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孫子都,春秋第一美男,孟子這樣評價他“至于子都,天下莫不知其姣也。不知子都之姣者,無目者也”(《孟子.告子上》)。在孟子看來,全天下的人沒有不知道子都英俊美麗,不知道的人那是沒長眼睛。很難想像聖人都如此稱贊子都的容貌,即便後面的沉魚落雁、閉月羞花也沒有這樣的待遇。但也正是這樣絕世美男,卻因個人的自私,三觀與五官極度不比對,最終落下了一個極不光彩的成語典故——暗箭傷人。
成語“暗箭傷人”,出自宋·劉炎《迩言》卷六:“暗箭中人,其深次骨,人之怨之,亦必次骨,以其掩人所不備也。”意思是暗中射箭殺傷别人,即放冷箭傷害人,比喻暗中進行傷人的行為或者詭計。而這個成語就是出自公孫子都暗箭射殺颍考叔的曆史故事。
高富帥的公孫子都
公孫子都,姬姓,名阏(è),字子都。本姓姬,為啥又叫公孫呢?中國的姓氏問題比較複雜,有興趣的可去詳細了解。其中一個姓氏來源呢是根據身份來的,王的兒子叫王子,如王子成父,王的孫子呢叫王孫,如智怼楚莊王問鼎的王孫滿;公也一樣,公的兒子叫公子,公的孫子就叫公孫。姬阏(è),是鄭桓公的孫子,是以叫公孫子都,按輩分,他跟鄭莊公是堂兄弟,是以子都出身王室,身份高貴。加之他長得非常俊美,如果說400多年後的孟子評價他“嬌好”是道聽途說的話,那麼同時代的《詩經.鄭風》借民間女子之口來誇贊他(就像當今少男少女們誇吳某凡一樣,隻是帥哥結局都不咋好),應該可信度就很高了。有詩為證:
國風.鄭風.山有扶蘇
山有扶蘇,隰(xī)有荷華。不見子都,乃見狂且(jū)。
山有橋松,隰有遊龍。不見子充,乃見狡童。
這首詩描寫的是男女約會的時候,女子對男子的戲谑調侃,翻譯過來就是“山上有茂盛的桑樹林,池子裡有漂亮的荷花,沒有見到美男子都,偏遇見你這個狂小子;山上有挺拔的松樹,池子裡有美豔的紅水草,沒有看見美男子充,偏遇見你這個小傻瓜”,想想這場面挺那個啥的,也足以看出鄭國姑娘是比較奔放的。由此可見,子都在當時鄭國幾乎成了姑娘們的夢中情人。子都除了相貌俊美,武藝也是超群,尤其是箭法很好,深得鄭莊公寵幸。 貌美、多金、高貴、勇武可以說公孫子都絕對是妥妥的高富帥。
比武選拔賽
鄭莊公平定了大叔段的内亂,經過幾年的發展,鄭國國力逐漸強大,在鄭國的南面是許國(僅僅是個男爵,爵位最低的一個諸侯國,武王封的四嶽之後,姜姓,有說是姜子牙一個兒子,有說是姜子牙族人,曾随武王伐纣立功被封),鄭國一直想繼續向外拓展,早就想吞并許國,于是在前712年(魯隐公十一年),聯合齊國和魯國共同攻打許國。三個大國群毆一個小國實在是不道地。開戰前,鄭莊公一直在考慮誰出任此戰的先鋒?這些年鄭國連年戰争,湧現出了不少的軍事人才,并且個個争先恐後都不服輸。祭足幫他想了一個辦法——比武選拔。這應該是中國曆史上有記載的最早一次選拔了。莊公制作了一面大旗,稱之為蝥[máo]弧,并且插在一乘嶄新的戰車上,莊公宣布了比賽規則“誰能拿起戰車上的大旗,步履如常,氣不喘、退不虛,那麼誰就是先鋒,并附送這輛戰車”。