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淺析《小城之春》

作者:陽光追瘋老少年

忘了在哪看過《小城之春》這部電影介紹,之後出于好奇就觀看了這部電影。在我沒看的時候,我想象着這部富有詩意的名稱所展示的該是有多麼美麗的風景和意境。然而,當我看完這部作品的時候内心卻小小的震撼了一下。該片沒有現代電影的繁華場面,有的卻是幽靜冷清的畫面。而就在這死寂般的小城裡,卻講述了一個讓人感慨萬千的故事。

電影中的周玉紋,她是中國舊時期的女性的代表。可以說,她的一生就是中國女性過去甚至是現如今的真實寫照,她的一生沒有轟轟烈烈。在丈夫患病期間,她既要料理所有的家務,又要照顧自己的丈夫,在閑暇時間卻也隻是想一些與生活有關的問題。這樣平淡無奇的生活直至章志忱的出現才得以結束。我認為,周玉紋是幸運的。雖然章志忱的出現讓她的情感世界發生了巨大波折,甚至讓她痛苦萬分,但在這樣一個選擇過程中,她再一次的感受到了初戀時的味道。也許這就是“痛便快樂着”的滋味吧。她平凡的生活因為有了章志忱的出現才顯得不再平庸。

作為周玉紋的丈夫,戴禮言也是痛苦的。他善良而純樸,在婚後的日子裡他們一直平平淡淡,然而病魔的纏身讓他痛苦不已。在戴禮言幾乎快要愛到無力的時候,他能做的也隻有平平淡淡的活着了。造化弄人,當章志忱的出現讓他再一次感受到了自己的苦難遭遇。是以他選擇了自盡的方式來成全自己的妻子和朋友。在那樣一個戰火紛飛的年代,戴禮言是不幸的,他給不了家人幸福,甚至連自己的幸福都不敢去争取。

作為戴禮言的朋友,周玉紋的舊情人,章志忱是糾結的。一邊是自己最好的朋友,一邊是多年未曾忘記的舊情人,他知道自己的出現打亂了他們一家人的平靜生活,但感情往往是不能控制的。正如戴禮言的妹妹戴秀喜歡自己一樣,他還深深的喜歡着周玉紋。在這錯綜複雜的關系中,章志忱也是痛苦的。然而,受道德倫理的影響,章志忱最終選擇了放棄。在一個風和日麗的清晨,戴禮言他們一家把章志忱送到了城外。章的離開是凄涼的,卻也是勇敢的正确的選擇。

1948年,中國已經被戰火摧殘的面目全非。戴家的廢園正是那時期中國的一個縮影。在那樣一個曆史背景下,導演費穆把一個三角戀的故事搬上銀幕是需要勇氣的,他忍受了世人對他的謾罵。作為知識分子,他也是在為自己呐喊!

正如一位作家所說:“小城的春天短暫還是經常?費穆給出了曙光,但給不出答案”。

繼續閱讀