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鹹魚餅子是北方沿海的漢族傳統名小吃,屬于東北菜。新鮮的海魚用鹽腌過,在陽光下曬幹,然後放在鐵鍋裡,擱少許油,煎得外焦裡嫩,和玉米面餅子一起吃味道獨特。
沿海的居民早期以捕魚為生,為了早點靠岸賣出海貨,漁民必須早出海,有一頓飯是一定要在海上吃的,吃鹹魚餅子省事、友善。對一般市民來說,以前冬季新鮮蔬菜少,隻有白菜蘿蔔,調劑菜肴時,經濟實惠又随處可買的小魚兒就成為家庭主婦的首選,家家戶戶每年都要鹽漬和晾曬一些鹹魚,鹹魚和苞米面餅子成為最佳組合,家中吃飯、外出帶飯都少不了,漸漸走上街頭,成為著名小吃。鹹魚餅子從當地農村流入城市,現在所有小館子大飯店都吃得上。魚是秋天的海魚,有棒魚也有黃花,巴掌長,放了姜蔥鹽腌,腌好了用油煎的焦黃。餅子是陳年的苞谷面摻了豆面白面發出的,把大鍋燒上水,餅子貼在鍋四周.
主料
黃魚鲞1條、玉米餅子4個、青紅尖椒各半個
調料
蔥姜蒜各10克、醬油2勺、黃酒1勺、食用油600毫升、鹽1/4小勺、雞精1克、香油1小勺
1.黃魚鲞充分泡軟,剪成段,撕成長條。
2.加入醬油和黃酒,再次腌制入味。
3.餅子切成條,備用。
4.香蔥切段,姜蒜切片,青紅椒切粗絲,備用。
5.鍋子倒入食用油,燒至六成熱,将餅子炸至金黃酥脆。
6.腌制上色的魚拭淨水分,入油鍋炸至焦香。
7.另起一鍋,加入少許關火盛出即可。油,煸香蔥姜蒜,加入青紅椒絲翻炒。
8.炸好的餅子和魚條用廚房用紙吸幹多餘油脂,放入鍋中翻炒, 加入鹽、雞精香油調味。
9.關火盛出即可。
制作心得
1.新鮮的黃魚片開去骨,直接用鹽腌後暴曬出油。吃的時候泡軟,同時去掉了大部分鹽分,用醬油和黃酒再次腌制,既可入味,又能誘發人的食欲。
2.回鍋後的黃魚鲞嚼勁十足,下酒最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