第一個出場的是瑕叔盈,舉起大旗前走三步,後走三步,穩如泰山,完了以期待的眼神看着莊公,等待着先鋒的任命,這時又出一員大将,乃颍考叔,自從給莊公出“掘地見母”主意後,考叔就被莊公提拔重用,已成長為一員大将了,隻聽大喝一聲“執旗展步,沒啥稀罕的,我能揮舞這面大旗”,說着搶過大旗,舞得左右翻飛,呼呼作響,不僅完成了規定動作,自選動作難度也是3.0以上。莊公大喜“真虎将也,當受此車為先鋒”。話音未落,又出來一位少年将軍,白面朱唇,頭戴紫金冠、身披金鎖甲,腳蹬鹿皮靴,乃莊公寵弟公孫子都也,他也一聲大喝“偏就你會舞?車、旗都給我留下”,颍考叔一看來者不善,擎着旗杆,駕着馬車飛奔而去,子都拿着一柄大戟緊追不舍,一直追出教場,耐雙腳敵不過四輪,憤然說到“此人藐視我姬姓無人,吾必殺之”。子都素來與考叔不睦,兼有王室身份和莊公寵愛,蠻橫任性。為射殺考叔埋下伏筆。
考叔殒命“暗箭”
許國雖然是小邦小國,城不高、池不深,但是許國國君深受任人民愛戴,個個同仇敵忾,盡管鄭、齊、魯三國把許國國度裡三層、外三層圍了個水洩不通,但硬是足足攻打了三天,颍考叔作為先鋒是坐不住了,把大旗挾在脅下,身先士卒,親自登上雲梯,最終登上了城牆。公孫子都作為神射手一直在城下射殺城上的許國士兵,以掩護已方攻城人員,正當他拈弓搭箭準備射殺一名城牆上的許國守城将領,卻看到了“仇人”颍考叔拿着大旗登上了城牆,突然之間一股惡氣湧上心頭,一個邪念計上心來“大旗你搶了,豪華戰車也占了,這攻城的頭功你又拿了,還讓人活不活了”。“嗖”一聲凄厲箭響,劃破滾滾滾塵煙,不偏不倚從背後射中颍考叔,來了一個“透心涼”,一下連人帶旗從城上栽倒下來,幸好瑕叔盈緊急替補,拿着大旗再次沖上去,并揮舞着旗幟繞着城牆大喊“鄭君已登城”,許國軍隊一看大勢已去,許國城下。隻可惜考叔命喪自己人之手,哀哉、痛哉。
子都結局之謎
鄭莊公攻下許國,勝利的喜悅也難以掩蓋痛失大将颍考叔的悲痛,《左傳》記載“鄭伯使卒出豭[jiā],行出犬雞,以詛[zǔ]射穎考叔者。”意思是鄭莊公讓一百名士兵拿出一頭豬,二十五人拿出一條狗和一隻雞來詛咒射殺颍考叔的兇手。關于子都的記載就在這裡中斷了,對于其真正的結局有好幾種說法:
“索命而自殺”說。《東周列國志》講,鄭莊公為找出兇手,先不安葬颍考叔,經過三日詛咒,隻見一人蓬首垢面,來到莊公面前,跪哭而言:“臣考叔先登許城,何負于國?被奸臣子都挾争車之仇,冷箭射死,臣已得請于上帝,許臣償命。蒙主君垂念,九泉懷德!”說完,用手自探其喉,喉中噴血如注,登時氣絕。莊公讓人一看,原來是公孫子都,原來公孫子都被颍考叔附魂索命,并将真相告知鄭莊公。莊公感歎不已,遂命于颍谷立廟祭祀考叔。
