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問揭陽什麼小吃最出名,也最具特色,毫無疑問非乒乓粿莫屬了!

揭陽乒乓粿是潮汕地區一款頗具特色的民間風味小食,在潮汕地區各地均可見到,但由于從曆史上來說,它源于揭陽縣城,且在揭陽乒乓粿最為流行,最為人們喜愛,而且最具特色,故久而久之,揭陽乒乓粿便成為一款聞名遐迩的地方小食。
乒乓粿是怎麼做出來的?
主料: 糯米粉,糯米粟粉末,糖粉,花生,芝麻,橙糕
配料: 花生油
傳統做法:
用上等糯米粉調入适量的花生油,反複搓揉成泥狀的粉團作粿皮;它的粿餡是用炒香的糯米粟粉末,加入糖粉、切碎的熟花生、炒香的芝麻、橙糕等。
取一小塊粿皮,壓成薄圓片,包上粿餡,捏成圓粿型,然後用木印印出花紋,用腐膜墊底,蒸熟後晾涼即成。經蒸熟晾幹後,乒乓粿便具有外觀清柔軟,裡面香脆甜的優點。
食用的時候,需要先上蒸籠蒸軟,後再放炒鍋中用豬油略煎,使之皮酥餡軟。
小編家裡人都不喜歡吃乒乓粿,是以以前一直以為:買好乒乓粿後直接咬開外面硬邦邦的皮就可以吃了....
多麼痛的領悟啊....當時笑死一幫小夥伴,至今他們都還拿這個小插曲來笑我呢~(噓~)
正确吃法:先蒸後煎
揭陽乒乓粿有甜、鹹二款口味。
由鼠殼草、糯米粉、槟醅麸、蔥油、白糖、橙糕、芝麻、陳皮等原料經手工制作而成,粿胚清、柔、軟,粿餡甜、香、脆。造型美觀,色澤鮮亮,風味獨特,它享譽海内外,是揭陽傳統食品的優秀代表,很久以前就與潮汕人民和喜歡潮菜之人結下不解之緣,是潮汕文化的重要組織部分。
乒乓粿來源:
南宋末年,揭陽縣人為避戰亂,抵禦饑餓,以鼠曲草混于糯米中碾成糯粉,制成鼠曲粿。由于鼠曲草的香味,使這粿品令人喜愛,後又采用槟醅麸為粿餡,制成槟醅粿。
揭陽乒乓粿在民間流傳至今已經非常久遠了,最早時候,它是從潮州名小食鼠曲粿發展演變而來。
明清時已在潮州一帶揚名,并傳名海外。晚清揭陽縣南門有一李姓師傅,專門經營槟醅粿,他既保持原有的風味特色,又在粿品上用木模加印花紋并以豆腐薄膜作墊底,炊熟後在粿品外塗一薄層花生油,使槟醅粿更為暢銷。
20世紀50年代初,外地人在揭陽買槟醅粿時,訛念為乒乓粿而流傳下來。
(圖檔及部分資料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