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酸湯魚、腸旺面、牛肉粉、豆腐果…說起貴陽人愛吃的美食,恐怕說上一天都說不完。
△豆腐果
△腸旺面
△酸湯魚
但其中,「粑粑」絕對是貴州人的最愛之一。
「不要哭哦,明天帶你趕場買粑粑吃」,在貴州,當孩子哭鬧的時候,大人就會用粑粑戰術哄孩子,大多數孩子隻要聽見這句話,就會止住哭聲。
各種「粑粑」早已是貴陽人生活中離不開的一部分
下面這些,你都吃過嗎?
01 | 洋芋耙
洋芋粑也是貴陽街頭随處可見的一樣小吃,煎洋芋的香味和蔥花的香味混合,誘惑着經過的路人們,沒人能忍着口水淡定地走過洋芋粑的小吃攤。
洋芋蒸熟之後,再将洋芋泥做成餅狀,然後煎至金黃色。
配上特殊調制的辣椒粉,美味的洋芋粑就可以食用了。
洋芋外皮脆香,内裡軟軟糯糯,加上香蔥和辣椒粉的香氣,洋芋愛好者們是無法拒絕的!
(圖源:艾格吃飽了)
洋芋耙去哪兒吃? 1.營盤老字号洋芋粑 位址:冶金路13号 2.吳記洋芋粑 位址:花溪區霞晖路松濤路(原花二中,祥盛幼稚園斜對面)
02 | 黃粑
在貴州,黃粑在各地幾乎都可吃到,其中以黔北遵義的南白鎮黃粑,以及黔中貴陽的清鎮黃粑為佳。
農閑時,農家一般會做黃粑,增添幾分喜慶。現在,黃粑已經成為貴州随處可見的風味小吃。
黃粑的原料極其簡單,主要是糯米和紅糖。但是其制作相當繁雜,耗時也頗長。
做好的黃粑,軟糯可口,滋潤甜香。
也有将黃粑煎一下再吃的,香煎黃粑是将黃粑切成厚片,放入油鍋中煎制而成,軟糯中帶着香脆,也别有風味。
黃粑去哪兒吃? 1.劉姨媽黃粑 貴陽市清鎮市紅新社群紅旗路時代港灣旁
03 | 糕粑稀飯
糕粑稀飯,可以了解成是八寶粥或冰粉,其實是由「糕粑」和「稀飯」組合而成的風味小吃。
糕粑稀飯是用沸水将荸荠粉(或藕粉)沖成「稀飯」,再将煮熟的「糕粑」放進去,撒入玫瑰糖、白糖、花生末、芝麻及各種果脯等,一碗香甜的糕粑稀飯就做好了。
其中的玫瑰糖帶着獨特的香味,使整碗糕粑稀飯芳香清甜。
(圖@yu11261986)
舀一勺送進嘴裡,口感細滑軟糯,甜而不膩,是甜口愛好者們的最愛。
(圖源:enjoy上海)
糕粑稀飯去哪兒吃? 1.謝家百年糕粑 位址:貴陽市花溪區西明清街41 2.青岩古鎮翰林苑 位址:貴陽市花溪區青岩古鎮北門入口往裡走(龍泉奇石苑旁)
04 | 苞谷粑
貴陽人把玉米叫作苞谷,每年夏季苞谷上市的時候,也正是包谷粑出沒于大街小巷之時。
這樣時令小吃很有意思,是将新鮮的玉米粒磨碎,再用苞谷葉包好上鍋蒸,有的加糖有的不加糖。
苞谷還是辣個苞谷,但是形狀和風味都有了改變。蒸好的苞谷粑色澤金黃,吃起來十厘清香,是一款不折不扣的小清新美食。
不過也有稍微「重口」一些的做法,就是将内餡兒捏成坨坨,放到火上烤或者油炸,都别有一番滋味。
包谷粑去哪兒吃? 包谷粑為時令小吃,可在玉米上市時節,在貴陽各街頭小吃攤購買。
05 | 餌塊粑
餌塊粑又叫二塊粑,它富有韌性,不裂不溶,煮不亂湯,氣味清香。是貴州人的主食之一。
(圖@黔美食報)
「餌塊粑」原産于貴州省黔西南州,自古以來農家每年就挑最好的梗米和糯米,淘洗浸泡後蒸熟,先舂搗如泥,再趁熱揉成長方、橢圓、扁圓德形狀,涼後即為餌塊粑。
在貴陽的餐館中,也總能見到餌塊粑的身影。
△烙餌塊粑
餌塊粑的做法多樣,有烤餌塊粑、烙餌塊粑、酸湯餌塊粑等,吃火鍋時,貴陽的火鍋配菜裡也都有餌塊粑。
△甜酒餌塊粑
除了鹹口的,還有甜口吃法,即甜酒餌塊粑,甜酒,配上軟軟的餌塊粑,十厘清甜。
餌塊粑去哪兒吃?
各大菜場、超市及部分餐廳均有售。
貴陽小吃中,各種粑粑美食就讓人目不暇接,而且每一種都融入了當地人們的生活智慧,這樣一個小吃雲集之地,簡直吃貨福音。
----------------------------
歡迎關注“曹操自遊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