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59年8月14日,中國著名出版人張元基先生今天去世。

作者:文史公
1959年8月14日,中國著名出版人張元基先生今天去世。

溫世功:張元基是中國出版業的第一人,也是商業印刷廠的創始人。在他負責商務印書館期間,商務印書館完成了從印刷廠向出版巨頭的轉變,成為清末以來推廣傳播新知識和新學的文化中心。張元基先生曾經說過,"百年老家不過是一個産品,第一件好事就是讀書。"這句名言是張元基先生一生追求的行為準則,是張元基先生的人生寫照,他的校長不做賣書,一套印了幾億冊的書。

張元基,原籍浙江海鹽,1867年生于廣東。名人,書籍和香族。第九祖張義七正"涉園"(清初江南著名收藏樓),第六祖張宗松兄弟9人,6人以收藏藏書聞名。

張元基的父親張森宇通過捐款投入石,填補了缺口後,在湖南陵水時的湖南通縣。14歲時,張元基回到祖國準備縣級考試,父親在任上去世後不久,張家"布、菜和蔬菜都給"。

張元基成功了,17歲,也就是鐘秀才。

青光旭18年(1892年)入行,授予漢林書院、吉石、蔡元培等同仁。蔡和張是同年出生的,也是同年出生的中士。

他是刑事司法部部長兼總理玉門章靜。參加兵變運動,受到光緒皇帝的接見。法律的修改失敗了,被"駁回從未使用過"。

他定居上海,擔任南洋公學校中文系主任、翻譯學院院長、公學校校長。

1903年,他進入商務印書館,在他的主持下,《商事》成為解放前最大的出版企業。

在張元基的古籍收藏中,最勤奮、最費力的就是《四輯》和《百書二十四史》。這兩本偉大的書也具有最大的文化影響,仍然是國内外古代勞工的基本文獻。

1948年,他被選為中央研究所的成員。

解放後,任華東軍政委委員、華東區行政委員會委員、上海文化曆史博物館館長、全國政協首委員、全國人大代表。

張元基與毛澤東的交往始于1949年9月。當時,新中國成立在北京召開,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為我國現代出版業作出巨大貢獻的愛國老人張元姬作為特别代表出席了會議。

1949年9月19日,毛澤東邀請張元濟到天壇參觀,陳毅、劉伯成、蘇瑜等人陪同。一路上,大家興緻勃勃,笑得很開心。

1949年10月11日晚,毛澤東在中南海延廳與張元吉見面,共進晚餐。

1952年底,上海成立了文史博物館,中央政府決定邀請張元吉擔任館長。但張元基因為截癱床,并不同意。第二年春天,陳毅市長兩次上床轉達毛澤東的訓示:"上海文化曆史博物館的第一任館長就是别的。他不再推回去。

1958年春,周恩來總理到上海看望病勢加重的張元濟醫院。

他于1959年8月14日在上海去世。享年91歲。

張元基(1867年10月25日-1959年8月14日),男,字齋,居生,浙江海鹽人,中國傑出的出版家、教育家、愛國實業家。

曆史上的今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