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孟子·告子上》第七節 :“至于子都,天下莫不知其姣也。不知子都之姣者,無目者也”。
孟子說天下沒有不知道子都長得英俊美麗的,不知道子都美的人,一定沒長眼睛。連孟子都要發出這樣的感慨,可見子都不愧為春秋第一美男子。然而從古至今,過于美貌的人結局往往令人有些唏噓,引起的争論也比較大,今天的故事主角公孫子都也不例外。
公孫子都,姬姓,名阏(e),字子都。古代十大美男之一,春秋時期鄭國人。我們在之前的文章講過諸侯的兒子稱公子,公子的兒子稱公孫,是以子都是鄭國貴族,鄭桓公之孫。出身顯赫、武藝高超、相貌英俊,難怪當時的國君鄭莊公對他也是寵愛有加,就連《詩經》也把“子都”作為帥哥的代名詞。然而自古紅顔薄命,過于完美的人往往性格複雜,子都的命運如何我們接着往下看:
公元前712年,魯隐公和鄭莊公在郲地會見,策劃進攻許國。莊公指令重制“蝥弧”大旗,并傳令:“有能手執大旗,步履如常者,拜為先鋒,即以辂車賜之。” 大夫瑕叔盈隻手拔起旗竿,緊緊握定。上前三步,退後三步,仍豎立車中,略不氣喘。軍士無不喝采。大夫颍考叔不甘示弱,竟把旗舞得如長槍一般呼呼響,觀者盡皆駭然。莊公大喜曰:“真虎臣也!當受此車為先鋒。”
颍考叔
話音未落,班中又走出一員少年将軍,面如傅粉,唇若塗朱,頭帶束發紫金冠,身穿織金綠袍,指着考叔大喝道:“你能舞旗,偏我不會舞,這車且留下!”大踏步上前。考叔見他來勢兇猛,一手把着旗竿,一手挾着車轅,飛也似跑去了。那少年将軍緊追不舍,将至大路,莊公使大夫公孫獲傳語解勸,見考叔已去遠,恨恨而返。曰:“此人藐視我姬姓無人,吾必殺之!”此少年将軍正是公孫子都,可見他其人雖美,卻是個小心眼兒。
這年秋天,莊公親率大軍聯合齊魯兩國進攻許國,許國本是一小國,城不高,池不深,被三國兵車,密密紮紮,圍得水洩不漏,破城隻是時間問題,然而許莊公是個有道之君,人民齊心合力願為固守,是以沒能快速拿下。到第三日中午,颍考叔在辎車上将“蝥弧”大旗,挾于脅下,踴身一跳,率先登上了許城。公孫子都眼明手快,見考叔先已登城,忌其有功,在人叢中認定考叔,飕的發一冷箭,正中其後心,颍考叔從城上連人帶旗倒跌下來,當場命絕。
公孫子都
回國後,莊公犒賞将士,對射殺颍考叔之人深惡痛絕,隻是不知道是誰,于是讓所有參加攻打許國的将士,拿出豬,狗,雞等祭品,由巫師領着一起詛咒射死颍考叔的兇手。三日之後,鄭莊公率領諸位大臣去颍考叔靈前祭奠。忽然隻見一人,蓬頭垢面,走到鄭莊公面前, 哭而言曰:“臣考叔先登許城,何負于國?被奸臣子都挾争車之仇,冷箭射死。臣已得請于上帝,許償臣命。蒙主君垂念,九泉懷德!”言訖,以手自控其喉,喉中噴血如注,登時氣絕。莊公上前仔細一看,卻是公孫子都,急使人救之,已呼喚不醒,原來子都已被颍考叔縛魂索命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