“羞慚而精神崩潰”說。許國将破之際,子都發暗箭射死考叔,竊取了滅許大功。 為賞公孫子都滅許之功,也為解考叔之妹颍姝喪兄之苦,鄭莊公将颍姝賜嫁子都。子都雖萬般不願,終因“君命難違”,無奈答應。事後,鄭莊公得知殺害考叔的竟是子都,頗為震驚。考慮考叔已死,右膀已失,再殺子都,左臂将喪,要掌管刑名的謀臣祭足将子都殺人事隐忍不發,不将子都治罪。祭足另有思考:即使法不誅其心當誅。子都暗箭傷人後,終日驚惶,也覺懊悔。新婚之夜,子都、颍姝兩情相悅。颍姝舉杯泣求子都為她找出殺兄仇人。注視杯中,杯中幻出考叔身影,子都驚恐醉倒。夢境中見考叔前來索命,又見莊公威逼他道出真相。夢中呓語,子都承認自己殺了考叔。颍姝得知眼前的丈夫原是殺兄仇人,柔弱女子面對子都欲愛不是,欲殺不能。子都登台拜帥,鄭莊公叫祭足遞給子都一個錦囊。子都打開一看,竟是射殺考叔的弩箭,再加癫狂了的颍姝的到來,子都精神徹底崩潰……年少英雄成了罪人,落得了遭人唾罵的下場。
“愛美而自殺”說。颍考叔死後身上那支箭明顯是從背後射出去的,莊公發誓要抓住兇手,但經過莊公和祭足這些老謀深算的江湖老手,很快分析出這是公孫子都幹的,莊公本應想直接殺了子都,但祭足阻止了他,祭足的理由是:一沒有直接證據,這是死無對證,子都也絕對不會承認;其次子都是王族、美男子并且有戰功,粉絲衆多,殺了他難以服衆。但莊公又心有不甘,怎麼辦?祭足又出了個詛咒的主意(《左傳》記載),按照當時禮節,大夫死了要三個月才下葬,莊公就安排人輪流給颍考叔守靈,并且巫師就在靈堂旁邊不斷詛咒,子都也被安排到守靈的最後一個,沒想到子都不信鬼神,一點反應都沒有,甚至覺得莊公這詛咒之法甚為可笑。到了考叔下葬那天,莊公帶着群臣,卻看到子都仍舊是一幅泰然自若的樣子,也不禁大為失望。沒想到“千夫所指、無疾而終”對子都沒有任何效果。在葬禮上,莊公莊嚴宣布,那輛戰車的車轅随葬考叔,那輛豪華戰車呢?每個人都很關心,“我宣布,那乘戰車賜給瑕叔盈”莊公給出了最後的決定。瑕叔盈眼淚奪眶而出,無比感動地說“多謝主公,我一定秉承颍考叔的遺志……”還沒等瑕叔盈說完,公孫子都就跳了出來,大聲喊道“主公,戰車為什麼不是我的?”,莊公原本就很氣憤,聽見子都這麼一說更是氣不打一處來,“來人啦,把箭拿過來”,莊公接過考叔身上的箭狠狠地扔在子都面前“你為什麼要殺考叔?”,所有人包括子都都愣住了,大家都頂着子都,子都低下了頭,淚水也流下來了,“主公,從前有了最新型的戰車,你都是第一個送給我,可是這一次這麼絕版的戰車你卻給了颍考叔,我公孫子都是天下第一美男子,我怎麼能沒有天下第一豪華戰車呢?我羨慕他、嫉妒他、恨他,恨他搶走了我的戰車,我隻是想要一輛最好的戰車啊”子都哭得是更厲害了,突然子都拔劍、擡臂、橫劍一道血光,天下第一美男子就這樣香消玉殒了。子都的愛美一點不比今天的小姐姐遜色,戰場上的敵人不能讓他畏懼,暗箭傷人不能讓他慚愧,巫師的詛咒也不能傷害他,可是得不到最美的戰車最終讓他絕望,莊公把戰車送給了瑕叔盈這一下讓子都覺得人生已經沒有了意義,就因為美男愛美,就因為羨慕嫉妒恨,害得鄭國兩員大将雙雙殒命。
朋友們,您們覺得公孫子都的結局應該是什麼樣的呢?歡迎您的評論。下一期,我們仍然講鄭國系列《成語奇冤之“人盡可夫”》。敬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