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文亮 封面新聞記者 劉彥古
"聽習總書記的講話,這麼仔細就覺得祖國很大,中國共産黨很偉大!"在一百年的時間裡,中國從站起來緻富到強大,尤其不容易,在黨的100年裡,讓全國優秀的共産黨員獲得了如此高的榮譽,非常、非常的榮幸。7月2日,全國優秀共産黨員、廣元市蠡州區白朝鄉觀音村黨支部書記王琴激動不已,說了幾句"非常"。
6月28日,王勤在全國"兩個優秀第一"表彰大會上被認定為"中國優秀共産黨員"。
回家和他一起創業
野山成為産值9400萬元的"金山"
現年46歲的王琴有兩個身份:一個是廣元市恒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另一個是廣元市阼州區白代鄉觀音村黨支部書記。
1997年,剛剛加入中國共産黨的王勤,成為光榮的共産黨員24年。
王秦是白代衛子村人。白代鄉是阼州區最偏遠、最落後的鄉鎮,"薄糧少錢,一冬三個月吃洋芋"是昔日村民生活的真實寫照。
2008年地震後,在國外做生意的王勤欣果斷回來創業,決定發展食用菌産業。
為了學習食用菌的栽培技術,他自費赴浙江、福建、山東、安徽學習,親自挑選了靈芝菌種。
為了省錢,從殺菌種子接種到地下袋裝,從水分管理到害蟲防治,王琴和他的妻子都負責兩個人,不管寒冷和夏天,不管冷熱,起床5點.m上班,晚上到112點,經常是一身泥和汗水。
冬天和春天是最忙的時候,他帶着妻子去吃東西,住在棚子裡,半夜被凍醒也一直在靈芝棚裡。
從開始的蘑菇、木耳,到後來的靈芝、石、羊肚菌,再到現在的桑黃,王琴科學策劃,辛苦研究,跌倒再爬起來,一步一步突破技術難關。
在此期間,他與西南科技大學、中國科學院成都分院等機構合作,培育靈芝新品種,種植仿野生石蛾。
在他的努力下,曾經貧瘠的沙漠山脈已經變成了年總産值9400萬元的"金山"。
他在戰場上與貧困作鬥争
帶動200戶以上,年收入增加2萬元
緻富,永不忘記。2015年,王秦當選為衛子村村長,為應對資金匮乏、技術不敢發展的行業局面,王秦提出預支資金制作食用菌袋材料,由村民免費領取,管理,采摘蘑菇由他負責銷售,讓村民全過程"零風險"投入。
在他的指導下,威子村17戶貧困戶通過王勤的驅使找到了增加收入的方法。
不僅是衛子村。在他的幫助和推動下,現在,白代鄉有5個村發展食用菌産業,食用菌的培養已成為鄉鎮人民增收緻富的主要管道。
"每個人都支援他,我們有勞動力呼籲他教我們種植!""白代鄉徐家村村民李成蘭說。
為了促進群衆增加收入,他堅持在靈芝的生産過程中利用當地勞動力和留守人員,每年的勞動支出超過18萬元,僅此一些農民就增加了近6000元的收入。
截至去年底,他已帶動200多戶家庭發展食用菌産業,年均增幅超過2萬元,個人所得4260元。白代鄉曾是著名的靈芝省級農業标準化示範鄉。
同時,王勤還長期免費提供技術指導,多次向四川安丹鄰近地區和甘孜、阿壩、涼山等地免費指導當地食用菌産業發展。
此外,他還捐贈了2萬元,幫助當地産業發展,向70歲以上的村子捐贈了1.1萬元,用于分發日用品。
鄉村的振興有他
農業大隊的整合和發展讓更多的人變得富有
"村民們需要我,我可以幫助他們得到一些東西,我覺得這是我最大的快樂。王說。
受王琴的影響,女兒王瑩大學畢業,也回到家鄉創業,和父親一起為家鄉産業的發展貢獻力量。
女兒王英吹噓父親的明确:"給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他創新和探索的精神,值得我們的年輕人現在學習。"
去年底,村兩委更疊,王秦當選為觀音村黨支部書記,他上任後第一件事就是規劃村的産業發展。據了解,觀音村準備建設10公裡櫻花帶,形成農業旅遊帶,促進村農和旅遊業的發展。
6月28日,王欽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聆聽全國"兩優一一"代表的講話時,流了幾滴眼淚,覺得前輩們不容易。
"與他們相比,我覺得我什麼都沒做,這是應得的。他說,今後要努力學習,與大黨一起成長,盡自己的一份力量,幫助更多的人緻富!
<b>:"如果你有新聞線索,歡迎你向我們舉報,一旦被采用,就會有費用獎勵。新聞微信關注:ihxdsb,feedQQ:3386405712</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