部林區各縣的成果熟柞木林中均産。夏、秋季生于成熟的柞樹立木幹上、也生于枯立木、倒木上。食用方法:為食用菌的上品,鮮時清燉、炒吃味鮮美。采收後曬幹,供應市場,用以炖肉、炖魚、炖雞、炒菜,味仍鮮美。
營養成分:富蛋白質,是營養豐富的名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